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丨"盛唐三贤"之啖助

闻宁说事儿 2024-10-31 10:42:46

啖[dàn]助(724-770),字叔佐,唐廮陶(今宁晋县)人,后徙关中。唐朝著名经学家,与赵匡、陆淳并称"盛唐三贤"。唐玄宗天宝末年(756),任临海县尉、丹杨主簿。任期届满,遂隐居,甘于清贫。耗十年之力,考辨"春秋三传"之长短,弥缝其缺漏,《春秋》杂采三传,自啖助始。著述有《春秋集传》《春秋例统》《春秋通例》。

啖(dàn)助,字叔佐,唐赵州廮陶人,后徙关中。《新唐书·啖助传》:"淹该经术。天宝末,调临海尉、丹阳主簿。秩满,屏居,甘足疏糗。善为《春秋》,考三家短长,缝绽漏阙,号《集传》,凡十年乃成。"

啖助《春秋》学的形成

啖助学识渊博,对儒家经典造诣颇深。啖助继承了先儒那种安贫乐道的精神,虽穷居陋巷、粗衣蔬食,仍处之泰然。唐玄宗天宝末年(756),客居于江东。后来因中原地区发生了安禄山、史思明之乱,他再没有回到关中。在江东,他以文学入仕,做过台州临海县尉、润州丹阳主簿。任满后,就在丹阳住了下来,潜心于《春秋》学的研究。

他不满意于前人对《春秋》的理解,认为前人"传已互失经旨,注又不尽传意,《春秋》之义几乎泯灭"。于是发愤著述,"考核三传,舍短取长,又集前贤注释,亦以愚意裨补阙漏,商榷得失,研精宣畅,期于浃洽。"

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至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历时十年,啖助完成了《春秋集传集注》。之后,他又"撮其纲目,撰成《春秋例统》三卷,以辅《春秋集传》,通经意焉。"

现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本现存啖助著述《春秋集传》《春秋例统》《春秋通例》各一卷。

唐代中叶,学术界兴起了一个新《春秋》学派。这个学派以啖助、赵匡为先驱,陆淳集大成,对当时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宋人陈振孙以为:"汉儒以来言《春秋》者推宗三传,三传之外,能卓然有见于千载之后者,自啖氏始,不可没也。"清末皮锡瑞也说:"《春秋》杂采三传,自啖助始。"

啖助、赵匡和陆淳《春秋》学的学术转型意义,除却人所熟知的尊经排传,而又兼采三传、变专门为通学外,更有着理念层面上的内容:独特的《春秋》宗旨说,建立了经文义说的主体性;记实书法原则的运用,则开启了"汉""宋"经学义理依据的转化;重以义理解经,极大地加强了经文解说的自主性;重以"讥贬之义"解经,暗含着其论说立场的转变;强烈的现实关怀,再建了《春秋》经世学统。

啖、赵、陆的《春秋》学研究,是从汉学向宋学过渡时期的产物。他们三人被当时看作"异儒",他们的著作吸引了一大批人。不仅柳宗元师事陆淳,唐文宗中唐大和二年(828),著名学者刘蕡(fén)《春秋》对策,许多观点与他们的精神一致。陈商、陆龟蒙等都信仰陆氏学说。因此,啖助等人的《春秋》学出现,带动了整个经学的蜕变,是《春秋》学史的一个转折点。通过这次蜕变,经学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复了面向现实的能力。

啖助的"口传"及"祖师之目"说

啖助的"口传"及"祖师之目"说,谓:"古之解说悉是口传,自汉以来,乃为章句。如《本草》皆后汉时郡国,而题以神农;《山海经》广说殷时,而云夏禹所记。自余书籍,比比甚多。是知"三传"之义,本皆口传,后之学者,乃著竹帛,而以祖师之目题之。"

啖助的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早期历史乃至于事件的记录,在文字之前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口耳相传和结绳记事的过程。在中国上古时期,也的确出现和存在口传的情况,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两种类型:一是原始的口耳传事。二是早期学术的传承。就学术而言,在春秋战国之际又有了另一种口耳相传的可能,其契机就是周末的"礼崩乐坏,官学失守,私学兴盛。"知识从此走下贵族的神坛,广播民间,传播的方式就是学者的口耳相传。大抵从孔子之后,下至墨子、庄子,乃至于孟子、荀子等,无不开门讲学,门徒动辄成百上千,这样就在民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传播体系。

啖助对唐宋儒学的影响

唐代中后期的柳宗元曾从陆淳受学,深受啖助、赵匡、陆淳疑辨思想的影响,用他们研究《春秋》的方法研究诸子,成为第一个从事考辨子书年代的人。永贞革新集团与春秋学派关系密切,革新集团推行善政的主要思想基础是啖助、赵匡、陆淳在发展新春秋学时提出的大中理论。

从文化意义上说,啖助等人的《春秋》学研究,是韩愈、柳宗元掀起的儒学复兴运动的前奏,并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啖助等人的经学革新,对后代特别是宋代《春秋》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柳宗元在学术上因师从啖助、陆淳,人称"啖柳学派"。

宋代学者继承了啖助的治学传统。在《春秋》经学研究中往往弃传就经或轻传重经,注重以经求经,直寻《春秋》大义。

著名理学家程子称《春秋》三传绝出诸家,有攘异端、开正途之功。朱熹曰:"赵、啖、陆淳皆说得好。"吴澄亦称:"唐啖助、赵匡、陆淳三子,始能信经驳传,以圣人书法纂而为例,得其义者十七八,自汉以来,未闻或之先。"

选自《宁晋历史名人》此篇作者:李苏现

图片源于网络,所有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