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将至,今年冬天是暖冬还是冷冬?都有哪些节气习俗?

读书文史 2022-11-19 17:31:12

文 | 读书君

小雪,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的第2个节气,时间大概是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也就是太阳到达黄经240°时。

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了,气温可降到0℃以下,开始降雪,万物一片萧瑟。

古代的人们,由于社会生产力低,生活条件差,一遇到刮风下雨,变天降雪等恶劣天气,就要引来各种巨大的挑战,为此古人们非常重视环境的变化。对一年四季中的各个时节,都观察得非常细致入微,生怕耽误了农事,影响到了起居日常。

也正是这样的观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古老而宝贵的生活经验。

01

按照我国古代历法,每个节气都可以细分成“三候”,前面和大家谈到的多个节气中,也曾具体提到过不同节气的“三候”。

小雪,也分为三候,古人将其细分为:

一候虹藏不见;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腾地降);

三候闭塞而成冬(闭塞成冬)。

大致是指由于气温不断下降,下雪逐渐增多,雨水变少了,没有了雨水,彩虹自然也就看不到了,所以说虹藏起来了;又因为阳气不断上升,地下的阴气不断下降,因为空气中的水分稀少,形成云朵的机会也就变少了,所以看起来天地之间非常空旷。

由于天气变冷,太阳逐渐南移,接受的阳光也逐渐减少,世间万物的新陈代谢也变慢了下来,阴阳不交,天地闭塞,就形成了一个寒冷而萧条的冬日景象。

虹是阴阳交汇才产生的,小雪节气的时候,此时恰是阴盛而阳伏,虹就被隐藏而不见了。

在古代,虹的出现,通常会被认为有异兆发生。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白虹贯日”,指白色的长虹穿过太阳,这是一种异常的天象,古人认为这将会有大事要发生。

比如话说战国时,燕国的荆轲奉太子丹的命令刺杀秦王的时候,聂政刺杀相国韩傀之时,就有白虹贯日。后来,人们将这种异常的天象,视为是有比较重大的变革发生之前,上天所降示的吉凶之预兆。

如今,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常用这个词来调侃,可能会出现某些大事。

我国古代传统历法之所以分得如此细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古人希望每年的四季轮回以及节气变化特征都是合乎常理的,有规可循的,不会出现异常情况。

小雪节气到来,雪花飘零,虹藏不见,阳气潜藏在休养状态,阴气肆虐,万物基本停止生长,天地间变得一片苍茫静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二如亭群芳谱》则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这里古籍说的,其实就是指小雪节气到了,寒气渐长,会出现降雪现象的情况。不过,因为气温还不是太低,所以降雪不会特别大。

当然,如果是放在我国的最北方地区,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不可相提并论。

02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

当然,小雪节气到了,并不一定就会下雪降温。大自然的气候本身就是多变的,更何况是在具体的某一天,更是很难说准其天气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比如唐代诗人张登有一首诗《小雪日戏题绝句》,就写得很有意思: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大致是说小雪节气到了,但是万物似乎依旧保持着绿色生机的盎然势头,落叶乔木刺桐还是翠绿的,原本秋冬时节,就已经凋谢的木槿花,还是鲜花盛开的状态。

由此可见,当年应该是一个暖冬,在冬季小雪节气里,人们还可以看到绿树、鲜花。

今年立冬节气已过,时间已经来到了冬季。不过,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整体气温还比较暖和,我们还未真正迎来冰天雪地、刺骨寒风。

小雪将至,那么,今年会冷吗?是暖冬还是冷冬呢?

在过去,在没有天气预报等高科技手段,作为辅助参考的情况下,我们的老祖宗主要是以小雪这天的天气状态,来预测该年冬天的冷暖情况!

①“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

这是一句北方地区比较流行的民间农谚俗语。众所周知,我国北方地区,降温比较早,天气冷得比较快,通常到了小雪节气的时候,就已经迎来降雪的天气了。

如果到了小雪节气,还没有下过一场雪,那就说明这一年的冬季天气比较反常,可能是暖冬。

老话说“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就是说到了小雪节气还未降雪,来年庄稼的收成就不好,做农活的人基本都处于休息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小雪不见雪,来年可能会出现干旱等异常的天气状态,继而影响到庄稼的生长成熟。

②“小雪大雪不见雪,来年灭虫忙不跌”

意思是说在小雪、大雪的节气里,如果都没有降雪的话,那么来年庄稼地里的虫害就会很多,农民百姓的灭虫工作忙不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此年是一个暖冬。

都说“瑞雪兆丰年”,到了该下雪的时节没有下雪,天气过于暖和,那么地里越冬的虫害就会大量滋生繁殖,没有下雪冻死或抑制病虫害,来年春天的时候,病虫害就会特别多,这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

③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这句农谚的意思很明了,就是指如果小雪节气这一天下雪,大雪漫天的话,那么来年就会迎来丰收年。

从这句农谚中,我们可以得知一个关键的信息,那就是小雪节气下雪,顺应节气,风调雨顺,,说明气候没有过于反常的情况。

降雪就会带来比较明显的降温情况,尤其是大雪漫天纷飞的时候,天气会更冷。这说明这一年的冬天应该是个冷冬。大雪纷飞的时节,地里的病虫害也就会被冻死了,也就利于明年的庄稼丰收。

03都有哪些节气习俗?

①存储食物

冬天是韬光养晦、蓄能储粮的季节。在古代,大雪纷飞的日子,要想找到食物并不容易,为此在大雪封山之前,人们早早就储备好了各种粮食,以免冬天挨肚子受饿。

冬天也是养生的季节,在迎来了秋收之后,采收的瓜果蔬菜,给寒冷的冬日生活,赋予了更足的底气。

冬天气温寒冷,需要养膘御寒,为此,存储食物,制作食物是冬日节气里最常见的习俗特色。

俗话说“小雪不收菜,必定要受害。”到了小雪时节,天气寒冷,地里的大白菜、萝卜、土豆等蔬菜需要及时贮存起来。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很多家庭的房前屋后都会挖有一个地窖,用来存放粮食、瓜果蔬菜等。

此外,老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节气一到,民间有腌菜的传统习俗。人们会将新鲜的蔬菜或者是肉类腌制起来,撒上盐以及茴香、八角、花椒等各种特色的调料,别有一番风味。

南方等沿海地区,还有晒鱼干等传统习俗。农历十月,小雪节气前后,渔民们也开始做过冬的准备,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

②“吃糍粑”

在我国南方地区,小雪节气,还有吃糍粑的习俗。

糍粑的制作,也并不难。把浸泡过的糯米,蒸熟煮好,放到石槽里,用木杵使劲地捶打,最后将其

捣烂成泥糊状,然后再用来加工制作成咸淡甜等不同口味的食品。

在古代,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里常用来祭祀的食品,俗语说:“十月朝,滋粑碌碌烧”,这里说的就是祭祀事件。

此外,还可以用糍粑来油炸成其他口味的美食。在手上抹上一些油,再将糯米泥搓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将其放到油锅里炸一炸,金黄灿烂的糍粑就做好了,香气扑鼻。

唐代白居易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形象地烘托出了小雪节气。

靠在小火炉边上,喝着小酒,吃着美食的美好氛围。此时,再来几块香糯的糍粑,那真是再惬意不过了。

04读书君说

总而言之,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期。小雪节气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天气也逐渐由降水向降雪转变,此时我们要格外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注意饮食,加强锻炼,增强御寒抵抗力,以免生病。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作不易,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1 阅读: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