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出身底层却逆袭成为一代圣人,想要翻盘破困局,牢记这一点

读书文史 2023-06-30 23:46:55

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我们常问哲学上的三大经典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去往何处?

正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没爹没妈,没名没姓,出生就成了花果山之王,水帘洞的洞主,享受着自然馈赠的一切。后来经历千辛万苦跑到山上跟菩提祖师学艺,一个自报家门就难倒了猴子,连名字都是菩提祖师给取的。

人啊,最怕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如何找寻自我,看见自我。

1

几千年前,在那样一个文明思想大爆发的时代,世界上出现上许多伟大的人物,比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一代圣人的孔子,他用自己毕生研究所学的知识和累积的经验,阐述了人生的处世之道。

孔子,被视为最博学者之一,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于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曾说,中国如果没有孔子,那将会是全世界的悲哀。或许评价有些过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孔子所给人类带来的思想文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孔子,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也就是现今的山东曲阜。早在汉朝,孔子相去末远的时代,史学家司马迁就曾亲自跑到孔子生前的故里去拜谒孔子居所庙堂。由此目之所及夫子生前的读书环境,以及遗留下来的车服遗物等,触景生情,说了那么一段话:

“孔子布衣,传十徐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意思是孔子虽然是布衣平民出身,但是他的学说已经传了十几世,在中国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将他的话当成是评判道德的准则,可以说他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后来,这段话还被司马迁写进了《史记·孔子世家》里,可见,孔子的思想地位有多高。如今,人们一直在传唱着孔子的故事,依旧将其思想奉为经典。

孔子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和他的为人处世态度和理想抱负离不开关系。

2

孔子的出身并不好。和大多数出身名门贵族的千金、公子哥比起来,孔子不仅拼不家境,拼不了财富,更拼不了身世,名声说出去就多少有些不好听。《史记》中记载,孔子乃为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简单地说,就是“私生子”。其爹妈在一次偶然的野外邂逅后,才有了孔子。

不过,可以知道的是,孔子虽然并不是名正言顺而生,但是其父叔梁纥也并不是村头那位衣衫褴褛,扛着锄头种地的老农,而是鲁国的一位猛将,也算是名门贵族。或许,这多少给孔子留下了一点出人头地的“良好基因”。

孔子从小跟着母亲,在外婆家长大。在当时那个男尊女卑,女子嫁夫随夫的年代,一个女人产下孩子却在娘家生活,这样的名声说出去,不管是对女人还是孩子来说,都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何况孔子还是“野合而生”。加上孔子的外婆家是贫苦的农民,孔子从小就学会承受了各种困难。由于在农村长大,孔子从小就学会帮家里干农活,各种脏活累活都要学着干,以至于孔子后来也提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鄙事”,即低贱的人干的活儿。

当然,关于自己的出身和人生所经历的这些苦难,孔子也并不避讳,也从来不拿来当作吹嘘自己的谈资。

一次,吴国的太宰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你的先生是圣人吧?他怎么做到如此多技能的?”

子贡回答说“当然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具有那么多才能的!”

孔子听了之后,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意思是我从小就生活贫穷,从小就干各种粗活脏活累活,所以我才掌握了许多方面的技能。而这些事情,在上流人士、有钱的贵族人看来,是耻辱的,下等低贱的,就比如种地是被看不起的。

3

孔子并不避讳他年轻时生活贫贱,但是在他心里也不认同这些事,对于人生应该有怎样的规划和发展,他有自己远大而独特的见解。

正如《论语》中记载着的这么一个故事:

孔子的学生樊迟向他请教种庄稼的事情,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学生又向他请教种菜的事情,孔子又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走后,孔子生气地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啊!在上位的人好礼仪,那么老百姓就不敢不恭敬你;在上位的人好道义,那么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好诚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意来对待你。如果都能做到这一点了,四方的老百姓背着老婆孩子父母,都会前来归服于你,哪里还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当然,孔子这里所说的“小人”,并不是指“品德败坏”、素质差的人,而是对樊迟的表现有些“怒其不争”的意思。孔子虽然出身底层,家境贫寒,但是心中却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他虽然懂耕田种地的技能,却不认可去做这样的事。

诚然,耕种是农业之本,是国家、民生之本,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种地的人,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同时也需要管理者和创造者。孔子强调并培养的是对国家有用的贤能才人,而非是埋头苦干的耕种大师。

孔子虽然生活贫穷,但是在年少时,就志在做学问,有着远大的抱负。为了致力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的本领,发奋做学问,常常思考和发表对国家大事的见解。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孔子说“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孔子在谈到仲弓时说:“耕牛的后代长着红色的毛与整齐的角,就算人们不想用它来祭祀,但是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仲弓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和孔子一样出身贫苦,虽然各方面都不如意,但是才能却非常出众,孔子对他寄予了厚望。告诫他永远不要有自卑心理。就犹如耕牛虽然是一种杂毛牛,在古代除了耕地再也没啥用途。尤其是在庄重的祭祀时,要格外选用纯净的牛作为供品,耕牛几乎不可能入选。但是这条杂毛牛却生得一副好形象,虽然品种不好,但是其本身条件就很出众,纵使人们不想用它,但是山川之神又怎么会舍得舍弃它呢?

这个故事,形象地告诉了人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人不管出身如何,永远要坚信,自己的才能终将会派上用场的。上天创造每个人,让你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有它的理由。在这个社会里,你总能找到那个适合你的位置,并为此而发光发热!

正如孔子,即便出身底层也能逆袭成为一代圣人,想要翻盘改命,不要自我放弃!而是永远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本篇内容分享到这里,希望对您有用!下期我们接着聊人生处世之道,系统学习古今人物的处世哲学,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看世界,多方位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欢迎分享、收藏……

感恩有你,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若有什么意见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起交流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