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吧,香港的楼市忽然就崩盘了。
第一、蹦的很干脆
香港也正式成为中国第一个解除房地产所有限制的国际化大都市,遥遥领先,笑看北上广深。
2月28日,香港公布特区政府2024-25年财政预算案,宣布取消楼市的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这里涉及到三个税种,给大家解释一下:
新住宅印花税(NRSD):买房阶段交,也叫从价印花税,本地人交100元-4.25%(根据房产价值),已有一套住宅的本地人以及费本地居民交15%。
买家印花税:买房阶段交,2012年起所有非本地居民和公司都要缴纳15%的买家印花税。
额外印花税:卖房阶段交,不满三年卖出就要交高额的税费,税率为10%-20%。
假如一个非香港居民在香港买一套房,买房阶段需要缴纳30%的税费,而且所有的税费+首付需要一次性缴纳,无法贷款,相当于大大提高了买房的门槛。
比如一套1000万的房子,首付30%,那么买房需要一次性缴纳300+300=600万首付,再贷款700万,合计1300万。
事实证明,我们内地的限购,香港的高税,都没有阻止房价的快速上涨。香港的房价从12年一直上涨到2021年,才戛然而止。
现在只要是个人,不管在香港有几套房,去香港买房,只需要缴纳从价印花税,这个税还没有我们的契税高。
所以可以理解为香港解除了一些限制楼市交易的措施。
2021年至今,香港的住宅价格指数已经从最高的392跌到312,累计20.4%,跌到了2016年的水平,远高于北上广深吧。
最恐怖的不是房价下跌,而是没有交易量了,2023年,香港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更是创下33年来最低水平。
2023/24年度,政F地价收入为194亿港元,较原本预算850亿港元大幅减少656亿港元,印花税收入为500亿港元,较原来预算低350亿港元。
从租售比的角度说,扣除税费后,香港的租售比大概是3%到5%,隔壁的深圳是1%到2%。
香港的教育、医疗、经济、就业、福利,总比深圳好吧。
第二、神仙难救
香港的难处在于美元加息背景下资金撤离、自己的核心产业不足以支撑经济、人口也流失,房价失去了支撑。
需要注意的是,香港的房子是没有公然面积的,所以很多数据上的鸽子笼和内地的小两室其实差不多。
这几天国内楼市有一篇文章《GJD开始进场收房子了》,引爆了很多期待房地产市场复苏的情绪,圈内广泛传播。
故事的主角是重庆,重庆用租赁住房贷款收购房地产商卖不出去的房子,用来做公租房用。
据说2023年人民银行专门设立了一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高达1000亿。
作者兴奋的写到:
简单来说,金融机构发放租赁住房购房贷款,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3%;Y妈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利率仅有1.75%。
统计显示:截至2022上半年我国重点50城的租金回报率为1.95%;
经历了近1-2年的行业深度调整之后,许多城市的租金回报率其实已经上升到了2%以上。
像重庆这样的西南地区重磅城市,其整体租金回报率甚至可以达到2.5%上下。
1.75%的资金成本与2-2.5%的租金收益放这儿一比,公益属性、微利属性马上就体现出来了。
若后期进一步引入Reits,在可见的未来里,盈利性与回报周期还能进一步优化。
这段话把我看的一愣一愣的,愣是没明白他的逻辑。
我有100万,收购房子用来出租,贷款200万,资金成本是3%,再给我200万,资金成本是1.75%。我现在有500万资金,请问我买了一套500万的房子,租售比多少才能回本?
按年计算,我每年支付的利息是6万+3.5万,我的100万本金要求3%的收益,不然我就不如存银行了,那么我需要收取6+3+3.5=12.5万的租金。
12.5/500=2.5%。
2.5%的租售比,我生意投下去也本金就获取了一个3%的税前收益,那我不给员工发工资、缴税、水电吗?
简直气急而笑,虽然咱们做自媒体不用太严肃,但是脑子总是要有的。
好奇问一句:哪个城市500万的房子可以租到12.5万,还没有空租期,还不算装修、物业的?
最关键的是,搞这么多公租房、保障房,谁来租?
租金和市场化水平一样的话,为什么要来租你这个?你的租金比市场化还要贵,能租出去吗?你的租金比市场化便宜,你能保住本钱吗?
我都怀疑是财Z贴钱,高位接盘,解决内部人就业的。
最最关键的是,这样去了库存,然后呢?然后咋办,你告诉我。
房地产公司要不要继续拿地?要不要继续盖新房?然后继续去收购吗?
兄弟们加油干,房子改好了,卖给GJ,GJ买了以后租出去。真是棒啊,左脚踩右脚,一会就到天上去了。
重庆的住宅空置率高达15%都租不出去,来租你的房子,你的租金还挺高,脸真大啊。
胡说八道起来真是一本正经啊。
第三、放弃幻想,优化资产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4年1月全国法拍房挂拍10.04万套,同比增长了48.2%。其中成交了约1.27万套,同比增加18.3%,整体成交率达12.63%。
2024年1-2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4762.4亿元,同比下降51.6%。其中TOP100房企2月单月销售额环比下降29.3%,同比下降64.7%。
现在房地产的问题不是价格,也不是限购,而是需求急剧下降。还在押注房地产的,小心自己失落二十年。
和《GJD开始进场收房子了》相对应的是楼市另一篇文章《越来越多中产,卖了房子买保险》,也是超级爆文,累计阅读量我估计在百万以上的。
房子、股票和基金,不再是首选,而保证收益率,收益率100%确定向上的储蓄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全新的经济背景下,必须重构资产。
如果房子的租售比很低,房价不涨,甚至下降,什么样的人愿意持有房子呢?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一份安稳的3%或者3.5%的复利,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和聪明才智获取超额收益,十年十倍,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只是这样的机会,在未来注定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