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斯大林六次电请毛泽东出兵援苏内幕,战后才知毛主席高明

史海任我行 2024-08-02 18:10:47

对于中国来说,苏联无疑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苏联就没有后来的我们,因为正是苏俄革命的成功为我国指引了社会变革的方向,而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也很多。

这不仅是说苏联帮助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也是指苏联在抗战时期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但在后来,当斯大林连续六次请求我们帮助苏联的时候,毛主席却一再拒绝他,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的老朋友苏联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尽管我们说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但其实那时候的我们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党派,而是从属于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并非与苏共平起平坐,而是受其影响的。

在此两年前,俄国刚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初步胜利,布尔什维克成为了俄国的执政党。

而成立初期的苏俄生存环境很恶劣,不仅要面对旧势力的反扑,还要面对帝国主义的围剿,可以说随时都有失败的风险。也是在这一背景下,苏俄积极展开与中国的来往。

当然,那时候的中国还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领导,苏俄肯定是要与他接洽。

但与此同时,共产国际批准俄共远东局的共产党员魏金斯基来华,他先在北京与李大钊会面,随后又在上海见到了陈独秀。终于是在魏金斯基的帮助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

不久后,共产国际又派来了一个叫马林的代表,而这个人就参与了1921年的“中共一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共成立之后,陈独秀为魏金斯基引见了孙中山,这次会面同样意义重大,因为从那以后孙中山也意识到了革命事业的新方向。

等到孙中山与马林,乃至与苏俄派来的正式驻华特使越飞会面,中国最终是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也就是说,正在起步阶段的中国与新生不久的苏俄站在了一起。

此后,苏俄为中国提供了不少帮助,包括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并在工农运动上支持中共以及在军事上支持国民党。

当孙中山想要建立黄埔军校的时候,就是苏俄在背后出钱出人出力,黄埔军校的制度也是仿照苏军政治委员制度建立起来的,教官也有不少来自苏俄。

乃至于1926年的北伐战争也有苏俄的影子,他们一方面提供了物质支持,另一方面还派出了军事顾问团来指导作战。

当年年底,斯大林还在共产国际的会议上发表了《论中国革命的前途》一文,并提出自己观点,即: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要由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担任;中国的革命形式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革命的前途将向社会主义发展,这些观点对后来的历史影响都是很大的。

从以上种种我们就可以看出,在中国革命事业的起步阶段,苏俄以及后来的苏联对我们的帮助很多。

尽管那时候的苏联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国民党过分重视,而轻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不让搞土地革命,不让中共发展武装等;还比如在国民党二大、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等国民党右倾事件中一再妥协让步,最终导致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让中国的共产主义力量遭受重创。

就事实而言,苏俄乃至苏联的这一系列事情都是以他们自己为核心去做的,不管是帮助中国革命还是对国民党右倾势力妥协,都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但在国与国之间,我们又怎能奢求真正纯洁的友谊,只要他们曾经真的在客观上帮助了我们,那些他们帮助我们的事也还是要肯定,还是要感谢斯大林。

然而,后来苏联需要中国帮助的时候,毛主席为什么要袖手旁观呢?

斯大林在害怕什么

说起斯大林向毛主席求救,可能很多人都会纳闷,斯大林有什么是需要我们才能救的呢?斯大林如此病急乱投医,确实是命在旦夕,因为苏德战争爆发了。

1941年的6月22日,纳粹德国动员数百万大军,从北、中、南三个方向对苏联发动了闪击作战,苏联红军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吃了一个又一个大败仗。

就拿开战后的第一个月的基辅大合围来说,德国以损失十万人的代价歼灭苏军红军好几个集团军,其中苏军最为强大的西南方面军全军覆没,德国人仅俘虏就抓了66万,这场战役因此也被称为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歼战,苏联之窘迫可想而知。

而相比于苏军的狼狈,斯大林在战争初期的表现才是最有意思的,因为他始终坚信德国人没有进攻苏联,所谓开战都是假情报。

斯大林之所以会有这样可笑的想法其实并不奇怪,因为一直以来苏联和德国都有密约,也就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这个条约并不意味着苏德之间的关系很好,相反,不管是斯大林还是希特勒都知道他们之间必有一战,但斯大林希望能尽可能的拖延决战日期,希望能“祸水西引”,以争取更大的赢面。

因此在战前的日子里,苏联和德国的关系非常好,他们不仅联手吞并了波兰,还互相支援战略物资,大量的石油、金属矿和粮食从苏联被卖到德国,而德国也援助了苏联不少技术,包括为苏联建造战舰。

在普通人看来,此时的苏德简直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但只有上层知道,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在他们头顶。

1941年,纳粹德国已经横扫法国,正在和英国较劲,而斯大林并不认为德国在此之前会来打苏联。

另一边,英国在德国面前也是苦苦支撑,所以丘吉尔天天都在喊:“斯大林,希特勒要来打你了”,试图挑唆两国关系为英国争取喘息之机。这种情况下,斯大林习惯性地会把德国进攻的消息当成假新闻,直到6月22日的夜晚。

战争爆发以后,斯大林沉默了很久,然后才签署了抵抗命令,号召军队奋起反击。

但为时已晚,苏军已经被突袭打崩溃了,到处都在溃逃,指挥部根本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指挥,局势日益崩坏。于是在当年的七月份,斯大林第一次给毛主席发电报,请求中共的帮助。

这似乎有点无厘头了,尽管我们说当年的中国共产党确实还有八路军和新四军两支队伍可以使用,但以我军当年小米加步枪的状态,跑到动辄数千辆坦克横冲直撞、上万架战机地毯式轰炸、无数门大口径火炮疯狂发泄的苏德战场上,这与送死无异。

毛主席认知还是很清晰的,而斯大林也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根本不是请求毛主席帮助他打德国人,而是希望八路军能在北平、张家口到包头一带破坏铁路。

这就更奇怪了,破坏中国铁路就能帮到苏联吗?还真能,因为这样就能阻止日军北上。

这里又有一个知识点,那就是在日军侵华之前,鬼子内部其实一直有一个争论,他们有人支持南下侵略中国,有人支持北上侵略西伯利亚。

直到1936年,鬼子中的一批军官发动叛乱,血洗了海军部大臣,这就是著名的二二六兵变。兵变被镇压后,新的日本大本营才最终决定南下,于是就有了七七事变。

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事实是,抗战初期苏联曾大力援助中国,并直接派军队参战,比如著名的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武汉会战的时候就是他们守卫了中国的蓝天。

很可惜,人们往往记住了飞虎队,却忘记了这批英雄。但这也是有原因的,等到苏联和日本议和,他们就中断了对中国的援助。

苏联人先是帮助中国,但随后又撒手不管,因为他们的本意不是帮助我们,而是帮助他们自己。斯大林始终担心日本和德国会联手夹击苏联,从而使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之中。

因此,只有稳住日本才能让苏联处境不至于太难,同时还能从远东抽调军队到西线和德国人打仗,这就是斯大林的考量。

毛主席的最终决断

正是基于不能陷入两线作战的考量,步履维艰中的斯大林才会在得知日军重新在中苏边境集结后,火急火燎地给毛主席发电报,请求八路军牵制其行动。斯大林甚至表示:“能不能抽调若干个旅或者团摆在长城附近,以此牵制日军。”

实在地说,且不论我们有没有这个意愿,就算有也不能去。1941年的日军是什么实力?百万日军全副武装。

而我们又是什么实力?连给战士们人手一把枪都做不到,八路军的编制也只有三个师六个旅,这样的实力去和日军对峙,是疯子才会做的事情。

所以,尽管毛主席对此事也很重视,他在给彭德怀的信中说:“日苏战争很有可能爆发,我军必须配合苏军作战”,但他同时又很清醒,提点说:“此种配合是战略的配合,是长期的配合,不是战术的配合,也不是一时的配合。”

什么是战术和一时的配合?那就是直接上去和日本人打,但这显然是不明智的。什么是战略和长期的配合?那就是在不改变我们既定打法的情况下,和日寇作长期的周旋。

用毛主席在纪念抗战四周年的讲话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援助苏联的具体办法就是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国共合作,驱逐法西斯强盗出中国。”

随后,毛主席还托周总理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了苏联驻华武官崔可夫,请他转告斯大林。

应该来说,毛主席的意见是十分务实的,也是十分现实的,我军的问题就是实力太弱,不存在和日军正面对峙的可能性,无法按照斯大林的意思发挥牵制作用。

斯大林在收到电报后很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在八月份,苏军正为保卫莫斯科而紧张的时候,斯大林再次得知一旦德军攻占莫斯科日军就要西进,情绪大为波动的他于是又给毛主席去电报,希望中共派军队去长城外活动。

由于担心毛主席不配合,斯大林还动员共产国际对中共施压,毕竟此时中共在名义上仍然属于共产国际的远东支部,而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就暗讽我方说:“指望苏联胜利,又不积极行动。”

但不管是斯大林的催促还是季米特洛夫的暗讽,毛主席都不为所动,他老人家的战略定力还是足够的。

1942年的5月,随着苏军在乌克兰再次受挫,斯大林又从小道消息得知日军要进攻西伯利亚,这次他让苏联国防部起草电文给毛主席,要求八路军在战争爆发后派军队到南满策应苏军。后面,斯大林又直接派人飞到延安,当面和毛主席谈判要求出兵。

而不管斯大林如何强势,毛主席始终坚持一句:“一旦苏日开战,我们自然要配合苏军作战,但这种配合必须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当前我们极端困难,只能积蓄力量,巩固内部。此时出兵和日军作战是不切实际的,于我于友都不利。”

尽管一再被拂面子,但斯大林执着起来还真是让人感慨。斯大林格勒开打之后,他再次给毛主席发电报,要求我方出兵。

这回不一样了,斯大林不仅要我们出兵一两个师,还答应提供武器装备,只是我们必须穿越蒙古草原去边境接收。

抗战时期,苏联曾援助中国大量武器,但都援助给了国民党,几乎没给过中共什么东西,这次好歹是舍得了。

面对武器的诱惑,毛主席却回复说:“武器我们确实需要,但让一两个师穿越草原去接收不现实,敌人有空军,很容易就会发现并消灭我们。”

也就是说,毛主席再次拒绝了他。不久后,斯大林发来了第五份电报,说是不必派一两个师过来,派游击队来也行,但这个请求还是被毛主席给否定了。

直至1943年的年初,此时苏军已经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反而包围了德国人,预料中的苏日战争也没有爆发,但斯大林还是发来了第六份电报,请求毛主席出兵长城之外。

直到这次,毛主席才终于决定把罗瑞卿、杨成武等人的部队部署到长城内外,以占据战略位置。

要说为什么到1943年毛主席终于肯配合斯大林了,一来是德日法西斯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二来是我军也逐渐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有了和敌人交手的实力。

而毛主席的这一布置也很有说道,控制住有利地形,让我军处在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情况有利就策应苏军并进军东北,情况不利也可以及时回撤。

事实最终证明,毛主席做的一切决定都是最正确的,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还为抗战结束后我军进军东北占得先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了最重要的一个铺垫。

结语

有意思的是,在援助苏联这个问题上,斯大林和蒋介石的态度出奇的一致,他们都在指责毛主席。

如笔者所言,斯大林是只管自己不顾别人的利己主义者,而蒋介石则纯粹是又菜又爱玩的青铜玩家。

至于毛主席,我们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的战略定力和战略眼光,在那样一个局面下还能为中国革命争取最大的机遇,这真的很了不起。

2 阅读: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