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公安部长刘复之忆前公安部长李震离奇遇难:他是自杀,毫无疑问

历史详说员 2024-09-01 17:36:58

1973年10月22日,公安部机关大院发生了一件惊天大案——时任公安部部长的李震,被发现死于大院的地下热力管道内,死亡原因不明。

此事直接惊动了周恩来总理,他随即同叶剑英、李先念以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然而此案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一直到1977年3月,周总理去世一年多后才宣告破案:李震系“自杀”。

李震为什么会自杀?这成了长久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

李震是我军青年一辈的将军,他出生于1914年,22岁在北平从事学生爱国运动,一年后入党,之后被派往山西太行军区工作,曾任太行军区6分区政治部主任、6纵队16旅政委、6纵政治部主任、政委等职。

李震虽然参加革命相对较晚(在1936年),但他拥有大学学历(有人回忆他是清华大学的学生),这在当时的军队中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的。正因如此,李震后来在军队的升迁非常顺畅。据曾和李震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回忆,李震这个人聪颖灵活,但能把握原则性,在政治上很有水平,善于团结,在干部中威望很高,也深受他在三兵团的上级陈锡联、谢富治、赖传珠的信赖。

1955年,时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李震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1966年,李震被调到中央,担任公安部副部长。

如前文所说,当时的公安部部长谢富治和李震,当年在二野三兵团时期曾有过上下级关系,因此李震和谢富治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有人因此猜测,1972年谢富治病故后,李震接替公安部长一职,就是谢富治推荐的。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

当时的谢富治如日中天,炙手可热,身兼数重要职,李震在这一期间,主要是在公安部的工作上给谢富治当助手,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出现。

1969年九届一中全会上,谢富治当选政治局委员,此后工作重心已不在公安部,这期间公安部的工作由副部长李震主持,他的表现总的来说属于中规中矩,作风低调,没有出现过什么出格的举动和言论。1972年,谢富治病故,李震顺理成章成了新一任的公安部长。

然而,就在一年后的10月21日(遗体22日被发现),李震却以一种非常突然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23日、24日、25日,公安部副部长施义之调集队伍排查可疑线索和对象,搜集李震当天的活动,寻找谋杀的可能线索。

在调查的过程中,李震自杀的证据越来越多地浮现了出来。据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刘复之回忆,当时公安部的一位老法医赵海波在看到李震的遗体后,脱口而出地判断道:“这是自杀。”根据遗体的情况来看,死者的舌头从侧面伸出,舌尖被牙齿咬着,这是上吊自杀的明显证据。

另外,办案人员还从李震的口袋里发现几十片“速可眠”,在其上吊附近的地面,也散落着若干同类安眠药品。

在李震的办公室里,办案人员发现一段被剪刀剪断的尼龙绳,经过刑侦技术人员验证,这两端尼龙绳的切口完全吻合。而且,在剪刀上、桌面上、地下管道都只留有李震的指纹,并无他人的痕迹。

经过遗体解剖,法医从死者胃里取出30多片“速可眠”,加上死者口袋里的和散落地下的,正好是100片。主持这次遗体解剖的,是著名医学权威,时任中国医科院副院长的吴阶平医生。

而据公安部机关卫生所的医生陈述,几天前,李震曾亲自到卫生所,向值班的小杨要了一瓶100片装的“速可眠”。

然而,在这一系列的证据链面前,副部长施义之却坚持认为:“李部长不会自杀……不破此案不瞑目。”施义之由此把矛头对准了同为副部长的刘复之,并对他实施了突然逮捕,迫于这种压力,没有人再敢提“自杀”二字。

直到1977年3月,随着施义之等人被开除党籍、军籍,这桩沸沸扬扬的大案才走入正常流程,经过重新梳理,公安部最终宣告:李震之死系自杀。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