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塘会,“话”成最大同心圆

阳波最保山 2024-08-13 10:31:19

“今天晚上火塘会有关修改村规民约征求意见的3个议题都已经讨论完了,大家看看还有什么要说的?”腾冲市猴桥镇猴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文辉问。

“我还有一个问题。”余家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余绍新说,“应该提高一下对当年考上大学的学生的奖励金额。”

……

2021年6月1日公布的猴桥村40条村规民约,内容涉及方方面面,随着形势的发展,有些内容需要修改。

7月23日晚,在余绍新家,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驻村工作队员、村民代表10多人,围着火塘,烤着土豆,就事论事。

2019年11月以来,猴桥村召开了306场次火塘会。4年多来,猴桥村的火塘烧得旺,大家围坐火塘唠家常,“话”出了一个最大的同心圆——

传承的精神之火

大暑时节,记者冒雨来到中缅边境海拔1848米的国门新村时,掩映在青山怀抱中的村落如水洗般干净。

国门新村,隶属腾冲市猴桥镇猴桥村,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抵边傈僳族传统古村落,距离中缅南4号界碑约4000米,含蔡家寨、余家寨2个村民小组,现有115户533人。

站在联检大楼前,只见村内道路两旁到处飘扬着鲜艳的国旗、党旗,与每家每户院子里的国旗、党旗一起,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成为整个国门新村最耀眼的风景。

走进国门新村,一眼便看到了由刀山火海、火炬、三弦琴、箭及装饰物组成的“一把弩”形状的寨门。穿着“喜鹊衣”“红花画眉衣”傈僳族服装的村民不时出现在眼前。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常有野牛出没,还在河边的沼泽地里留下打滚的水塘,人们最初就叫他野牛塘。傈僳族先民迁徙到这里定居后,野牛逐渐减少,曾经的野牛塘也被人们改称为黑泥塘。

2015年,国门新村进入发展快车道,先后建成环寨路、村内道路、100盏太阳能路灯和民族文化广场等,并实施了绿化美化工程。113户农户的家居环境得到改造提升。也就是这一年,黑泥塘改称为国门新村。

在蔡家寨和余家寨两个村民小组之间,是国门新村的地标民俗文化广场。广场因势而建。进村后第一个平台是停车场和旅游公厕。沿台阶而上的第二个平台,是用于游客休息购物的民族风情一条街。第三个平台是民俗文化广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叫刀杆场,也是每年举办上刀杆、下火海和群众跳舞、打歌等民族表演的广场,可供2000余名观众观看。

广场北面的最高处,是傈僳族民族文化博物馆,展示着傈僳族发展历史、分布情况、文字发展和传承情况,还有傈僳族传统民族服装、饰物、农耕文化、火塘文化、民族文娱活动、狩猎文化,以及木楞房、传统节日及文化体育项目介绍等内容丰富的傈僳族优秀传统文化。

站在博物馆前,俯瞰前面刀杆场,可以想象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或三月初八,持续几天的“刀杆节”盛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在这场歌舞不歇的盛会中,火无疑是主题,是亮点。因为在傈僳族文化里,火早已融进了他们的精神里。

傈僳族自喻是“火的民族”。尽管有的火塘已经改变了模样,成了火盆,但走进每户傈僳人家,最引人注目的一定是他们最在意的四方形大火塘。

傈僳族居住在寒冷的高山密林之间,缺少御寒物品,火就成了他们就地取材,抵御寒冷的武器。对于傈僳族先民而言,火是光明的象征,是家庭和民族延续的象征。

有了火,就有了希望。

和谐的暖心之火

火塘,几乎是猴桥村每个家庭的标配。长久以来,火塘会不仅是村民们交流情感、分享故事的场所,更是宣传宣讲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深入了解民情、解决民愿的重要平台。

“在猴桥村,火塘会每天都在上演,已经成为干部群众的‘连心桥’,为村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余绍贵说。

4月17日晚上,在沙家坝小组,蔡某4兄弟因赡养老人问题产生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解员们组织了一场火塘会。

调解员先是分别与4兄弟一对一进行沟通协商,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大家再在火塘边耐心细致地听取每个人的诉求和意见,深入了解问题的核心和矛盾点。通过反复协商和沟通,最终达成了令人满意的调解协议。协议的达成,不仅解决了老人的赡养问题,也促进了家庭和谐,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过年的时候,寨子人最齐,也是召开火塘会的最好时候。

从大年初一到初六,猴桥村的村组干部们就利用自己精通少数民族语言、掌握少数民族习惯的优势,走东家进西家,和大家一起围坐在火塘边,用傈汉“双语”进行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

边境民族事务都是大事。猴桥村的党员干部不仅是大政方针的宣传员,也是日常生活的调解员。在温暖的火塘旁,傈僳语、普通话、方言自然切换,将国家政策的精髓、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以及强边固防的重要性准确传达给每一位村民,确保党的声音深入人心。

除了火塘会,猴桥村还通过户长会、网格组会、微信群、大喇叭等进行宣传,将举报涉边违法、严禁偷引带、“十个一律”等政策法规宣传到家家户户。

“在火塘边或院子里,把村民聚拢在一起,人多少不限,根据情况定。几条板凳、几杯热茶,面对面聊聊天、说说话。干部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上,家长里短、邻里纠纷、村里的大小事务、政策法规、文明新风,都是聊的内容。”蔡文辉说,“干群的距离近了,心就近了,话也就真了。”

村里汇总火塘会收集到的意见,形成一人一档,掌握规律特点,找准坚持社会治理重点和症结所在。

多年来,猴桥村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增强村民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加大村法治宣传,多渠道开展多元法治服务,全力满足群众法律需求。

虽然还有矛盾与纠纷,但是群众心里不慌。因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火塘会就在自己家里开,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因为他们有值得信赖的党员干部,有处事公允、声望极高的无数个“蔡文辉”。

不怕矛盾来,不惧事情多。这些年,猴桥村不断创新火塘会的形式,不断丰富火塘会的内容,不光是在火塘边,还在田间地头,在山林沟谷,只要有矛盾纠纷的地方,他们总是在关键时刻触及群众内心深处的柔软,让看似冷峻严寒的困境瞬间化作暖意融融的春水。

燃烧的希望之火

顺着蔡家寨内清澈见底的溪水而上,木拱桥、茅草凉亭、木栈道依次出现。

傍晚时分,走进村民蔡发强家,火塘边,几把长椅、几杯热茶,几位村干部已经和周围几户群众围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

村内道路硬化了,但雨天路滑,大家叮嘱老人和小孩要注意安全;美化绿化搞起来了,各家的木瓜不成熟不要随便摘……这些年,国门新村大力整治居住环境,倡导移风易俗,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村里大力引导村民做好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育,组织开展“最美家庭”“绿色家庭”“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宣讲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大多都是火塘会热议的话题,也是火塘会的成果。

2023年6月开始,蔡文辉率领村“两委”成员走访特殊家庭,针对行动受限的老人、卧病在床的群众以及汉语说不流畅的农户,开展政策宣讲活动。

2023年11月20日,猴桥村灯草坝的蔡秀英家迎来了村“两委”成员的到访。蔡秀英一家三口,儿子患有精神障碍疾病,孙子上初中,家中缺乏劳动力,生活极度困难。

对此,村“两委”成员多次到蔡秀英家了解情况,在他家燃起的火塘旁围塘夜话,倾听心声,了解需求。

不久后,村“两委”成员为蔡秀英的儿子办理了残疾证,并在2023年12月将其纳入特困分散供养范围。每月的补助金和残疾补贴共计3012元,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

“火塘给予猴桥村人的温暖,不仅是身体的感受,更是心里的感受。猴桥村的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用心用情服务,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身体力行诠释为人民服务。他们坚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保有为民情怀,密切联系群众,随时保持战斗状态,积极收集民情民意,关注民心民声,释怀民忧民虑,解决民烦民扰,切实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驻猴桥村工作队队员说。

目前,猴桥村先后获“保山市文明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黄宝洲 刘书楠

编审:王 灿

责任编辑:朱琳琳 胡 月(实习)

美编:范南丹

电话:0875-220333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