林徽因能嫁给梁思成,多亏了梁思成父亲,但梁思成母亲却很讨厌她

雨后新清世界 2025-01-19 15:25:24

引言:

世人皆知林徽因是民国才女,是梁思成的妻子,却鲜有人知这段婚姻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曲折。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这对才子佳人的结合本该顺理成章,但梁家内部却暗流涌动。梁启超对这位未来的儿媳妇爱护有加,为他们的婚事四处奔走;而梁母李蕙仙却对林徽因深恶痛绝,甚至通过长姐给远在异国的梁思成写信,力劝儿子放弃这段姻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传统的中国母亲如此抵触这个聪慧过人的准儿媳?而这对恋人最终又是如何冲破重重阻碍,修成正果的呢?

一、梁启超的慧眼识珠

1918年深秋的一个午后,梁启超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寓所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林长民。这位曾任清政府驻日本公使的外交官带来了他年仅14岁的女儿林徽因。当林徽因随父亲走进厅堂时,梁启超立刻被这个少女的气质所吸引。在与林徽因的谈话中,这位饱读诗书的大家发现,眼前的女孩不仅能用流利的英语与人交谈,还能对中国古典诗词做出独到的见解。

梁启超当即萌生了为儿子梁思成择偶的想法。彼时的梁思成正在清华学堂读书,对建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林徽因恰好也对艺术和建筑颇有研究,这让梁启超看到了两人志趣相投的可能。

为了创造机会让两个年轻人相识,梁启超开始频繁邀请林家 父女参加他组织的文化沙龙。在这些活动中,他刻意安排梁思成担任接待,让两人有更多交谈的机会。1920年春天,梁启超还特意组织了一场园林建筑考察活动,邀请了包括林徽因在内的几位青年才俊同行,借此让两人在共同的兴趣中培养感情。

1922年,当徐志摩开始对林徽因展开追求时,梁启超立即察觉到了这种情况可能对两个年轻人的感情造成的威胁。他通过自己在文化界的影响力,暗中劝阻徐志摩。同时,他还利用与英国剑桥大学的关系,为林徽因申请到了建筑系的留学名额,既是为了让她深造,也是为了暂时将她与徐志摩分开。

1924年,当林徽因准备赴英留学时,梁启超又巧妙地安排梁思成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英国。在英国期间,他通过在伦敦的朋友为两人创造了诸多共处的机会。无论是参观大英博物馆,还是考察威斯敏斯特教堂,梁启超都确保两人能够共同研究和探讨。

更令人称道的是,当林徽因在英国遭遇经济困难时,梁启超立即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她能够继续学业。他甚至将自己珍藏的部分古籍变卖,只为支持这位未来儿媳的求学之路。在给梁思成的信中,梁启超语重心长地说:"才女难得,更何况是如此心心相印的佳偶。"

这种种举动,无不体现了梁启超对林徽因的欣赏与期待。他不仅看中了林徽因的才学,更看重她与梁思成在志趣与理想上的契合。在那个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梁启超以其独特的眼光,为儿子择选了一位既通晓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思维的伴侣。

二、梁母的激烈反对

在梁启超对林徽因赞誉有加的同时,梁母李蕙仙却对这门亲事表现出强烈的抵制。1924年冬,当得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英国来往密切时,李蕙仙立即托人给在英国的长女梁思永写信,要求她严加看管弟弟,避免与林徽因过多接触。

李蕙仙反对这门亲事的原因颇为复杂。首先是出于对林家门第的顾虑。虽然林长民曾任清政府驻日公使,但在李蕙仙眼中,林家的家世与梁家相比还是逊色几分。梁家世代书香,梁启超更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学者,这使得李蕙仙对儿子的婚事格外慎重。

1925年春,李蕙仙通过天津的亲戚得知林徽因在伦敦经常出入文人雅集,与各界人士往来频繁。这种不符合传统闺秀形象的行为,更加深了她的不满。她多次在家书中提醒梁思成,称林徽因"过于张扬,不懂持重"。同年夏天,当听说林徽因在剑桥大学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表现活跃时,李蕙仙更是坐立不安,立即派人去英国探访实情。

1926年初,李蕙仙通过在北京的关系,得知林徽因年少时曾与徐志摩有过交往。这个消息让她震怒不已。在那个年代,名门闺秀与他人有过交往,即便是单纯的友谊,也会被视为大不敬。李蕙仙立即召集家族长辈商议,欲为梁思成另择婚配。

为了阻止这段姻缘,李蕙仙采取了多种手段。她首先通过梁家在津京两地的亲戚,散布对林徽因不利的言论。其次,她还试图通过梁启超的同僚向他施压,希望他能改变主意。1926年夏,李蕙仙甚至专程前往天津,拜访了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请他们出面调解此事。

更为激进的是,李蕙仙开始物色其他适龄女子。她相中了天津盐商吴家的千金,认为门当户对,更符合传统礼教。1927年初,她甚至不顾梁启超的反对,擅自安排了梁思成与吴家小姐的相亲。当得知梁思成拒绝赴约时,李蕙仙气得卧床不起。

在整个1927年,李蕙仙的反对达到了顶峰。她多次在家族聚会上公开表达对这门亲事的不满,甚至扬言要与梁启超断绝关系。她给在英国的长女连续写了十几封信,要求她务必看住弟弟,不准他与林徽因来往。同时,她还派人专程去英国,意图将梁思成劝回国内。

这种激烈的反对一直持续到1928年初。当时,梁思成已经在英国完成学业,准备与林徽因一同回 国。李蕙仙得知消息后,立即宣布自己要搬离北京,以示抗议。她对林徽因的态度,在当时的北京知识分子圈中传为佳话,被视为新旧观念冲突的典型案例。

三、梁思成的坚持与林徽因的应对

面对母亲的强烈反对,梁思成表现出了罕见的倔强。1924年冬天,当收到姐姐梁思永转达母亲的警告信时,梁思成并未退缩,反而频繁出现在林徽因参加的学术活动中。在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两人常常一同研究古建筑图谱,讨论中西建筑艺术的异同。

1925年春,梁思成得知母亲派人来英国打探消息,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开始刻意减少与林徽因在公开场合的互动,转而选择在学术研讨会等正式场合见面。同时,他还主动向在英国的华人学者介绍林徽因的学术才能,以证明她并非如母亲所言那般轻浮。

对于母亲介绍的相亲对象,梁思成则采取了回避的策略。1927年初,当得知母亲安排了与吴家小姐的相亲时,他以研究工作繁忙为由推辞。在给父亲梁启超的信中,他明确表示:"此生非林徽因不娶。"这种决绝的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实属罕见。

林徽因对这种局面的处理则显得更加智慧。1925年夏天,当她得知梁母的不满时,并未表现出任何抗争的姿态。在剑桥大学的诗歌朗诵会上,她婉拒了担任主持人的邀请,而是选择在台下默默支持其他同学。这种低调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梁母的偏见。

1926年,当传出关于她与徐志摩过往的流言时,林徽因没有做任何辩解。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建筑研究中,在剑桥大学建筑系发表了几篇颇具分量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后来被梁启超转交给了李蕙仙,证明林徽因确实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女子。

为了表示对梁家的尊重,林徽因还特意学习了传统的女红技艺。1927年春节前,她亲手缝制了一件旗袍,托人带回国交给梁母。虽然李蕙仙并未收下这件礼物,但林徽因的这一举动在梁家亲友中传为佳话。

1927年末,当梁思成决定回国时,林徽因主动提出暂缓回国,以避免给梁家带来更大的压力。她选择继续在英国深造,同时通过书信与梁思成保持联系。在给梁启超的信中,她表示愿意等待梁母的谅解。这种懂得进退的态度,让梁启超更加坚定了支持这门婚事的决心。

在整个过程中,林徽因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姿态。她没有因为梁母的不满而显露出任何不快,也没有利用梁启超的支持做出任何越矩的行为。相反,她用自己的学识和涵养,一步步化解着来自梁家的质疑。这种处事方式,不仅展现了她的智慧,也为日后她与梁母的关系缓和埋下了伏笔。

四、梁启超的周旋与调解

在这场婚事的拉锯战中,梁启超扮演了关键的调解角色。1928年初,面对妻子李蕙仙的激烈反对,梁启超开始了一系列巧妙的周旋。他首先邀请了几位与李蕙仙交好的老太太到家中做客,借机向她们介绍林徽因在英国的学术成就。这些老太太后来都向李蕙仙转述了林徽因的才学与品性。

1928年3月,梁启超特意安排在英国留学的侄女梁令娴与林徽因接触。梁令娴后来写信向李蕙仙详细描述了林徽因在英国的生活:每天去图书馆研究,从不参加舞会,与同学们的交往也都规规矩矩。这些描述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李蕙仙对林徽因作风的疑虑。

为了进一步打消妻子的顾虑,梁启超还动用了自己在学界的人脉。他请来了几位在英国任教的中国教授,请他们当面向李蕙仙介绍林徽因在剑桥的表现。这些教授纷纷称赞林徽因不仅学业优秀,为人处世也很得体,在华人留学生中素有贤淑之名。

1928年夏天,梁启超采取了更为主动的措施。他专门请来了几位精通传统礼教的老先生,请他们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这门亲事。这些老先生都认为,像林徽因这样既通晓西学又不忘传统的女子,正是理想的儿媳人选。他们的话对李蕙仙产生了一定影响。

同年秋天,梁启超又设法让李蕙仙看到了林徽因在英国期间写的几封家书。这些家书字迹工整,措辞谦逊,充分展现了林徽因的家教修养。李蕙仙在看过这些信件后,对林徽因的印象有所改观。

1929年初,梁启超更是巧妙地安排了一次家庭聚会。他请来了几位在建筑界颇有声望的老先生,让他们谈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问题。当这些专家提到林徽因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时,李蕙仙也不禁为之侧目。

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梁启超表现出了高超的智慧。他既没有强硬地与妻子对抗,也没有放任事态发展。相反,他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不同渠道、不同角度来化解李蕙仙的成见。他让李蕙仙看到的不仅是林徽因的才学,更是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1929年春节前夕,梁启超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安排。他请来了一位擅长相面的老先生,让他当着李蕙仙的面分析林徽因的照片。这位相士称林徽因面相端庄,是旺夫益子的相貌。这种带有传统色彩的评价,恰到好处地迎合了李蕙仙的观念。

通过这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周旋,梁启超成功地软化了李蕙仙的态度。到1929年初,李蕙仙已不再公开反对这门婚事,只是偶尔在私下里表示些许不满。这为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事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五、婚事的最终成就

1928年末,在梁启超的调解下,这场持续了数年的婚事终于出现转机。当年12月,林徽因结束在英国的学业,准备启程回国。梁启超特意安排了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去码头迎接,这个举动既表达了对林徽因的重视,也是向外界传达梁家对这门亲事的认可。

1929年2月,林徽因抵达北京后,梁启超立即组织了一场家宴。席间,李蕙仙虽然未露笑容,但也未表现出明显的抵触,这被视为她对这门婚事默许的信号。当天的宴席上,几位梁家的长辈还特意观察了林徽因的言行举止,对她的大方得体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为了表示对传统礼节的尊重,林徽因在回国后的第一个月里,每周都会去拜访梁家的长辈。她带去的不是贵重的礼物,而是自己在英国期间收集的建筑图片和相关资料,这种重实质轻形式的做法,获得了长辈们的赞赏。

1929年3月,梁启超开始着手筹备婚礼事宜。他特意请来了精通传统礼仪的老先生,为婚礼制定详细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林徽因表现出了对传统礼仪的充分尊重,她不仅认真学习各种礼节,还主动请教一些细节问题。

婚礼定在1929年4月初,地点选在北京西城区的梁宅。婚礼采用了中西结合的形式,既保留了传统的拜天地、敬长辈等环节,又加入了西式的证婚仪式。这种安排既照顾了李蕙仙等长辈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新时代的特点。

婚礼当天,李蕙仙破例参加了所有仪式。当林徽因穿着中式礼服向她行大礼时,李蕙仙终于露出了笑容。这个细节被当时在场的宾客多次提起,被视为这场婚事圆满的标志。

婚后的第一个月,林徽因按照传统习俗,每天早晨都要给李蕙仙敬茶。在这个过程中,她总是主动询问李蕙仙的起居习惯,细心照料婆婆的饮食起居。这种持续的孝敬之举,逐渐消除了李蕙仙最后的芥蒂。

1929年夏天,梁思成和林徽因搬入北京东城区的新居。在乔迁之际,李蕙仙破天荒地亲自前往帮忙料理家务,还送去了一套自己珍藏的古董餐具。这个举动在梁家亲友中引起不小的轰动,被视为李蕙仙最终接纳林徽因的明确信号。

到1929年末,这对新人已完全融入了梁家的生活。每逢节假日,他们都会按时回梁宅省亲,林徽因更是经常携带自己研究的建筑图稿,与梁启超讨论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问题。而李蕙仙在这时也开始在亲友面前夸赞这个儿媳妇知书达理,与当初的抵触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0 阅读:17
评论列表
  • 2025-01-27 10:41

    林徽因没什么了不起的,就像现在某些女人,交际花,爱出个风头什么的,结了婚了还喜欢被男人崇拜,做她丈夫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