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占北京8年,为何没将故宫洗劫一空?绝非他们心慈手软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11-10 14:21:1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1937年,北平沦陷,日本人进了城,很多人都以为故宫的宝贝要“全军覆没”了。可偏偏,这些文物居然“安然无恙”地渡过了八年!是日军手软了?还是另有隐情?

在日伪政权的种种施压下,张庭济带领故宫职员护住了这些国宝,每天提心吊胆与敌人周旋。当然,让故宫宝贝保留下来的原因,并不在故宫本身,背后的曲折故事,令人不禁拍案称奇。

故宫宝藏,悬在刀口上的传家宝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北平很快就沦陷了。在这座历史名城被侵略者占据的那一刻,许多人不免为故宫捏了把汗。

故宫,这座沉淀了几百年历史的皇宫,藏着多少令人艳羡的珍宝啊!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文人墨客的诗词、珍贵的书画古籍、历代皇帝留下的玉玺金印、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光是想想这些宝贝的清单,就知道日军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文化瑰宝”。

但谁也没想到,早在战事迫近时,聪明的国人已经悄悄进行了“避敌西迁”的大手笔。大量故宫精品文物被分批转移,南下再一路西迁至四川等地的“隐蔽地”。

虽然转移过程堪称千辛万苦,但终究算是给国宝上了“双保险”。不过,毕竟还有不少文物留在了故宫,这些可是国之重器。换句话说,留守的文物,是我们在故宫传家宝的底线,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而这份守护重任,落在了张庭济的肩头。张庭济,这位当时的故宫博物院总务处处长,临危受命,接下了留守监护的艰巨任务。

他带领故宫的守卫人员,在故宫内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要说留守的辛苦,完全不亚于随军西迁的同事们。

外有日军虎视眈眈,内有伪政权趁火打劫,张庭济带着一帮忠心的职员,每天都得绞尽脑汁来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难题。

一日,张庭济正盯着账簿细细清点文物,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见一名故宫的职员跑了进来,满脸焦急地说:“张处长,伪政权的官员又带了日军宪兵到故宫外面,说是要来‘检查’。”

张庭济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这“检查”背后,少不了他们觊觎文物的心思。可怎么办?

毕竟手无寸铁,不能跟这帮人硬碰硬,于是他只能尽量争取交涉的空间,一边冷静地吩咐职员们按事先准备的计划藏匿一些特别珍贵的文物,一边整理出那些不太重要的书籍和杂志,准备“舍车保帅”。

张庭济挺直了腰板,走向迎面而来的日军宪兵队长,用带着浓重京味的官话和对方打起了太极。日军宪兵眼看着没有特别顺利的机会,只能在那些他不在意的杂志和书籍中翻找一番,最后悻悻离去。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日军不直接抢呢?背后其实是复杂的国际关系制约,尤其是当时日本侵占东北找的借口是建伪满洲国,这故宫里全是满清皇朝攒下的宝贝,溥仪从小在这里长大,如今还在帮日本人做事,这日本也不敢乱来。

日本人真“手下留情”?背后算盘精得很!

故宫宝物不仅在国内人尽皆知,国际上也享有盛名。外界对这些珍贵遗产格外关心,尤其是欧美各国的外交领事,甚至一度要求日军放手,不得破坏这一文化瑰宝。

加上日本正处于扩张势力的时期,他们打着“中日亲善”的幌子,声称要在华北建设一个“大东亚共荣圈”,因此,日军必须维持自己“光辉正义”的形象,不能公然对故宫大肆劫掠。

但日军也并非什么正人君子。早在北平沦陷初期,坊间就传言故宫文物即将被东渡运往日本,报纸上频频刊登日军掠夺文物的消息。

尽管没有确凿证据,但从颐和园等地的遭遇来看,普通市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为什么故宫相对“幸运”,并未被日军一次性扫荡一空?背后原因其实复杂得很。

要知道,日军的劫掠行为其实有迹可循。1938年,日伪宪警两次借口“检查”,闯入故宫太庙图书馆,粗暴地搬走、撕毁了大量书籍杂志。

这些所谓的“检查”,不过是日军为达到其政治意图的手段罢了。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图书馆所存书籍中,并不包括那些真正的故宫珍品书籍。因而,这次“突袭”虽然令张庭济等人心惊胆战,但总算没有让最重要的文物蒙受损失。

真正对故宫文物威胁巨大的,莫过于1944年的献铜献铁运动。此时,日军已经陷入战略困境,军需物资紧缺,迫切需要各类金属来制造军用物资。

于是,伪政权成立了所谓的“北京市金品献纳委员会”,发起了“献铜献铁”的号召,强制征集民众的铜铁器物。故宫这个“国宝大户”,自然成了重点“拜访”对象。张庭济面对伪政权的压力,再三抗争,最终还是不得不象征性地交出了一些无号残破的铜缸、铜炮,算是勉强过关。

但日军胃口极大,第一次收集远不能满足其需求。金品献纳委员会的汉奸们进一步施压,要求故宫再上交更多的文物。

张庭济意识到无法彻底拒绝,只能另辟蹊径。他决定对铜缸进行详细登记,尽量挑出那些年代模糊、无特别历史价值的器物交上去,以此应对强征要求。

通过一番巧妙操作,最终54件铜缸和2尊铜炮被拉走,这次选择性“舍弃”暂时缓解了日军的逼迫,让故宫宝藏再次躲过一劫。

文物劫难与护宝传奇:铜缸、铜炮的失而复得

尽管有了日伪与民间舆论的“压力”,张庭济等人仍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当时的局势随时可能变动。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日军再次盯上了故宫,带走了91个铜灯亭和1尊铜炮,准备将其运往日本。

这批文物刚运到天津,日本便宣布投降,这批“流亡文物”在劫难中再次迎来“重见天日”的机会。张庭济闻讯后,迅速与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取得联系,派人奔赴天津,最终将这批珍贵文物带回故宫。

战后,故宫的清点工作相当繁重,张庭济带领的守护团队全力投入其中,彻查每一件文物的损毁情况。遗憾的是,这些铜缸、铜灯亭的流亡经历并非一帆风顺,不少文物已被日军毁坏,重量较运出前少了约971公斤。

这段守护历史告诉我们,日军之所以没敢肆意掠夺故宫文物,绝不是出于“心慈手软”,而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结果。

日本在当时打着“大东亚共荣”的旗号,想营造出自己“文明征服者”的形象。因此,日军不得不考虑国际影响,多少在掠夺故宫文物时放慢了脚步,甚至装出一副“尊重文化”的姿态。

毕竟当时日本侵占东北,表面打的旗号是伪满洲国,日军要是一下把故宫抢干净了,也是打日本自己的脸。

作为日本在华北的统治象征,日伪政权极力宣传自己是“善意占领”,让人们产生一种“日军也能带来好处”的幻觉。

在这种思路下,日伪政权并未对故宫展开全面洗劫,而是通过伪组织和汉奸施压,试图以“合法”手段获取部分文物。

伪政权任命了代理院长祝书元,虽然也是亲日派,但他在主持故宫工作时竟然没有过分参与劫掠,而是尽量维持故宫的正常运转。就连日军自己也没有想到,祝书元的保守态度反而有助于保全了一大部分珍贵文物。

八年侵占,故宫经历了无数次危机,但最终守护者们和日伪的各种制衡,共同成就了一场“被动的幸运”。正是因为那些不为人知的舍弃与抗争,才让我们今天能够在故宫看到那一件件文物,了解那段不屈不挠的历史。

参考资料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张庭济与沦陷时期的故宫博物院

沦陷前后张庭济与“奉命维持”的北平故宫博物院事业 - 故宫博物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