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民:三河激荡潮涌百年

景澄讲文化 2024-10-04 11:40:33

三河激荡 潮涌百年

——写在文学期刊《三河潮》创刊十周年际

文/王小民

毋庸置疑,最近十年是大荔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高峰期,精品力作多,艺术人才多,文化市场亦颇为繁荣。这里面,有政治经济社会大环境营造的因素,有历史人文积淀适时迸发的因素,也有诸多文化要点元素整合而立的因素。《三河潮》文学期刊,作为新时代大荔群众文艺事业由高原迈向高峰的载体、标志与见证,作出了永载大荔县文化文明史册的突出贡献。

《三河潮》,民办刊物,诞生于美丽大荔经济大发展、文化大复兴、人民大幸福的火热期。一没集体办公地址,二没经费来源保障,三没稿酬薪资支付……创刊10年,出刊33期,总载容400万字……美文佳评、诗词歌谣、书画摄影……“世相百态”“文友之间”“同州风情”……林林总总、多姿多彩。承继着同州千年文脉遗风,汇聚了三河博大气势浪潮,接地气、有朝气、养正气的《三河潮》犹如一道靓丽文化风景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勇于担当踔厉奋进,支撑大荔文艺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一路走来、驰骋不息、久久为功,精神品质难能可贵,操守情怀何其伟大,功绩美誉必定深远!

大荔,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群众文艺先进县。所谓“先进”,指的是新思想引领好,指的是新人才涌现好,指的是新作品传播好。此间,《三河潮》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汲取力量、善莫大焉。作为大荔县的文化工作者、文艺爱好者,我们应当致以内容健康、艺术纯粹,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并重的《三河潮》深深敬意。

《三河潮》,为美丽大荔留下弥足珍贵的“一所库”。《三河潮》创刊于2015年元月,其时美丽乡村建设春风吹拂,跨越发展的千年大荔正孕育一场巨大的变革,应时而起呈喷涌之势的文学创作亦急需一个好的平台载存成果。幸在有朝坂文化传承发展公司这样的良心企业,幸在有罗德潮、刘志义、高明等热心文人,他们敏锐地感受到新时代新文学的萌动与变化,创新编辑出版了这份文学季刊。《三河潮》与大荔改革发展进程同频共振,以刊发文学作品为主,兼顾综合艺术,创刊号即以“三河潮涌归大海”为题,刊发反映大荔人民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的优秀作品60余篇,散发出强烈的“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人民大幸福”信号,可谓开风气之先。占得先机的《三河潮》迅速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翊城风云》《大荔绿色梦》等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名篇相继推出,不断引发读者的阅读热潮,成为县域机关单位、领导干部、文艺群众乃至在外乡贤的案头必备,成为了解新时代大荔、新时期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窗口。迄今为止,在推出扎根人民、反映新时代精品力作方面肩负使命,在培养文学新人方面担负责任,在促成文学作品成果转化、扩大文学作品影响力方面承担任务的《三河潮》,十年磨一剑,厚厚的累积已然垒砌起美丽大荔的文学长城。文学之美,美在言为心声的真实;文字之美,美在寄情于辞的畅达;文化之美,美在温情传递的真挚。富集这些要素的《三河潮》,以文学方式全程记录从“美丽”蜕变“大美”的大荔,言有物,言有序,言有味,称之“文学宝库”恰如其分。

《三河潮》,为文艺精品诞生建造了温馨的“一个家”。一份文学杂志,重要的不是印刷精美,而在于能否持续推出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不同于图书出版作品多经过时间检验,《三河潮》更像一支“轻骑兵”,聚焦时代生活和当代人思想情感的最新动态,深入当下文学现场发现和推出的最新创作成果更具新鲜感、更能打动人心。这十年,《三河潮》顺时而变、顺势而为,推出了多辑反映时代重大主题、代表大荔文学发展水平的优秀作品,如“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企业文化”专辑等等,文人文笔播扬文化力量,在东府乃至三秦文坛产生了广泛影响。2019年,我在大荔县城管执法局工作,感慨于人们传统意识中的“粗头子、没文化、少素质”,组织城管系统干部职工多思多想多写,上起局领导、下至环卫工,大家心是热的、意是诚的,百余人洋洋洒洒连写带画、作品云集。感谢《三河潮》的编辑老师,不回避社会之偏见、不嫌弃文笔之粗浅、不讲究作品之零碎,巧手剪裁成册,一时竟成为全县机关文化建设的范本。这期《三河潮》,文化性、社会性、经典性兼具,贴近人民大众、反映现实生活,传情、植德、达意,很好地构架起人民城管服务人民的艺术桥梁,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同时彰显了媒介的存在与贡献,至今仍是炙手可热的群众文化建设代表作。无独有偶,多年来《三河潮》类似佳作频出,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作品发表后,编辑部还先后多次召开研讨会,县内外作家、评论家把脉号诊,对未来文学创作提供启发和借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河潮》,为文学新人破土而出推开了敞亮的“一扇窗”。文学期刊的特点是联系作者广、刊登作品体裁丰富,在发现和培养年轻作者方面有一定优势。有目共睹,注重推出有创作潜力的文学新人一直是《三河潮》杂志光荣传统,从“三轮车诗人”李军鹏到“移民好汉”张宁有、从青壮笔者刘恒到耄耋文友朱辉,《三河潮》及其编辑们的关爱帮助典型枚不胜举。统揽全部33期,我笃定“厚待名家,不薄新人”便是《三河潮》的用稿导向。好几次参加编辑部活动或与编辑班子交流,更加确认了他们持续重视培养年轻作者,秉承这个原则不丢不弃的信心决心。必须盛赞年已八五的罗德潮主编,“火车不出轨,全凭司机稳”,他十年如一日善待每位作者、每篇来稿,对新人习作不吝指教,保护了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积极性,也为《三河潮》赢得了艺术大学堂的美誉。2021年大荔文联成立以来,一直把“创精品、育新人、兴文艺”作为使命任务,《三河潮》勇做排头兵,期期都在加大力度地推出年轻作家,对创作潜力突出的文学新人更是配以评介文章,开创了县域文学期刊的多项首创。十年时间不短也不长,不少当年的文学新人已经成为当下大荔县乃至渭南市、陕西省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像多次省内外获奖的杨发兴、屡出佳作的王凌琴、晋级中国作协的邢根民,某种程度上均受益于《三河潮》的推介与鼓舞。文学作品是一种社会共享的精神消费品,这几年,《三河潮》作为交流互动不可替代的通道,在县际文化活动中大放光彩,其传播文学价值、促进成果转化、带动全民阅读的价值和力量众所公认,有力抬升了美丽大荔、人民文学的知名度美誉度。

浪奔浪流,三河汇;潮起潮落,百年雄。期待《三河潮》从十起步,社会公益导向不断增强、对读者作者双重服务不断优化、期刊容量文学含量齐头并进、刊物办的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越办越好。以爱之名,相约同行,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

作者简介:王小民,大荔羌白人,1971年生。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地情专家库专家;渭南市作协理事,渭南市评论家协会会员,渭南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渭南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出版有《小民看大荔》《沃土情思》《笔行同州》等著作20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