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印度制造当前正面临人才危机、外资持续流出危机,而这两个危机背后,是商誉危机。
路透社当地时间16日援引印度三名政府官员消息称,为克服制造工厂生产延误问题,印度将加快向中国技术人员发放签证的流程。加快签证审批的计划已得到印度贸易部门的支持。印度外交部最初对此计划持保留态度,但目前也在“积极”考虑这一计划。
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印度几乎阻止了所有的中国游客以及来自中国的投资,但随着对印度的损失不断叠加,印度政府正在重新考虑其签证立场。
中国公民赴印“签证难”已持续很长时间。对于这一问题,南亚问题专家龙兴春6月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印度制造业高度依赖中国的设备和零部件供应,需要中国的技术人员提供支持,而印度政府对签证的限制阻碍了企业生产。
印度似乎开始改变想法了,意识到技术工人缺失导致的问题严重性,在印度,电信、钢铁产品、太阳能电池板等行业的高科技制造单位都需要技术人员来操作安装的中国器械设备。印度官员透露,操作中国器械设备的技术人员将会更快得到商务签证。
但印度想从中国挖技工,可能并不容易。因为印度无论是薪资收入、发展稳定性以及营商环境,对中国技工都不构成太大的吸引力。
技术工人缺失的背后,是大量外资正在从印度撤离,去往越南。根据印度储备银行的数据,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经从2016年的1.7%下降到目前刚过0.5%。外国直接投资的实际值也在下降,2023年至2024年同比下降37%,降至270亿美元左右。不仅是外资企业不去投资,私人投资整体也在下降。制造业对GDP的贡献比例保持在13%左右,低于2010年的17%,也远低于政府设定的25%的目标。
对于强调制造强国战略的印度来说,在制造业根基不稳的时候,它需要大量外资来印度建厂投资,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印度的青年失业率都在20%到40%之间。这个数字都高得令人不安。它需要大量的就业岗位来消化这些年轻人的就业需求。
在近期,有消息指出,印度超2.5万人争抢月薪2000多元岗位,不少人在现场相互推搡。求职者们争先恐后挤向柜台填表,还不得不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等待数小时。
此外,印度一酒店招聘10人,1800人蜂拥而来导致栏杆被挤断的情况。这意味着印度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在这背后,是印度始终无法形成吸引外资的良好环境,而外资投资不断降低也导致了印度制造业始终无法吸纳足够多的就业。
外资撤离的背后,是印度过去坑外资行为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印度的信誉,美资与中资都在降低印度投资比例。从中国投资方面来看,印度的收割让部分国产手机厂商心灰意冷,已经在收缩印度的业务,此外,富士康印度生产安卓智能手机的公司面临高管出走、工厂濒临关闭尴尬窘境。而富士康集团的印度分公司 Bharat FIH 可能要关闭两家工厂的一家。
从美资来看,iPhone16的代工,大部分开始从印度转移到了中国,甚至高端系列不少从富士康到了比亚迪。这也源于印度的技术工人的缺失,无力支撑iPhone的制造品质与苹果对尖端产品的需求。
此外,特斯拉去印度建厂曾经在去年传的沸沸扬扬,但如今,特斯拉不去了,彭博社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特斯拉高层停止与印度公司联系后,印度预计特斯拉公司短期内不会投资印度。
而中资美资降低印度投资的同时,都加大了对越南投资,在越南新投资项目数量方面,中国已经是最大对越投资来源地。2023年,中国投资者在越南注册投资额达44.7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77.6%。此外,今年前5月,美国投资者在越南新注册投资资金超9000万美元。从英伟达到美国一众芯片半导体企业给越南带来的新工厂,对越南半导体产业链设计和制造环节的空白有带动作用。
继续对中国投资设限,印度还没有意识到信誉危机的严重性
从目前来看,印度制造正在面临深层危机,这种危机的背后,就是印度始终没有意识到一个国家对外资的坑杀对信誉的伤害是持续的与不可逆的。过去,去印度的跨国企业很少能全身而退。
如今,印度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快速通道,通过引入中国技术工人,将签证批准决定的时间从现在的一年缩短到不到一个月。该签证允许中国技术人员在印度停留6个月。
但印度一方面想引入中国技术工人,一方面又继续对中国投资设限。根据爱集微APP报道,目前印度拟成立跨部门小组,加速电子、汽车等领域中国投资审查。该投资审查要求目前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和董事会不应有中国公民担任关键职位,如董事总经理、CEO和财务主管,中国合作伙伴只能持有少数股权。
四位行业高管称这些条件将适用于中国与印度实体的合资企业,甚至适用于在印度运营的外国公司。
一方面是对中国投资审查,一方面想引入中国技工,印度想好处全占了,但一点利益也不肯退让。这种想法显然是徒劳。
印度过去对中资的种种杀猪盘,正在让来自中国的手机厂商、汽车厂商都降低了印度的投资,而印度似乎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还拟成立跨部门小组,加速电子、汽车等领域中国投资审查。
印度这两年来,一直在学习中国,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但是问题是,印度真正应该学习的,是中国的商业原则,中国对外商业贸易的核心是建立在市场公平、法制规范、信用体系健全的基础上,但印度却为了短期利益践踏国际法与商业原则,破坏了印度经商的土壤。
现在印度面临的困境是,外资无法看到印度套路的改变,愿意以完全信任的态度与印度做生意的企业越来越少,愿意在印度大量投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少。
印度表面缺技术工人与基础设施,但真正却的是健全的法制与信用体系、公平的营商环境与商业原则,让人胆寒的印度套路如果没有改变,印度的困境将不会得到缓解,印度在当前这个阶段它是需要依赖中国手机厂商不断做强它的本土产业链,为印度培育更多熟练的技术工人,但这不是放宽签证限制能做到的。
印度制造缺人才的背后,根源于印度没有建立一套让外资能在印度安心发展的健全的底层商业与制度土壤,一旦外资做大,就忍不住收割的念头,这正在持续性的损伤印度的商誉。
而印度工业体系的建立本质是需要一套健全的法制与商业土壤,而如今印度自己无力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想重新召回外资但几乎没有起色,正在陷入恶性循环,而制造业如火如荼的越南,对比印度,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境况。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很多人说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将要被印度、越南取代,对于这种看法,我大胆预测,未来30年都不会发生,事实上,印度不仅没有追上来,相对大大的落后于中国。
中美都降低投资,印度缺技工,背后是印度陷入深层次商誉危机。如果今天的印度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印度的对手将不再是中国,而是越南。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超级强奸大国,半边天捂着屁股走[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人家是真的聪明
应该禁止向印度出口制造设备
增长率百分之8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