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德军成片冻死在莫斯科时,为何不烧树木取暖?苏联人做法很绝

野史记录 2025-01-08 16:56:34

1941年,德军突然打响闪电战以后,在欧洲就形成了风卷残云之势。德军当时的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佼佼者,不仅拥有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即便是步兵的武器装备也已经不可小觑。德军机械化程度很高,部队机动性极强,这也是德军能够利用闪电战横扫欧洲的根基所在。

但大家都很清楚,如此强大的德军在进攻苏联时却还是遭遇了滑铁卢。此前一直无坚不摧的德军,在莫斯科遭遇了气温突然骤降的寒冬,成片的冻死在莫斯科郊外。很多读者朋友都有一个共性的疑惑,那就是德军当时为何不砍伐树木烧火取暖?

这个问题笔者其实早些年也曾想到过,而且还专门翻阅了一些资料,这才发现很多事情都搞错了。在很多人的眼中,强大的德军兵败莫斯科郊外是因为骤降的低温,但事实上德军的这次兵败并非完全取决于“天意”,更多的是因为苏联当时的做法很绝,截断了德国人最后的求生之路。

德军很强势

苏联军队的钢铁洪流在二战历史中十分著名,尤其在二战后期简直是大显神威,兵锋所向几乎无人可以匹敌。但在德军向苏联发起进攻之初,最强大的钢铁洪流并非被苏联人掌握,反而是德军所拥有。

德军的坦克、装甲车、摩托化部队数量极多,战斗力强,机动性也强,即便是强大的苏军面对德军时,也吃了大亏。德军先是赢得斯摩棱斯克会战,奠定了未来对战苏军的主动地位,又在包围基辅后直接俘虏66万余苏军。

这两仗打完,先是大量歼灭了苏军的有生力量,又是俘虏了苏军大量的兵力。此消彼长之下,德国人的野心不断膨胀,将莫斯科视为囊中之物。德国人此时的态度嚣张不假,但德军在战场上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也是真的,接下来的“台风”行动顺利实施,更是证实了这一点,等德军的兵锋进抵莫斯科西郊时,苏军再一次被俘虏了66万多人。

两次俘虏的苏军兵力就已经超过了百余万,这还没有考虑苏军因此士气低迷的影响,若将战场上这些全部不利的局面都统计在一起来看,德军当时宣称要在一周之内攻占莫斯科,似乎也并非是夸大其词。

德军当时最靠前沿的部队阵地,距离莫斯科的距离仅有25公里罢了。对于机动性极高的德军部队而言,如此近的距离自然是弹指间就可达到,可谓是距离胜利近在咫尺。德国人甚至已经开始安排人筹划攻占莫斯科以后的阅兵仪式路线和地点了。

德国人的态度固然嚣张,但苏军即将遭遇惨败也是事实,只不过喜出望外的德国人并没有注意到,苏军的形势虽然极为不利,但仍然没有放弃抵抗的迹象。而苏军当时心中所倚仗的信念,主要是来自斯大林数月前的安排,这让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有翻盘的希望。

斯大林的远见

德军与苏军交战初期获得巨大优势,但同时也引起了斯大林的警惕。早在7月份的时候,斯大林就已经开始部署防御战线,除了在原有的防御工事上增强防御力量以外,斯大林还下定了很大决心,要将莫斯科防区打造成一个对德军针对性极强的防御阵地。

斯大林从苏军与德军早期交手的结果,也能看出来苏军正面与德军硬碰硬处于下风的事实。因此,斯大林便提前有了在莫斯科大决战的心理准备。按照斯大林当时下达的密令,莫斯科的大量百姓全部转移,莫斯科和周边的重要工厂全部迁移至乌拉尔山脉以东。

这种战前准备看似很平常,当时很多人得知斯大林此举时,都误以为斯大林只是打算在莫斯科与德军展开决战前的常规准备。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斯大林心中另有打算,疏散百姓并非盲目逃亡,而是井然有序。

在当时迁移的200万百姓中,一部分跟随工厂去了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在第一时间就实现了迁移工厂恢复生产,这种效率之高实属罕见。

另外一部分百姓则被安排去修建防御工事,而最重要的一批百姓,按照斯大林的命令留在附近,肩负起收割成熟粮食,摧毁未成熟粮食,转移包括牲畜、家禽在内的所有可以食用动物,甚至就连果树都连根拔起运走。

与此同时,苏联军队也没闲着,他们除了保护当地百姓疏散和工作安全以外,还对周边的林区进行有序的砍伐。苏军士兵只要见到任何建筑物,无论是石头堆的,还是草棚,只要是能够遮风挡雨的任何建筑和物品,有价值的一律拆掉运走,没价值的或者运不走的直接摧毁后运走破碎的原材料。

经过苏军和苏联百姓的共同努力,曾经房屋错落、树木茂密的地区,变成了如今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地。斯大林甚至还下令摧毁了当地的公路和桥梁,铁路的轨道也被拆下来运走,有些宽阔的公路还专门挖了又宽又深的战壕,以阻止德军机械化部队迅速行进。

局势逆转

完成这一切以后,苏军和苏联百姓撤出这片荒芜的开阔地时,还污染了当地水源,几乎全部水井都被填平,水库里的水也无法饮用了。显然,斯大林早就打算进行一场彻底的坚壁清野,以此来阻击德军进攻的步伐。

面对斯大林此举,德国人丝毫不觉得畏惧,因为他们的兵锋已经来到距离莫斯科25公里的位置。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能攻入莫斯科,这样的坚壁清野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德军的攻势太猛烈,速度太快,坚壁清野的作用根本发挥不出来。

当时前线德军请求后方优先运送抵御寒冬的棉衣,但军需官认为根本不必如此麻烦,因为他们只要攻入莫斯科就不用棉衣了,还不如多运送些武器弹药去前线,加快取胜的进度。军需官的这个想法没错,但他和德军高层都没料到的是,一场奇寒骤然降临,那些让他们骄傲的先进武器和机械化部队瞬间失灵,没有棉衣的德军也失去了往日的战斗力,战场形势瞬间扭转。

这个时候,德军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寻找可以吃的东西,寻找水源,甚至希望寻找到一些残垣断壁来抵御寒风,哪怕是砍伐一些树木燃烧取暖也好!然而,这些日常生活中不难办到的事情,在斯大林提前部署的坚壁清野下,变得难如登天。

就这样,与胜利近在咫尺的德军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被苏军发起的反攻打得四散而逃。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