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政坛龙虎榜——北洋总理王士珍外传

凡旋聊历史 2024-06-14 05:17:08

隋朝开皇六年(586年)——河北正定隆兴寺

王士珍(1861年8月19日-1930年7月1日),字聘卿,号冠儒,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人,天津武备学堂毕业,曾协助袁世凯在小站编练新军,被誉为北洋“三杰之龙”。民国建立后,先后担任陆军部长、总参谋长,直至北洋总理。1918年退出政坛后,隐居北京。曾经两度出任京师临时治安会长、京师救济联合会会长等职,凭借其在军界多年的资历和威望,他在“你唱罢了我登场”的军阀轮番执政的年代,尽心竭力地维护京师社会秩序,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故宫文物,使古都北京尽量免遭军阀蹂躏的灾难,得到京师民众的推崇和钦佩。

北洋之龙——王士珍

一、家道中落,自幼从军

王士珍祖上从山西逃荒来到河北正定,曾祖父王朝正精于医术,长于书法;祖父王履安是个秀才,工医之外长于武术,有戎马书生之称。王士珍4岁时,父亲王如柏与伯父王如松相继去世,与寡母丁氏、寡伯母刘氏相依为命。伯父无后,王士珍兼祧两房,寄居在正定城内西门里伯母娘家,靠伯母和母亲替人做针线活艰难度日。9岁时,入私塾攻读四书五经。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15岁的王士珍被正定镇台叶志超看中,收在属下当勤务兵。17岁时考入正定镇总兵学兵队,随叶志超调驻山海关。是年,王士珍娶嗣母刘夫人的娘家侄女刘氏为妻,夫妻感情和睦。

河北正定王家大院——王士珍故居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五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军事人才的天津武备学堂,拉开了清朝新式陆军建设的序幕。时任直隶提督叶志超部下有个名叫黄士珍的福建籍军官被选入册。不知何故,临近入学却不辞而别。叶志超正为此变故苦思对策,恰好勤务兵王士珍进屋送茶。平时,叶志超即对气质儒雅、办事精明的王士珍颇为赏识,有心提拔,便问道:“上报的武备学堂学员黄士珍走了,我想让你顶替,愿意不愿意”?王士珍谨慎地说:“能有求学上进的机会,自然求之不得,只是我不是军官,不够资格”。叶志超说:“我寻思这南方口音中‘王’、‘黄’不分,你就顶替黄士珍吧”。就这样,在叶志超的举荐下,王士珍进入武备学堂炮兵科学习3年,成为第一期学员中的佼佼者,深得天津武备学堂会办荫昌的赏识。

直隶提督叶志超

期满毕业后,王士珍回山海关叶志超部任炮队教习。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廷出兵协助镇压。叶志超被任命为平壤清军总指挥,王士珍带领炮队随部赴朝。7月25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9月15日,侵朝日军分四路猛攻平壤。中国官兵和朝鲜军民奋勇抗击。王士珍亲手操炮,轰击日军。在战斗中,王士珍左手无名指被炸掉,额头左上部被弹片击伤,留下一寸多长的伤口。在日军猛烈进攻下,清军溃退,平壤失守。王士珍跟随叶志超连夜奔驰到中朝边境城市义州。后统领榆台炮队,驻防山海关。《马关条约》签订后,王士珍随新任直隶提督聂士成移驻天津芦台。

朝鲜王宫——仁政殿

二、北洋三杰,扬名山东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朝野震动。学习西法,训练新军,淘汰已毫无战斗力的湘淮两军,刻不容缓。1894年11月,清廷成立“督办军务处”。在“督办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章、翁同龢的联名保举下,清廷同意由袁世凯负责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时任天津武备学堂总办的荫昌向袁世凯推荐了王士珍。正值王士珍嗣母刘氏病故,其面容哀戚,目光呆滞,实在其貌不扬。但当议及军事,王士珍则侃侃而谈,见解独特。袁世凯大喜,认为其才可堪重用,任命他为督操营务处会办,右翼第三营步队帮统,兼步队学堂监督。不久,又升任为工程营管带,兼德文学堂监督。王士珍处事细密周到,且不张扬,深得袁世凯信赖,有关军中业绩考核、人事升降黜陟,多与王士珍商议。王士珍感激袁世凯的知遇之恩,竭尽全力,帮助袁世凯训练新军。

袁世凯像

正当王士珍仕途处于上升之时,可惜天不假年,其结发妻子刘夫人在其30岁时便离开了人世,未留下一儿半女。不久,王士珍娶邢氏为续弦。邢氏是本县诸福屯人,其祖上与王士珍曾祖父王朝正是亲戚。但婚后多年,邢氏仍未能给他生下儿女。在嫡母丁氏的主持下,王士珍纳了大姨太杨氏。杨氏是天津杨柳青人,年轻貌美,面似芙蓉,身材婀娜,能说会道,哄得王士珍身心俱爽,对其宠爱有加,经常带她出席各种活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奉诏到小站检阅新建陆军。他亲眼目睹王士珍指挥有方,见识出众,不禁脱口赞道“此人负治国之才,不第长于军事也”。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冬,荣禄亲派王士珍赴日本阅操。

天津小站练兵场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王士珍任军事参谋。时京津地区及山东数州郡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借助义和团的力量,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听到消息后立马致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湖广总督张之洞则加强语气〝臣死不奉诏〞。两江总督刘坤一更是对慈禧的诏书嗤之以鼻,他对洋人朋友说:“清朝完了,那个老太婆控制不了局面”。接着,他们与英国领事一起商议,提出东南互保方案,得到了闽浙总督许应骙、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的共同响应。王士珍获悉东南督抚的倡议后,力促山东巡抚袁世凯加入东南互保条约。

两广总督李鸿章

东南互保是清朝各地官方实力派的汉族人物首次公然反抗朝廷的典型事件。互保运动为使东南各省及山东免于八国联军的战乱波及,为大清帝国保住了半壁江山。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外国传教士、商人纷纷来到山东青岛、威海卫避难,王士珍特派便衣队沿途保护,并为他们安排舟马、提供衣食钱粮,竭尽庇护之能事,得到洋人的称赞。八国联军侵入京师后,四处掠夺,特别是在义和团民频繁活动的地区,更是疯狂烧杀。但到山东与直隶交界处,看到山东一侧的墙上写有“此山东境”,便停止了前行。王士珍为袁世凯巡抚山东,保境安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自己也水涨船高,仕途平步青云。

山东泰山——五岳独尊

而年近四十的王士珍无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为了笼络王士珍,袁世凯千挑万选,为他作主再娶一名肤白貌美的小妾薛氏,作为“礼物”送给王士珍。薛氏珠圆玉润,外柔内刚,王士珍爱不释手。而一向在王府横行霸道的大姨太杨氏却是一个“狠角色”,她不愿委屈自己,总是想方设法给薛氏使绊子。但慑于袁世凯的背景,她明面上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暗地里恨得牙痒痒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袁世凯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观操。这位洋总督看了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三人主持的操练后,大声称赞“此三人堪称北洋三杰”!自此,“北洋三杰”称号传开了,后又被人指为袁世凯麾下的“龙、虎、豹”。王士珍被称为“三杰之冠”,誉为“北洋之龙”。

珠圆玉润——外柔内刚

三、彰德会操,慈禧恩宠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袁世凯继承李鸿章的衣钵,当上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王士珍任步兵第一协统领,兼理全国操防营务处。仕途发达后,有宗亲族人找王士珍要求给一官半职,他都婉言谢绝,从不任人唯亲。有一次王士珍的堂弟王楼珍通过王士珍的邢夫人让文书私下写了一纸到正定教场任职的推荐书,并偷盖了王士珍的行章。孰不知两个人都不识字,印章盖得不是地方。教场管事的军官看到推荐书后暗暗一笑,随即转给王士珍。王士珍看后大怒,立即把邢氏送回老家,管理正定家事,不让夫人干政。不久之后,王士珍的二姨太薛氏怀孕,王士珍欣喜若狂,他终于有后了!于是决定把薛氏送回老家,让邢氏照顾,免得杨氏找茬。谁知邢氏受丈夫冷落,自己又没有生育,哪里能容忍小老婆得宠生子呢?

正定王家大院——三不堂

薛氏一到正定老家,就被邢氏虐待。就在薛氏即将临盆之际,邢氏依然对她又打又骂,忍受不住折磨的薛氏万念俱灰,竟然上吊自杀。就在她垂死挣扎之时,胎儿生了下来,坠地摔死!这是王士珍一辈子唯一的孩子,还是个男孩。王士珍痛苦万分,从此与邢氏恩断义绝,老死不相往来。光绪三十年(1904年)11月,清廷决定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总办,袁世凯为会办的练兵处,以北洋新军为模范,在全国编练三十六镇军队。奕劻作为袁世凯的“傀儡”,只知道贪污捞钱。袁世凯成为练兵处的实际掌权者,由王士珍任军政司正使,所有新军的训练计划、厘订饷章、军屯要厄,均由王士珍与段祺瑞、冯国璋等商量制定,报袁世凯同意后,奕劻只是负责点头而已。

庆亲王奕劻

袁世凯始终尊重并信任王士珍,称“聘卿乃北洋第一军事人才也”。凡重要军事问题,必先咨询而后行。袁世凯上奏或下发的文牍定要王士珍圈阅修改。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0月,清廷为检阅新军的编练效果,决定在河南彰德举行军事演习,即会操。王士珍负责会操全过程的筹备。彰德会操引起外国列强的极大关注,英美俄日等国纷纷派人观阅。袁世凯知道彰德会操的分量,吩咐王士珍确保万无一失。阅兵开始后,当中外参观者看到队伍整肃,军容壮盛,无不啧啧称赞:“法令之严明,战术之娴习,中国前所未有也”。彰德会操取得空前的成功,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极为高兴,亲自召见王士珍,并询问了一些军事问题。

慈禧太后

王士珍回答沉着冷静,条理清晰,令慈禧太后非常满意,情不自禁地说道:“我要有这样一个儿子多好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士珍马上叩头谢恩,高呼:“皇太后万岁”。自此,王士珍被认为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深得清廷的宠信,破例授为内蒙古副都统,赏一品顶戴。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王士珍接任荫昌为江北提督,加陆军部侍郎衔。次年,王士珍生母丁氏去世,清廷给假三个月守孝。在此期间,王士珍在正定城南购地十余顷,又在正定城内西门里街建起了两处宅院,一处是四合院老宅,供家人居住;一处为王氏双节祠,祭祀生母丁氏与嗣母刘氏。守孝期满后,王士珍率领江北新军第七镇参加清廷举办的太湖秋操。11月28日,安徽新军炮营队官熊成基,联络秋操中革命志士率马炮营新军千余人在安庆起义,被王士珍率军镇压。

安庆起义总指挥——熊成基

四、辛亥革命,保皇复辟

光绪慈禧相继去世后,三岁的溥仪继位是为宣统皇帝,摄政王载沣忌惮袁世凯权高势重,野心勃勃,便以足疾为名,将其“开缺回籍养疴”。为报袁世凯知遇之恩,王士珍申请开缺获准。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北洋新军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但北洋六镇从将到兵,一直听命于袁世凯。清廷不得不启用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提任王士珍为陆军大臣。此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国体之争甚嚣尘上。1912年2月5日,在袁世凯授意下,与湖北军政府对峙的湖广总督、北洋军第二军统领兼领第一军的段祺瑞联合八名北洋高级将领发出“共和宣言”的代奏电,称“共和国体,原以致君于尧舜,拯民于水火。乃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挠,以至恩旨不颁,万民受困”,“瑞等不忍宇内有此败类也”,将“率全体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

摄政王载沣

这一明对“二三王公”,实对朝廷的兵谏式招法果然灵验,清帝逊位是大势所趋。出于效忠清室,王士珍虽然反对段祺瑞的共和宣言,但面对现实,他也只能为清室争取优待条件而竭尽余力了。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名义颁布退位诏书后,作为陆军大臣的王士珍不愿副署,并辞官退居老家。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后,“北洋三杰”中的段祺瑞、冯国璋的势力逐渐坐大,二人明争暗斗,袁世凯为借助王士珍这位“龙”头大哥压制二人,多次派人请其出山都被婉拒。1914年夏,袁世凯派长子袁克定亲赴正定邀请。临行前嘱咐袁克定:“聘卿不来,弗许归”。袁克定表明来意后,王士珍再次表示已无意于政治。袁克定说:“参不参加政治是一回事,父亲邀请你去京谈谈又是一回事,如果你不去,我也只好留在正定了”。但王士珍还是不为所动。

正定王家大院——感德厅

不久,时任陆军总长的段祺瑞赴南方视察回京时,预先电报王士珍:“拟正定下车,登门拜访”。王士珍前往车站迎接。段祺瑞专列到站后,请王士珍上车见面。二人正说话间,火车开动,拉着王士珍一路朝北京飞奔。王士珍不得已参见了袁世凯,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并任命为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六大办事之一,赋予实权。统帅办事处的成立,极大削弱了陆军部的权力,这引起段祺瑞的不满。他向袁世凯辞职,袁世凯与王士珍商议,想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云南都督蔡锷取而代之。王士珍不愿军权落入北洋之外的人手中,便沉吟片刻后说:“锷乃南人,且对总统颇异之,如用之,北洋诸人心将寒”。袁世凯听后默不作声,从此不再提起此事。

云南都督蔡锷

1915年5月,段祺瑞不满于袁世凯的妄图称帝,托病请假。王士珍只好暂代陆军总长一职。面对筹安会一帮人等纷纷劝袁世凯称帝,有人向王士珍试探劝进。他淡淡一笑:“自己人嘛,用不着这套”,轻轻的把话题推开了。袁世凯正式称帝后,蔡锷在云南打响护国战争的第一枪,北洋内部分崩离析。为了维护北洋的团结,袁世凯又让王士珍兼任总参谋长。6月6日,称帝失败的袁世凯羞愤而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王士珍续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因对德参战问题引起的府院之争后,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国务总理,由外交总长伍廷芳代理国务总理,王士珍兼任京畿卫戍司令。王士珍亦提出“德国不可轻辱”的主张,不赞成对德宣战。

北京前门

1917年6月14日,张勋借调停府院之争名义带领辫子军进京,王士珍竟命令步军统领江朝宗通知守城部队打开城门。7月1日,王士珍随同张勋等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清帝复辟,张勋、王士珍等7人被封为内阁议事大臣,授王士珍为参谋部尚书。7月3日,段祺瑞在马厂誓师讨逆,复辟分子见势不妙,纷纷东逃西散,只剩下了王士珍和陈宝琛等人。当张勋陷入绝境时,王士珍竟提出封张作霖为东三省总督,请他进京勤王。这场复辟丑剧仅维持12天就以失败告终。王士珍感到无脸见人,想再次回乡隐居,但段祺瑞不但不谴责其罪,反而说他维护治安有功,竭力挽留。黎元洪引咎辞职后,直系军阀冯国璋成为总统,段祺瑞再任国务总理,王士珍则任陆军总长,一时,北洋人心大振,“北洋三杰”也成为世人倾慕的对象。

北洋之虎——段祺瑞像

五、出任总理,龙隐京城

以“再造共和”自居的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1917年9月1日,孙中山在广州组建护法军政府,与北洋政府分庭抗礼。自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出兵北伐,开始了护法战争。段祺瑞决心以武力统一南方,而冯国璋则主张和平解决,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到11月中旬,已水火不容。对于北洋“虎”“豹”两家的内讧,王士珍无可奈何连连叹息:“兄弟阋于墙,自毁家门”。11月20日,冯国璋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的职务,请王士珍组阁。但已厌倦政治生涯的王士珍拒绝了冯国璋的请求。冯国璋请外交总长汪大燮暂代国务总理,但还是轮番派人到王士珍府邸请愿:“请聘老出山组阁,以巩固北洋团体”。王士珍不得已,只好出任内阁总理,但宣称:“本总理今天一个人来,将来一个人去,决不更动内阁的一个人”。

北洋之豹——冯国璋

王士珍组阁后,把陆军总长让给段祺瑞的亲信段芝贵。但皖系还是大肆攻击王内阁,并唆使新交通系进行倒阁活动。1918年2月,担任总理仅仅三个月的王士珍被迫“引疾告归”,从此,永久地离开了政坛的是是非非。冯国璋特命内务总长钱能训兼代总理。退出军政界后,王士珍以闲云野鹤自处,在北京成立道德学社,自任社长,聘请道学大家段正元为社师,笃信黄老之术,宣讲修身养性之道。曾回正定王家大院小住,为伯母和生母修建“节孝牌坊”。虽然王士珍想超然于政事之外,但身为北洋耆老,一些北洋旧人有事还是找他商议,而他也乐意调和其间。他曾先后居中调停过直皖战争和直奉战争。

正定王家大院——牌坊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奉系张作霖联合国民军冯玉祥打败直系曹锟、吴佩孚。1925年2月,段祺瑞重新执政后,召开善后会议,邀请王士珍担任善后会议议长,他坚辞不就。1926年5月,张作霖、吴佩孚、阎锡山组成“讨赤联军”,攻打驻扎在京津地区的国民军冯玉祥。国民军被迫退出北京,王士珍被北京各界推荐为临时维持治安会会长和京师救济联合会会长。“讨赤联军”进城后,第一时间就打起了故宫文物的主意。6月初,“讨赤联军”曾想派兵驻扎故宫。王士珍获悉后,立即拜见京畿警备司令王翰鸣,请他安民告示,严禁驻军故宫。1926年10月,王士珍出任故宫管理委员会委员长,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故宫文物。

奉系军阀张作霖

1928年5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节节胜利,占据北京的张作霖不得不退回东北。在离京之前,他拜望王士珍,名为与其辞别,实想谋取文物。他说:“清廷遗留下来的那些东西我得带走,不能让蒋介石来了拿去卖给外国人,买枪买炮打我呀”!王士珍回答说:“钥匙在我这里,您如需要可以拿去。不过,我想大元帅为护法而来,如果那样办,岂不让人说你是为了那些东西进关的,恐与盛名有损吧?请您三思而行啊”!张作霖沉吟了一会儿说:“您老人家的话也有道理,那我就不动它了”。奉军退出后,王士珍再次担任北京治安维持会会长。他拒绝了山东军阀韩复榘的武力进驻,电请南京政府迅速和平接收,使古都免受了兵危之灾。1930年7月10日,王士珍病逝于北京,享年70岁。

河北正定——王氏双节祠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