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样的大便,可能预示着大肠癌来临!

宜曼殊 2024-09-19 20:18:4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由于缺乏对它的了解,临床上早期被发现的病例不到15%,超过80%的确诊患者都是中晚期,给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虽然大肠癌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却也并非没有任何征兆,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大便的变化来捕捉它的蛛丝马迹。 什么是大肠癌? 大肠全长约1.5米,分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其中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所谓的大肠癌,就是发生在大肠的恶性肿瘤。大肠癌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第三大恶性肿瘤,70%的肠癌发生在直肠,近年来直肠癌比例逐渐减少,右半结肠癌比例逐渐增加。 与其它肿瘤相比,大肠癌预后好,是早期发现可以治愈的肿瘤,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 因为约90%的肠癌是由肠息肉演化而来。它最初就是一枚很不起眼的腺瘤性肠息肉,经过5-15年,最终发展成恶性肿瘤。如能在癌变前发现并切除,就能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 所以了解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警惕症状及筛查方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防治结直肠癌起着重要作用。 大肠癌的大便有什么表现? 大便,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生活问题,冲厕所前瞧一眼就是体检,出现异常应该重视。 大肠癌早期很少出现明显腹痛腹胀,反而观察大便更易于发现: ☑当病变仅限于黏膜,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仅出现大便习惯、性质的改变; ☑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刺激肠道增加分泌粘液,即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大便粘稠、不易冲走等症状; ☑也因为肿瘤占据了肠腔的部分空间,使正常大便难以通过,亦可出现便秘,大便硬结,量少,大便呈条索状,变细,甚至因为摩擦肿瘤表面出血,表现为大便中混杂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粘液。 ☑肿瘤一旦破裂,还会出现拉鲜红色血,高位结肠病变会有红褐色血便。 出现以下症状时候,病情往往已经不轻了! ☑右半结肠因肠腔宽大,肿瘤生长至一定体积才会出现腹部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腹痛及腹部包块。 ☑左半结肠肠腔较右半结肠肠腔窄,容易引起肠梗阻,出现便秘、便血、腹泻、腹痛、腹部痉挛、腹胀等。 ☑直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不与成形粪便混和或附于粪柱表面,误诊为“痔”出血。 ☑由于病灶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性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误诊为“肠炎”或“菌痢”。 ☑癌肿环状生长者,导致肠腔缩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全性梗阻。 该做哪些检查? 研究结果表明,对癌前病变腺瘤和息肉进行摘除(即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能有效预防大肠癌发生,大幅度降低全人群大肠癌死亡率与发病率。所以定期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的检查方式包括: 1 大便潜血检查 大便潜血检查是用单克隆免疫试剂检测出大便中有无微量出血,进而间接判断肠内有出血性病变。 2 肠镜检查 肠镜的优势在于可观察全结肠,并可做活检和息肉治疗,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 肠癌多由肠腺瘤或息肉恶变而来,息肉恶变需5~15年过程,特别是腺瘤性息肉,筛查过程中发现并摘除就能有效预防癌变。 所以,我们建议,40岁的人群每隔3-5年做全面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合并有早期症状的人群则需要每年做胃肠镜检查。 3 肛门指检 准确的直肠指检,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cm~10cm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80%的直肠癌都能被发现;但是对于高位结肠病变,则没有意义,还需要肠镜检查。 什么人最可能会患大肠癌? 大肠癌既有环境因素,又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包括: ✓年龄>40岁; ✓长期烟酒史; ✓肠息肉史; ✓慢性腹泻、便秘、便血史; ✓血吸虫病、阑尾切除史; ✓精神刺激史; ✓家族肠道恶性肿瘤肿瘤史等。 ✓炎症性肠病史(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以上人群建议及早开展肠镜检查,普通无症状人群也建议40岁以后开始肠镜筛查。
0 阅读: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