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甘肃陇东古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陇史文元 2024-03-27 05:46:10
豳风之谜:探寻《诗经》中的甘肃陇东古方国

宁县县城西北侧,半山腰处,有一处窄而长的坪地。在看似普通的坪地下,曾埋藏着一个神秘的王城,它就是古豳国的都城。

这个古国和《诗经·豳风》中那些神秘歌谣有什么关联呢?

山下河谷纵横,城中车流如织,这里是曾经的豳地吗?

如果说源自陇南的秦人,被高山深谷所滋养出坚韧执着,一往无前的铁血个性。那么,以陇东为根基的周人,会被深厚温润、宽阔博大的黄土地,哺育出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呢?那个古老的陇东方国——豳国,似乎能揭开我们心中的谜团。于是,我们就从古老的古豳国开始寻访。

3000多年前,在夏末商初,在陇东黄土高原上,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方国,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这个方国就是豳国。至今《诗经·豳风》中还展示着豳国的风采。

这个古豳国,究竟是怎样的方国?陇东黄土高原是周人的发源地,那么这个古豳国,是否就是周人建立的呢?出发前朋友建议,要去宁县城外,一个名叫庙咀坪的地方。那里,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应该就是古豳国的王邑所在地。事情是否如此呢?

夏末初秋的一天,我们踏上陇东的黄土地,探寻《诗经》中的古豳之地。

一大早,我们就离开了兰州。天高云淡,正是黄土高原上最好的时节。从兰州到宁县,基本上是高速公路,迅捷无比。中午时分,在平凉稍事休息后,继续赶路。下午3点多钟,抵达宁县。

宁县在兰州的东南方向,为庆阳市所辖的县。它东和陕西黄陵县接壤,西面同陕西咸阳相接,控扼陕甘的要冲。子午岭从宁县东面纵横而过,如同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滋养着这片黄土地,早在2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了。

从兰州到宁县,我们大体经历从高山到平原的转化。兰州往东,虽说是黄土高原,但那是带着青藏高原气韵的山川。从兰州到定西,山不高,黄土也不厚,基本上属于一种过渡地带。等进入六盘山区后,给我们的则是崇山峻岭的感觉,山势陡峭,松树笔直,山成为一道屏障。翻越六盘山,一路下坡,高度飞快地降低。直到进入平凉后,我们才完全脱离了六盘山的压力。从平凉到董志塬之间,大体沿泾河河谷而行,虽然两边也是高高低低起伏的山,但视野似乎开阔了许多。在经历山峰遮蔽和压抑后,董志塬,一望无际黄土地,让我们的视线豁然开朗,心情也好了许多。

在宁县焦村暨宁县路口下高速公路后,还有20多公里才能到宁县县城。这条省级公路,所通行的地方,多在乡间。远方红色瓦房,近处一排排的杨树,骑着摩托车驮着鸡的村民气奇十足,开着三马子拉牛的师傅牛气冲天。在猛然间,我们就接上了黄土高原的地气。

在县城,我们见到朋友贺柏林。贺柏林长期工作在宁县,熟知这里的山川地貌,再加之负责党史地方史志工作,请他给我们带路做向导,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宁县县城是古宁州城的所在地。这座古城自古有名,县城久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县城附近古遗址众多,有义渠戎国的国都,有秦始皇太子扶苏墓,也有燕太子入秦为质时留下的点将台……在众多的遗址中,以唐代名臣狄仁杰遗迹最为耀眼。至今县城内的博物馆内还保存着范仲淹撰文的狄梁公之碑。而宁县令我们神往的则是古豳国遗迹。

县城处在四塬三水的汇集之地。在我们眼里,这是一座半山之城。县城似乎处在半山坡上,街道上走不多远,就是大坡。然而,塬和水的汇集,注定要演绎出众多的故事。复杂地貌,历来是诞生多样文化的根源。

老贺给我们简单介绍县城的情况后,就迫不及待地跟着他上了山。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北山。宁县县城西面的一座山。宁县被群山环抱,人们说,东山隆秀,南山突兀,西山迤逦,北山如龟。清代宁州知州曾写道:“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秀色半城坡。”在老贺的带领下,穿过数条大街,出了县城,过河,从河边的一条山路曲曲折折向山上而行。山路不算太宽敞,有几个近似直角的转弯,这让对道路陌生的司机师傅有些猝不及防。车在半山腰停稳。看上去,这是处山间坪地,却是从北山上延伸出来的一部分,人们把这里称为庙咀坪。

这里是河边的一处三级台地,高40米,南北宽800米,中部东西宽200米。台地呈北高南低,状如鸡腰。如今坪上,早已不复昔日的面貌了,规模宏大的狄梁公祠气势宏伟,郁郁葱葱的林木,盛开着的鲜花,带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在靠近县城的一侧,有一块“古豳国遗址”的简介。

按简介的说法,我们脚下的庙咀坪就是古豳国的王邑所在地了。

公刘,从诗经中走来,又在这里扎根

在老贺的带领下,我们在庙咀坪寻找当年的遗迹。除了这块简介牌外,还有一些高高大大的土堆,似乎是当年人们留下的遗迹。除此我们并没有看到多少和周人有关的东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庙咀坪下曾有深厚的文化堆积层,最厚处达3米。这个堆积层中,包含了仰韶、齐家、周代、汉代等文化层,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不知何时,人们在山头上修建寺庙,年代久了,就有了庙咀坪的地名。庙咀坪的文化层,它们相互混杂在一起,异常错综复杂,既是一个重要的文明宝库,也留下了众多无数难解的谜团。

老贺说,庙咀坪有众多的历史名字,公刘邑、公刘坪、古豳国城、义渠戎国都邑等多种说法。实际上,这些命名都是按照它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来命名的。庙咀坪的第一个开发者是公刘。公刘是何许人也?、怎么会在这里留下他的足迹呢?

说起公刘,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诗经·大雅·公刘》。要想知道《诗经》中的公刘和庙咀坪最初的开发者公刘是否是同一个人?就要先看看《诗经·豳风·公刘》究竟讲了些什么内容?

《诗经》是一部古老的诗歌总集,共计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周颂最多,达31篇。这些诗歌产生的年代,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前5世纪。尽管其前后延续时间长达五百年,但它所处的时代依旧是周代。而《诗经》的某些篇章,却是利用了远古的传说和素材,如写周人的开国史以及商代诗歌。《公刘》篇出自《诗经·大雅》。大雅罗列的诗歌都是西周时期的作品,这些诗篇主要应用于诸侯的朝聘、贵族的宴飨等典礼,是堂而皇之的庙堂之音。整个大雅中,除了写周厉王的几首外,其他都是歌功颂德的篇章。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篇章就是歌颂周人先祖的文章。

《公刘》篇是这样写的: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笃公刘……

诗歌中说,公刘是一位笃厚的长者,所带领人们干的事业。第一个章节,写公刘带人们出发前的准备。公刘在邰地划分疆界,领导人民勤勤恳恳劳作,粮食获得大丰收,然后颗粒归仓,又将粮食制成干粮,一袋袋包装好。干粮准备好后,他带着部属们弯弓带箭,拿着各种武器,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向豳地出发。接下来的篇章中则写到,公刘到豳地后,辛勤劳作,部属们分成不同的队伍,开展各项开垦工作,哪里有泉水,哪里有好土地,哪个山顶长什么,都弄清楚这些后,公刘就带领部属们扎下了根基。

庙咀坪遗址是古豳国之地,那么诗句中提到的豳地,无疑就是公刘带人抵达的豳地。诗歌中的公刘和曾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公刘,完全融合成了一体。公刘为何要带领部属,迁移到这里来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个部落首领带着他的部众长途跋涉呢?

建邑豳地,发展农业,周人在此蓄力四百年

这就要从周人的先祖说起。周人始祖名叫弃,弃就是丢弃的意思。弃是个被丢弃了多次的孩子。弃的父母曾把他放在隘巷,放在平林,放在寒冰等处,但他生命力非常顽强,丢不掉,死不掉,甚至连飞鸟都保护弃。人们以为他有神灵照应,就把他养大了。

丢弃孩子的这种做法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中荡胸制的做法。因为丈夫怀疑自己的骨肉来历不明,常常要将第一个孩子杀死或者丢弃掉。

生活在邰地的弃,善于农业。帝尧听说后,就任命他为首位农官,名称叫后稷。此后,农官后稷一职,一直由弃的后人担任,时间长了也就以官职称人名了。数百年后,到弃的后人不窋时,此时,夏王朝的孔甲在位,孔甲荒淫,与任后稷一职的不窋发生了激烈冲突,不窋为自保,不得不放弃职务,逃亡戎狄之间,躲了起来。

究竟是什么变故,让一个国家负责农业的人逃亡呢?

有人说,由于孔甲德政不修,因而引起各路诸侯的不满。不窋被西方各个方国推举起来,试图推翻孔甲。结果失败了,无奈中只好自窜戎狄间。当时,不窋沿泾河北行,来到今天的庆城附近。这里是董志塬的北端,泾河支流从此流过,水土丰美,适宜开发农业。再加之戎狄尚未强大,他便在此安身。在盟友的支持下,不窋成功地定居,韬光养晦。在庆城,周人在此经历不窋、鞠陶、公刘三王。

周人在庆城一带蛰伏了半个多世纪后,到公刘为周部族的首领时,终于等来了一次机会。这时,夏王朝统治日渐衰败,以殷商为首的东方部落乘机反抗,最后夏桀自焚而亡。天下大乱了,公刘果断率领周人南下。这次,公刘经过慎重考虑,选择在豳地作为根据地,也就是在今天董志塬的南端,相对于董志塬北端而言,南端海拔较低,气候比较湿润,年降雨量多,尤其是深厚的黑垆土给人们的耕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历史上的陇东粮仓就是指这一带。

公刘也汲取了他祖父不窋的教训,将豳地作为根据地,苦心经营。宁县,东距关中两百多公里,东进可直取关中平原,形势不好则固守豳地,实在不行退回庆城也不失为选择。这是《诗经·大雅·公刘》篇诞生的大背景。

然而,人们对豳地的地望却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豳即邠,在山西汾水流域。显然这种说法距离庆城甚远。第二种说法是,豳地在陕西旬邑。这些年,这种说法几乎占据了史学界的主流。然而,人们忽略了豳地在宁州的事实。这就是第三种说法。与之相呼应的是,史记正义中说,宁州古西戎之地,公刘邑城。

这三种说法,究竟哪个更准确呢?公刘到底迁居到哪个豳地呢?它的背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实际上,甘肃宁县和陕西旬邑是相互接壤的,古豳国在全盛时期,占据的范围相当广大,大体包括了宁县、正宁、旬邑、长武、彬县等地。周人在豳地,自公刘后,传九世,到古公亶父,再次迁移,在宁县活动的时间前后达四百余年。“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经·绵》),古公亶父率姬姓氏族二千乘,选中了岐,这个地方在宝鸡岐山周原一带。

而周人的三次迁徙定居之地,都称为豳地,庆阳古称为北豳,陕西旬邑一带就应该是南豳,宁县则是豳都。至今,每到公刘的生日,农历三月二十八这天,陕西旬邑、彬县的人们都推出代表,前来董志塬的公刘大殿进行朝拜。这似乎说,数千年间,周人留下的血脉生生不息。

老贺的介绍,拉开了沉重的历史帷幕,三千多年前,那惊心动魄、轰轰烈烈的部族往事,展现在我们面前。

七月流火,被误读的诗经,周人的脚步最终迈出了黄土地

周人在宁县留下了大量的活动遗迹,主要有豳国都城,京与明堂等等。周人将公刘所建的都城称为京,甚至连商人也将周人称为京。京的意思就是人为的绝高山丘,庙咀坪差不多是四面隔绝的高地,在此地修建都城能为防守提供非常好的条件。而在金文中,京的含义是高地上的建筑。这种建筑是下有栅栏支起来,上有房屋的,就是过去人们说的宗社。这就是周人神庙。

公刘带领民众,利用董志塬南端有利的自然条件,大力开展农业生产,留下了大量的传奇故事。至今,《诗经》中还有一个篇章说的就是公刘带领人们从耕种到收获的全部过程。

这就是《诗经·豳风·七月》,它以七月流火为开头,每章也以七月流火为开头。第一章是这样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这也是一首被人误读的诗篇。许多人读了七月流火,想当然地认为,七月天气非常热,天上都流火了。不少文章中都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的炎热。其实,这是一个误读。火指的是大火星,也就是心宿星。这颗星在夏历五月时,人们在黄昏时看到它时,就处在南方。这是它一年中最正,也最高的位置。六月后,就逐渐向西偏移了,人们称它流了。大火星向西沉,意思是天要变凉了。

《七月》这个篇章是周人,在董志塬南端艰辛开垦,辛勤劳作的写照。他们从岁寒到春耕,整日忙碌。妇女养殖蚕桑,制作布帛衣,男人们猎取野兽。人们在一年将尽的时候收拾房屋,在秋收时节为公家采摘果蔬,酿制果酒。而自己的日子过得颇为艰辛,为过冬准备的食物只能是瓜、瓠、麻子、苦菜这些野菜。他们先要干完公家的活,才能打理自己家的茅草屋。虽然艰辛,但人们意志很坚定。强调苦,并不是怕苦。

周人在这块土地上顽强地生存,深厚博大的黄土地滋养了他们。周人,也形成了宽厚博大,包容一切的品格。因而,周人同周围各个部族关系极为密切。这也是后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众多方国部族追随的原因。周人夺取天下后,依旧赦免了商纣王的儿子。可见,周文化的博大与宽容。同样夺取了天下,秦人则依靠自身之力,以坚韧不拔之精神,秦人灭六国后,对待六国王室也和周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这似乎也是周朝八百年治天下,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陇原是博大宽容的,陇人是坚韧不拔的。惟其如此,才能走出周人,走出秦人,建立周秦两个庞大的帝国。揭开《诗经·豳风》的谜团,它是一个大帝国崛起的根基所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