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一十六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10-25 05:12:40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一十六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四章 南宋与金朝的书法批评

南宋(1127 - 1279)时期,书法批评的主要倾向大多是就北宋书学而论,其中有四位代表人物,分别是宋高宗赵构、朱熹、姜夔以及赵孟坚。他们皆以魏晋书法为依归,对北宋书法的优劣进行审视,觉得苏轼、黄庭坚的理论存在偏差,甚至将苏、黄的书法观念视作大害。基于这样的基调,他们进一步探寻书法发展的路径,所得出的结论却各有差异。

金朝(1115 - 1234)的书法理论不太昌盛,该朝代的书法家主要承袭北宋苏轼、黄庭坚的思想,鲜少有新的走向。

第一节 宋高宗《翰墨志》

宋高宗赵构(1107 - 1187),字德基,乃南宋的开国之君。其自幼钟情于书法,这和他的父亲赵佶颇为相似,对待帝王之业态度散漫,对待文艺之事却极为重视,故而后世对其此举颇有本末倒置之评。赵构自述:“凡五十年,若非重大利害相扰,未曾有一日舍弃笔墨。故而晚年获趣,横斜平直,皆随心意。”他早年研习黄庭坚之体,其后改学米芾,最终倾心于魏晋风范,从其书法的师承路径能够洞悉其审美旨趣的转变。《翰墨志》乃是他晚年有关书法见解的汇总。

赵构对北宋时期的书法颇不满意,并给出了自身看法。他言:本朝士人自开国之初至今,鲜少有人凭借字画名世,即便有,也不过寥寥一二人,确实无法与唐代相较。本朝承接五代之后,再无可称道的字画。直至太宗皇帝开始搜罗法书,全力访求。当时李建中因字形瘦健,暂且获得时人的赞誉,却仍遗憾毫无秀异之处。到了熙、丰往后,蔡襄、李时雍的字体体制仿若格律,想要出众,最终也未获绝佳赞赏。

继苏、黄、米、薛之后,笔势翻腾,各自有其趣向。“家鸡”“野鹄”,有识者自能分辨优劣,胜过泯然与草木一同腐朽之人。他对北宋书法成就加以检讨,认为远远不及唐人。他留意到苏轼、黄庭坚、米芾、薛绍彭等人的各自意气风发,但并不觉得此乃最高成就,“家鸡”“野鹄”的评价,着实含有遗憾之意。

赵构终究身为一代帝王,他对北宋书法的总体评价是高高在上的。而其念念不忘的,终究还是回归魏晋。他道:余自魏晋至六朝的笔法,无不曾临摹。或消散,或枯瘦,或遒劲而不折,或秀异而独立,各种体式皆在笔下具备,意旨简约,取舍仍存。至于《视帖》,则探究愈发深入,模拟愈发严格。姿态层出不穷,难以追溯其根源,仔细端详点画,以至于能够背诵,难以忘怀。由于晚年深入王羲之书法之境,他觉得北宋以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为代表的书风存在偏差。主要在于上述各家自身的发挥居多,而遵循法度之处较少。

在苏、黄、米三家中,赵构对米芾投入了诸多关注,其言:米芾获能书之名,于海内似实至名归。米芾于真、楷、篆、隶不算精通,唯独在行、草方面确能入能品之列。因米芾收纳六朝翰墨,运于笔端,沉着痛快,犹如乘骏马,进退自如,无需鞭策,皆能合人心意。喜效仿其法之人,往往仅得其外貌,趾高气扬,气韵不凡,却未深究其中蕴含的六朝妙处之酝酿,风骨自然难以超逸。

赵构给出这般评价米芾,缘由在于米芾的行、草不但在风神上得益于魏晋,且所学更胜于苏轼、黄庭坚。他指明米芾的优势正在于从六朝风韵中加以酝酿,而通常学米芾者未留意此点,反倒片面追求米芾书法中过度跳跃之处。赵构针对士人学习书法发表了自身见解,或许也是有感于米芾的其他书体不佳,为人诟病。

他表示:士人于书法须先学正书,因八法皆全,互不依附。若楷法已成,则肆意于行草之间,自然能让二者臻于极致,展现妙体,毫无缺失。反之,则流于世俗,不为有识者所看重。 士人对于字法,若能稍加勤奋临池,则点画自有其位,无面墙信手之羞愧。前人写字光彩夺目,乃是师古而无俗韵,将不学臆断之习尽数摒弃。

从以上文章可见,赵构极为重视法度,尤其关注楷法对书法的重要性,而楷法恰是北宋书法最为薄弱的环节。他的这些观点对北宋“尚意”思潮具有一定的补充效用。《翰墨志》对书法的功能及价值给予极高评价,文中写道:余曾言,字法之微妙至极,其功堪比造化,其迹出于幽冥,不可仅以点画精巧,便视作登峰造极。苍、史初始意图演绎幽深,成就圣迹,其势契合卦象,其德涵盖神明,开合形制,化育天下。自秦、汉以降诸人,皆心怀万象,布置典范,可想象其精神遨游八方,道冠一时。或为帝子神孙,或为廊庙之才,稽古入妙,用智不分,经明行修,操守高洁,故而能创作出文字,辉映典籍。至于如虎视狼顾,龙骇兽奔;或草圣草贤,或绝伦绝世,皆应合天矩,触处登峰造极。若非通儒上士,不可与之论此,岂是小智自私、不学无识者所能言说的。

赵构认为书法艺术能够展现造化之神奇、圣哲贤良之胸怀,不可仅以点画的优劣来判定其最终意旨。他的理论并非北宋“尚意”书风的对立面,而是力求“法度”与“风神”的兼顾。(全文共计:1919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