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导孩子时,常常不自觉地采用命令、责备的语气,这种方式往往让孩子感到压抑,进而产生反抗心理。
真正有效的教育,应当是建立在理解与尊重基础之上的对话。——敖爸
教育家陶行知曾言,教育中最忌讳的三种方式就是:命令式的说教、情绪化的发泄、以及表面的煽情。
在这三种方式当中,“命令式的说教”位居榜首。
我也是为人父母者,相信许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些事情,无论你怎么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说,他们似乎总是听不进去,甚至越是强调,他们就越是反其道而行之。
最终,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反而变得小心翼翼——
说多了,怕引起孩子的反感;不说,又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呢?
事实上,“说教”本身并非是问题所在,关键在于我们传递“道理”的方式合不合理。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是不是常常聚精会神地听爸妈讲述往事、传授做人做事经验?那时候,我们对父母的话是深信不疑的。
即使在行动上未必立刻遵从,但那些“道理”却已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心中悄然生根。
因此,与其在孩子不听时就放弃教导,不如反思并改进我们“说教”的方式。
以下这四种“说教”方式,或许能让孩子更愿意接受。
01 少说“尽管如此……”,多说“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种表达模式,那就是“先扬后抑”,即在称赞之后紧接着提出不足。
这种方法在成人世界里或许能起到缓和气氛的作用,但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却常常适得其反。
比如,我们常常会对孩子这样说:
“你这次画画得很有创意,尽管如此,如果颜色搭配能再和谐一点就更好了。”
看似是在给予肯定的同时提出建议,但孩子往往只能记住那个“尽管如此”之后的内容,前面的表扬变得苍白无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更加渴望得到纯粹的认同和鼓励。
每当听到“尽管如此”,他们可能会觉得之前的努力都被否定了,从而产生挫败感。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更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用“更值得一提的是”来替代“尽管如此”,把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放大。
试试这样说吧:
“你这张画画得很有创意,更值得一提的是,你在颜色搭配上花了很多的心思,感觉这幅画变得更出彩了。”
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保留了原本的肯定和鼓励,还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期待和信任。
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同时也更有信心和动力去提升。
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孩子内心的力量,让他们自信、自强。
因此,在与孩子沟通时,我们要学会用正面的语言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在积极的氛围中不断成长。
02 避免说“你不应该……”,尝试说“为何要考虑……”近年来的一项研究显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每小时会接收到家长或教师的多个指令或建议。在这些建议中,不乏“你不应该……”、“你必须……”之类的表述。
然而,很多时候,孩子们接收到的信息是混杂甚至矛盾的。
家长们往往倾向于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却忽略了为何要这么做。
但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仅仅给出指令而不解释其原因,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可能会因为频繁被纠正而感到迷茫和挫败,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才好。
那么,当孩子行为出现偏差时,家长应如何引导呢?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指出,与单纯地设定规则相比,向孩子解释规则背后的逻辑和原因更为有效。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并帮助他们理解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形成。
例如,我们与其简单地说“你不应该乱扔垃圾”,不如和孩子深入探讨“为何我们不能乱扔垃圾”。至少告诉孩子不乱扔垃圾的好处。
只有让孩子感同身受,才能让他记住一辈子。
虽然这种方法可能需要家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其长远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孩子会逐渐学会自我管理,即使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03 少说“你必须……”,多说“我可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如果教育者希望学生接受他的观点,那么他自己首先要做出榜样。”
犯错时,孩子往往会感到内疚和羞愧,这种情绪若得不到适当安抚,他们便难以冷静思考。
此时,若有人站在高处进行批评或指责,只会加深孩子的抵触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道理再正确,孩子也难以接受;反而可能将“道理”视为一种“攻击”来防御。
而一句“我可以……”,既是一种慰藉:犯错是人之常情,看,我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也是一种示范:承认并改正错误并不丢人。
我们作为成年人,总以自己的视角和标准去要求孩子——
“你必须学会分享”、“你必须懂得尊重”、“你必须学会自我反省”……
甚至因为孩子不听从教导,而给他们贴上“固执”、“不接受建议”、“不善于自省”的负面标签。
但回想我们小时候,我们又何尝百分百做到了这些?
以同理心对待孩子,用自身行动去影响他们。这才是真正言行一致的教育方式。
如此,无需过多的言语,孩子自然会向我们展现的品质靠拢。
04 别光提“我期望……”,要探寻“你渴望(需求)……”我们常常发现,在与孩子沟通时,他们似乎总是“叛逆”,我们指东,他们偏要往西。
事实上,这背后是因为我们和孩子有着不同的视角和需求。
例如,我们希望孩子能更加专注学习,却忽略了他们可能正渴望得到我们的陪伴和认可。
在家庭教育上有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了解孩子真正的渴望(需求)。
《影响力的艺术》中曾提到,“真正的影响力,来源于深入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愿望,并与之产生共鸣。”
在与孩子交流时,我们常常习惯于表达“我期望(孩子要做到)……”,却很少真正去探寻孩子内心的“渴望”。
只有当我们放下对孩子的成见和心中的执念,真心去聆听和理解孩子的内心,我们才能将单向的“我期望”转化为双向奔赴的“我们共同追求”。
结语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拥有一种教育智慧:我们既要担负起为人父母者的引导责任,也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想法。
当我们秉持这一理念,才不会束缚孩子的成长。
我们要珍惜作为家长引导孩子的黄金时期,但也要明白:
终有一天,无论我们如何牵挂,他们都将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拥抱属于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