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的《发如雪》里有句歌词写的很优美:“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好哇塞的歌词,不愧是音乐顶流。
这句歌词,听起来可能感受不到它的美,但在看歌词的时候,总是一次次被方文山的文学功底所折服。这句歌词意思是说,纵然世间有三千流水,我也只舀其中一瓢,而它,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唯一。
是不是很浪漫?其实还有一句话,与这句歌词十分相似。它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最早出自《山海经》,意思是说很浅、但却很湍急的水流。但是呢,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其加工后,这句话直接爆火,它的意思也就此改变。01“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这句话是《山海经》中的原话,也是“弱水”这个词语最早的出处。意思是说:昆仑山往北的地方有一条水流,但是呢,就连轻轻的草芥,在这条河流里也无法浮起来,这条河的名字就叫弱水。
在《山海经》中,昆仑山是一种神山,山上住着众神。从昆仑山流下的水,在昆仑山四周形成一个结界,这些源于昆仑山的水流,就是弱水。弱水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昆仑山。
这些弱水最终在昆仑山下汇集,形成了“弱水之渊”。弱水很毒,凡人想要前往昆仑山,就必须越过弱水。但是呢,弱水之渊全是黑色,既看不透,也无法触摸。即便是空中的鸟雀,在经过弱水时,也只能选择绕道。若是强行渡弱水,最终只能变成弱水的一份子。《山海经》中的弱水,神秘莫测,让人闻而生畏,它是危险的代称。因为神秘,因为可怕,因为从没有人亲眼见过,因为《山海经》把弱水写的很诡异。久而久之,大家就习惯性用“弱水”来代指那些神秘、遥远、危险、且未知的河流。反正意思就是说,路人甲:“妈呀,听说甘肃那里有条河,非常非常可怕,人们只要一触碰河水,立马就会沉下去,就连鹅毛也无法在水面浮起来。”路人乙:“啊?真的吗?你听谁说的?”路人甲:“真的啊,我兄弟告诉我的,说他一个朋友在那条河里G了,据说那里就是弱水。”02路人乙听罢不久后,就遇到了路人丙。路人乙:“你知道不,甘肃那里有条叫弱水的河流,碰一下就会沉下去。”
路人丙:“真的假的?哪有那么厉害的河水哦!”
路人乙:“当然真的,我朋友说他的朋友就在弱水里G了。”
直到不久后,路人丙又遇到了路人丁......
人们就是对这种未知且神秘的东西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敬畏感。越是未知,心中越是恐惧,越是恐惧,越是要以讹传讹。
可以说,一部《山海经》,影响了人们几千年,其中记录了太多玄乎的东西,越玄乎,越爱看,越爱看,就越害怕.....从战国时期,一直持续到清朝,弱水一直就是危险且神秘的代表,直到那个名叫曹雪芹的男人出现。曹雪芹呢,明显也很喜欢看《山海经》,因为它足够诡异。但是呢,曹雪芹似乎不信邪,他可能觉得弱水只是《山海经》中虚构出来的东西,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可怕。
所以曹雪芹出手了!他在《红楼梦》中直接引用“弱水”一词,引用还不够,他还试图让人们改变对弱水的偏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怎么写的?他直接把这句话用在了贾宝玉身上。
在《红楼梦》第91回,当时啊,林黛玉和贾宝玉聊天,聊着聊着,林黛玉不自觉又想起了薛宝钗,心中不由自主又较劲起来。林黛玉对贾宝玉说:“宝姐姐对你好,你怎么办?宝姐姐对你不好,你怎么办?宝姐姐前天对你好,今天对你不好,你怎么办?宝姐姐今天对你好,以后对你不好怎么办?你想和宝姐姐好,但她不愿意和你好,你怎么办?你不和她好,她偏要和你好,你又怎么办?”黛玉这撒娇撒的,真是让人欲哭无泪。更崩溃的或许是鲁迅,竟然有人抢在他前面,把废话文学用的如此炉火纯青。03宝玉听了黛玉这一连串问题后,脑袋里估计只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呢,宝玉很有情商,很会哄林妹妹。宝玉说啊:“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太哇塞的吧!不愧是高手,说情话信手拈来,还说得如此高明。宝玉的意思很明显,他就是说,即便有那三千弱水摆在我面前,我也只要你。
宝玉用这句话来证明他对黛玉的爱坚定且唯一。真可谓浪漫到了极致,相信任何一个女孩子,听到这句话,都会被感动。
曹雪芹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有意为之。反正在曹雪芹的笔下,弱水不是未知、神秘、可怕的代言词,而是浪漫、坚定、唯一的爱。
经过曹雪芹这么一加工,再加上《红楼梦》的出圈,无数人被这句话深深感动。从此之后,男女之间谈情说爱,往往就会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来当做情话说给对方听。至于到底有没有多取几瓢,谁也不清楚。反正,这句话彻底火了!
纵然四大美女、四大美男站在面前,我要的那个人,也依旧只是你。“弱水”的意义,就此被完全改变。说起《红楼梦》,也得说一说《西游记》,因为在西游记中,吴承恩也引用过弱水,但在吴承恩笔下,弱水同样指代危险。因为吴承恩说,沙僧所住的流沙河,就是三千弱水,连悟空都非常忌惮。04所以说,在明朝时期,弱水还泛指危险。实际上呢,压根就没人见过弱水,但大家提到弱水,就是有着一种深深的恐惧。而曹雪芹呢,凭借一己之力,用一本《红楼梦》彻底颠覆了人们上千年的固有思维。“弱水”这个词语到了今天,依旧是爱情、坚定、唯一的代言词,而这一切的功劳,依旧得归功于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