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外地朋友来河南开封玩。回去之后连连赞叹,开封不愧是八朝古都,城市并不大,但处处充满了历史感,开封地下城摞城也是真的。清明上河园、万岁山大宋武侠城、鼓楼夜市都很好玩。
这位朋友说的不错,开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曾有八个朝代在此建都,特别是北宋王朝,定都开封长达168年。当时的开封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人常说,一座城市因为有了历史方显厚重。那么,过去的开封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笔者搜集了一些拍摄于1917年的开封老照片,每一张都很有代表性。透过这些照片,我们看到了100多年前古都开封独特的城市和人文风貌。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这座高大的建筑,就是开封鼓楼。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广告牌子琳琅满目。开封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门楼匾额四个大字“声震天中”。
历史上,开封鼓楼历经数次重建。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重建后的鼓楼,比过去更壮观。现在的鼓楼夜市,已成为开封的一个特色景点。
这是开封的另一座著名建筑铁塔。该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塔高55米,塔身八角十三层。虽名为铁塔,实际上是塔身上褐色琉璃砖的颜色。开封铁塔有"天下第一塔"之美誉。
这是1917年外国摄影师拍摄的铁塔前景象,一群人站在一口倒在地上的大钟前合影。当时的铁塔前,显得很荒凉,跟现在不一样。
如果你到开封玩,就不能不去龙亭。这是100多年前龙亭最真实的影像。说是亭,其实是建筑在一座13米高的青砖台基之上的大殿,大殿前有72级台阶,寓意深刻。
龙亭前有一条笔直的大道,道路两旁分别是两个湖泊,东边为潘湖,西边为杨湖。高大的龙亭倒映在水中,美轮美奂。
1917年,河南开封古城墙景象,从这里可以窥见,昔日的开封城高池深。开封城墙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魏都大梁城。到了唐宋时期,城墙规模最为宏大。
现存的开封城墙,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如今,开封已陆续恢复西门(大梁门)、北门(安远门)、小南门(新门)3座城门。
在开封一座寺庙门口,七八个小脚老太太席地而坐。她们是结伴来寺庙进香的。由于小脚原因,她们都拄着拐棍。
正在休息时,一个老太太看到外国摄影师对她拍照,显得很不高兴。她用手指着摄影师,示意他立即停止。在过去,人们对照相存在着误解,都不愿意拍照。
1917年,开封街头,一名小贩正在摆摊。他是一位捏面人艺人,摊位上摆放着制作好的各种面人,形象逼真,活灵活现。立刻吸引了几个孩子,他们拿着面人爱不释手。
开封作为八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各种民间艺术争奇斗艳,面塑文化随之盛行,流传于河南开封一带的宋都面塑和汴梁面塑制作技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照片中这处破旧建筑,是河南贡院的号舍。废除了科举制后,贡院也没有了考生,号舍废弃,变成了一堆砖头瓦砾,看上去一片凄凉。
河南贡院,始建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位于开封市龙亭一带。后迁到开封城东北的上方寺,也就是今河南大学所在地,光是号舍就有10009间。
冬日的开封街头,一位老太太抱着小孙子在晒太阳,小孙子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看到如此可爱的孩子,另一位老太太忍不住走上前去,拿着一个玩具逗孩子玩。天伦之乐让人羡慕!这样的场面,也让开封的街头充满了温情。
开封城外的一条大路上,一名男子赶着牛车进城,车上坐着他的妻子和孩子。这是一条进城的主干道,常年的车马碾压,在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两个在开封考察的外国人站在路边,他们对这样的牛车感到很好奇。
正月里,开封一处寨墙下面的空地上,正在进行斗鸡比赛。只见两名男子放开手里的斗鸡,两只斗鸡立刻扑棱着翅膀缠斗在一起,场面惊心动魄,观众喝彩声不断。
斗鸡,是民间的一种传统娱乐项目。开封斗鸡始于北宋时期,开封斗鸡只在农历正月到四月间举行。开封斗鸡在国内外颇有名气。
1917年,开封一条小街上,一名男子坐在店铺门口忙碌着。他是家具店里的的伙计,面前的地面上摆着木料。看到有外国人对他拍照,好奇地看着摄影师。
昔日的开封街道,并不是很宽,两侧建筑古色古香,处处透着这座八朝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晴朗的冬日,在开封街头,几名女子坐在一起打牌。她们一边打牌一边带孩子,真是两不误。几个大点的孩子在旁边玩,还有一只大黄狗站在人群中发呆,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不正是开封这座小城里,百姓们市井生活的真实体现吗。
1917年,在开封城外一处公共墓地里,两名女子坐在一个坟头前失声痛哭。这座坟头明显比其他的大,应该是一座新坟。
也许是她们太思念逝去的亲人,两人坐在坟头前哭泣不止。四周荒凉的环境,更衬托了无尽的悲伤。
旧社会的人们,穷苦人的生活条件很差。开封这户人家没有房子,他们干脆在寨墙上挖了一个洞,顶上覆盖着席子和干草。这种半地下的房子,类似于窝棚。
这样的房子,虽然很简陋,但也能为他们遮风挡雨。一个几岁的小孩子站在门口,看上去很可怜。
在另一处窝棚前,一对小兄弟正在吃饭。他们手里端着粗瓷碗,吃得津津有味。地上还放着一个大海碗,里面的饭吃光了。
他们身上穿着破旧的棉衣,打着很大的补丁。旧社会的孩子们真是太可怜了,能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奢望。如果现在他们还在世的话,估计也是百岁以上的老人了。
农历正月十五,开封当地一群老太太结伴来到寺庙里进香祈福。 为此,她们还特意换上了新衣裳。一群人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来到大殿前。远处,一位进完香的老太太,正从台阶上一步一步挪下来。
这是位于开封郊外一处陵墓。看上去建造规格不低,有两座牌楼、神道两侧矗立有石人和动物雕像,墓道尽头能看到高大的墓冢。
从照片上,看不出这是位于开封哪里。毕竟,100多年来,有很多东西都会慢慢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1917年,开封当地一名男子,正在院子里编箩筐。他使用的材料是白蜡条。白蜡条,在当地很常见。路边地头都有种植,是一种丛生灌木,枝条柔韧性好,经久耐用。
将白蜡条一根根编织起来,十分细致紧密。在过去的农村,白蜡条编织的箩筐、箩头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器物。
100多年前的开封,古建筑随处可见。这几进院子之间的墙壁,巧妙地采用了圆形的月亮门。打破了方方正正的建筑格局,充满了灵动的美感。这样的建筑样式,在江南园林中比较常见。不过,从这张照片,很难看出是位于开封哪里的建筑。
冬日的早晨,开封街头走来一名拾粪的男孩。他扛着一把小铁铲,身后背着个箩筐,里面装着新捡到的牛马粪便。
过去农村种田,还没有化肥。人们使用最多的就是农家肥。将捡拾的动物粪便和杂草树叶等混合在一起,腐熟之后就是很好的肥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仍能看到拾粪的人。
照片中这几名外国人,是摄影师甘博和居住在开封的波蒂特一家人。他们站在房前合影留念。
美国摄影师甘博(1890—1968),是一位研究中国的学者和社会学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业余摄影师。在中国考察期间,他走遍了大江南北,拍摄了很多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开封当地一户人家的大门。北方特有的门楼样式,非常古朴。两扇木门上贴着门神年画,门口一副对联,上下联对仗工整,吉祥祝福充满喜庆。
开封街头,一名男子坐在独轮车上,怀里抱着自己的小孩子。在过去,独轮车是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和运输工具。既可以载人,又可以运输货物。在他们身后,还有一名拉黄包车的车夫,也在急匆匆地赶路。
1917年,在开封当地一个花生收购点,人们正用簸箕将花生里的杂质筛去除,然后将干净的花生装进袋子里进行称量。
开封种植花生的历史从明朝就开始了,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开封花生是开封的名优土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结束语:回看1917年河南开封老照片,八朝古都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每一张面孔,都让人印象深刻。100多年后的今天,开封仍然在延续着千年古都的繁荣,已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郑汴港核心重要支点,未来不可限量。我们相信,河南开封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