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不难治,娃越小越简单,土里一条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

儿科叶冬兰 2025-01-07 14:28:34

大家好,我是儿科中医叶冬兰。

其实这个中药很多人都想不到,就是土里很常见的蚯蚓,又叫地龙。

蚯蚓在中医里被称为地龙,其味咸,性寒。

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

从咱们中医的经络角度看,肝主筋,这个小儿抽动症就是筋脉失养、肝风内动。

而地龙归肝经,能够起到平肝息风的作用,对于平息因肝风内动导致的抽动症状有理论上的依据。

地龙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息风止痉:小儿抽动症主要表现为肌肉的不自主抽动,如频繁眨眼、挤眉、耸肩等动作。中医认为这多是由于风邪作祟,而地龙的息风作用可以抑制这种风动之象。就好比在一个平静的湖面,突然起了风,湖水泛起涟漪(类似抽动症状),地龙就像是能够平息风的力量,让湖面(人体筋脉)恢复平静。

通络作用:小儿抽动症部分原因是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地龙的通络功效有助于改善局部经络的气血循环。比如,当道路(经络)堵塞时,车辆(气血)无法正常通行,地龙就像是清理道路的工具,使交通(气血运行)恢复顺畅,从而改善因经络阻滞而引起的抽动症状。

清热作用:在一些小儿抽动症的证型中,可能存在热邪蕴结的情况。地龙性寒,能够清热,清除体内的热邪,对于因热邪引发的抽动症,如小儿外感温热病邪后出现抽动症状,地龙可以起到清热定惊的效果。

有个 8 岁小男孩儿李某,家长带其就诊。

家长诉称,近 3 个月,患儿频繁不自主挤眉弄眼、咧嘴、耸鼻,还不时喉中发声,情绪波动时发作更频繁。夜间睡眠不安,多梦易惊,饮食尚可,二便正常。患儿平素喜食辛辣、煎炸食物,无重大病史。

辩证:患儿面色潮红,舌尖红赤,舌苔薄黄,咽部稍红;脉象弦数。

中医诊断:慢惊风,证属肝风内动;西医诊断:小儿抽动症。

治则:平肝息风,清热通络。

开具自拟熄风止痉汤化裁,用药如下:

地龙 6 克(后下):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是关键用药,因小儿抽动症与筋脉失养、肝风内扰有关,地龙入肝经平抑肝风,舒缓筋脉;经络阻滞时,其通络可改善气血运行、减轻抽动;若有热邪内蕴,地龙能清热定惊。且常与他药协同,如与钩藤配伍强化平肝息风之力,与僵蚕合用改善面部、眼部抽动。用量依患儿年龄、病情定,此次 6 克后下确保药效。钩藤 10 克(后下):性甘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与地龙共为君药,助力平息抽动。僵蚕 8 克: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与地龙协同,对改善面部、眼部抽动效果显著。蝉蜕 6 克:疏散风热、利咽开音、息风止痉,助平息风动,疏散肌表风热。白芍 10 克: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防肝风耗伤阴血,滋养肝阴。天麻 6 克:平肝息风、止痉,佐助平息惊风。生地黄 10 克: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针对患儿舌尖红、苔薄黄热象,清热养阴。栀子 6 克: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清泄三焦之火,协同地龙清解体内热邪。甘草 3 克:调和诸药,顾护脾胃。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叮嘱患儿饮食清淡,避免情绪过激,作息规律。

结果如何?

7 日后复诊:家长反馈患儿抽动频率降低,挤眉弄眼等动作发作间隔延长,喉中发声减轻,睡眠较安稳,仍时有多梦,舌尖红,苔薄黄,脉象弦稍数。

调整原方去栀子,加珍珠母 10 克(先煎),增强重镇安神之力;地龙加量至 8 克,续服 7 剂。

又 7 日后三诊:患儿抽动症状显著缓解,仅偶尔轻微耸鼻,情绪平稳,睡眠佳,饮食正常,舌尖淡红,苔薄白,脉象弦。

再调依方去蝉蜕,地龙减量至 6 克,予 7 剂巩固疗效。

1 个月后电话随访:患儿抽动症未复发,生活、学习正常。

按语:患儿平素嗜食辛辣、煎炸食品,内生积热,热极生风,引动肝风,肝主筋,风动致筋脉失养,发为抽动。故以平肝息风、清热通络治疗,方中地龙特性独特,贯穿全程,与诸药配伍,紧扣病机,随症加减获良效。

我是中医儿科叶冬兰,从事中医儿科45年,现在退休,除了平常的坐诊,就是整理些以前的治疗医案和小儿养护之类的内容,借平台分享给大家。

如果有鼻炎、抽动、小儿发育不良、咳嗽、脾胃虚弱等儿科问题,可以跟我说说情况,忙完我会一一回复。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一人一方,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实际运用的话,一定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辨证,模棱两可地盲目套用,那是对身体的不负责!

如果有需要,可以找我说说↓↓↓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