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 司马衷)
今天这篇文章,故事的主人公,是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西晋第二位皇帝,历史上关于他最为经典的一句评语,莫过于王夫之同志的那一句:
《读通鉴论·卷十二》: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以亡。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王夫之认为,古往今来最愚蠢的帝王,就是司马衷,没有人能比他更蠢笨了,西晋之所以灭亡,司马衷要负直接责任。
而有关于这位皇帝最为让人津津乐道的典故,当属他那句让人无比震惊的“何不食肉糜”了。
怎么回事儿呢,说西晋连年战乱,饥荒不断,民间可以说是析骸以爨,饿殍遍野,老百姓饿的实在是受不了了,竟然易子而食。
大臣们知道这种情况之后,立刻就跑去报告司马衷,说皇帝啊,你的子民们都要饿死了,现在连口米饭也吃不上了,这可怎么办啊,你作为领导,你得想想办法啊,结果司马衷不假思索的说,既然老百姓吃不上米饭,可以让他们喝肉粥啊。
你看,皇帝都不仅仅是不聪明,他简直是智力有问题。
不仅仅作者这么认为,就连司马衷他爸爸,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也是这么认为的。
(晋武帝 司马炎)
司马炎的儿子很多,有能力的有很多,有特点的也有很多,但是司马炎偏偏对司马衷情有独钟。
为什么呢,因为汉承秦制,而三国由汉而分裂,晋由三国而一统,西晋这个朝代,它的身上还秉持的非常古早的宗法继承制度,也就是嫡长子为尊。
司马炎的嫡长子是司马轨,夭折,所以嫡次子司马衷就顺位成了储君的新人选。
不过很显然,司马炎对他这个儿子的智力也并不是很放心,所以老皇帝在位的时候还专门对儿子做过测试,给司马衷出了几道有关社会时政的问题,让司马衷拿回家解答,几天之后,老皇帝要当面进行提问。
这等于是什么,这等于是皇帝已经给了司马衷准备时间,他只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好好想想,好好思考,把差给交了就得了。
相比之突然把你拎过来然后临时提问,不给你任何思考时间,老皇帝对儿子已经是很厚道了。
但是,以司马衷的智商,他连一加一等于几都得研究半天,你问他政治民生这些问题,就相当于是给他看天书。
别说你给他几天时间准备准备,你就是让他研究一年,他也研究不出来。
(惠皇后 贾南风)
但是好在,司马衷的太子妃贾南风比较聪明,贾南风一看自己丈夫应付不过来,立刻从外面请了几个大儒来替司马衷解答,而司马衷只需要老老实实的背书就可以了。
对司马炎来说,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如果他真心喜欢,他就不会跑去给儿子测试智商,他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最大的原因,除了要符合宗法继承制度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司马炎希望,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可以在司马衷之后成为西晋的三代皇帝。
司马遹,这是司马炎的长孙,祖孙俩人,关系异常亲密,他们的亲密程度,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罕见的。
司马遹的父亲,当然就是司马衷,但他的母亲,却是司马炎的后宫中的才人,名字是谢玖,我们一般叫做谢才人。
因为司马衷从小到大都表现出一副智力很有问题的样子,这不免让老皇帝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不能自理,甚至包括就连在男女之事的方面也存在缺陷。
作为皇储,司马衷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绵延子嗣,所以司马炎着急啊,司马炎一着急,他就把自己的才人谢玖送到了司马衷的太子寝宫,让谢玖教儿子男女情事,一来二去,这谢玖就怀上了司马衷的孩子,也就是司马遹。
(愍怀太子 司马遹)
谢玖怀了司马衷的孩子,但她却并不能因此而母凭子贵,因为她不过是临时来帮助司马衷进行性启蒙工作的,东宫里的女主人是太子妃贾南风,而且贾南风这个女人素来是心狠手辣,手段非常不一般,谢玖怕自己在东宫里待着早晚让贾南风给害了,所以她干脆带着身孕就返回了司马炎的后宫,所以司马遹其实是在司马炎的身边出生的。
司马衷只知道和谢玖睡觉,他根本不知道谢玖怀了自己的孩子,更不知道司马遹的出生,司马遹一直被司马炎所养育,直到三四岁的时候,司马炎才把司马遹领过来给司马衷看,并且告诉他,这是你的儿子。
《晋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二十三》:幼而聪慧,武帝爱之...尝对群臣称太子似宣帝,于是令誉流于天下。
这个司马遹啊,打小就聪明,司马炎非常喜欢他,老皇帝甚至时常跟别人说,自己这个孙子,论智慧程度,能和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相提并论,我们很难说这的确是司马炎对孙子真实的评价还是商业吹捧,反正那个时候司马遹在朝野间的名声很好,贤名更是远播天下。
这更使得我们相信,司马衷不过是司马炎把皇位传给司马遹的一个过渡和工具而已。
父亲拿他当工具,那么妻子贾南风对他如何呢?答案是,更加不好。
(贾后乱政)
司马衷登基之后,他没有那个能力来独自处理政务,一些坊间的野史甚至认为他有特别严重的智力缺陷,生活都不能自理的那种,所以贾南风很快就把司马衷给架空了,贾氏专擅朝政,说一不二,而且还大肆屠戮王公贵族,西晋上上下下,几乎让贾南风给杀了个遍。
而且,贾南风也不太守妇道,在宫里和太医私通还不算,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甚至会派人到民间去搜罗美男以供她享用。
父亲司马炎拿司马衷当做工具,而妻子贾南风更是根本就没拿丈夫当人看。
因为皇帝无法担负重任,加上贾氏乱政,所以西晋的宗室,也就是司马衷的这些兄弟啊,叔叔啊,大爷之类的可就坐不住了,他们以谋取最高权力为目标,发动了一场残酷的内乱,也就是八王之乱。
司马氏皇族对司马衷当然毫无感情,他们只拿司马衷当个低能儿,在内乱的几个阶段中,无论谁得势,谁成为了权臣,谁获得了大权,也都只会将司马衷沦为傀儡和玩物,从这个角度来说,司马衷也没有做帝王的尊严,甚至就连西晋的大臣对他也不怎么样。
永兴元年,也就是公元304年的时候,司马衷遭到攻打,皇帝的军队大败,在战乱之中,司马衷脸部受伤,身上更是中了三箭,但是竟然奇迹般的没有死掉。
可是,这个时候文臣们早已经纷纷逃命,武将们也是各自为战,就连皇帝身边的小黄门也是只顾自己仓皇逃跑,看着眼前的一切,看着冲上来要杀掉自己的敌人,司马衷可以说是茫然无措,他什么都做不了,他只有认命。
(八王之乱)
他就像是被丢掉的垃圾一样。
皇帝这半辈子,被人看不起,被人嘲笑,被人利用,被人践踏,别说他没有帝王之尊严,他就连普通人的健全人格都没有。
但是,就在这个危急关头,一个叫做嵇绍的大臣站了出来,他挺身护住司马衷,给司马衷争取了宝贵的逃脱时间,自己则慨然就义。
嵇绍,曹魏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的儿子,是名士之子。
嵇绍死的壮烈,他被乱刀砍死,鲜血横流,喷射到了司马衷的衣服上,君臣之间甚至没来得及看一眼,说句话,嵇绍就死了。
后来战乱平定,几个小黄门又跑回来了,因为他们是太监,跑出宫去也没用,早晚还要回来侍奉皇帝,所以当他们看到司马衷的衣服染上了鲜血,立刻就端来水盆要替皇帝清洗干净。
没想到,一向呆呆傻傻,沉默不语,话都说不利索的司马衷却紧紧的护住了自己的衣服,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晋书·卷八十九》: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这是嵇侍中的血,请你们不要洗去他。
(侍中 嵇绍)
如今看来,我们都认为司马衷大概率有着严重的智力障碍,但是当我们翻遍《晋书·惠帝纪》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史料中,对司马衷在位时期朝廷发生的大小事情记载的很多,但是却鲜有记载司马衷本人的言行和活动的。
这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来说,有关他智力有问题的记载,是缺乏的。
是啊,也许司马衷什么都明白,也许他并不蠢笨,可处在那样的乱世中,就算他聪明绝顶,他也什么都做不到。
在异常残酷的世道下,对一个皇帝的要求是过高的,而作为臣子,对司马衷那样的皇帝忠心耿耿,要付出的代价也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人人都厌恶司马衷,人人都鄙视司马衷,唯有嵇绍,给予了皇帝难得的温暖。
在别人看来,司马衷身上的鲜血是可怖的,是肮脏的,但是对皇帝来说,那或许是他短暂的余生中,最珍贵的东西了。
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