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离世,止不住的哀伤,这个清明建议你做三件事

淇勤看情感 2024-04-13 02:32:10

梦见故去的人跟自己说话,每次都哭醒却不记得说了啥,这是怎么回事?

最近有位来访者说,她老是在梦里遇到已故亲人,是不是托梦给她?

但每次说了啥又不记得了。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了解到原来在她亲人离世期间,

曾有一个严重的失误!

清明来临,有些问题正好可以补救

若谈到如何面对亲人亡故,其实很多人相当陌生。

这位女士以为从殡仪馆出来,关于逝去亲人的一切就结束了。

第二天就化悲痛为力量,出差去忙工作了,以为忙起来就不难过了。

然而,哀伤没有经过处理,会在今后的岁月之中悄悄跟着,偷袭你。

正如作家余华说的:

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

人永远困在这潮湿中,在每一个波澜不惊的日子里,掀起狂风暴雨!

知道吗?遗体告别只是开始,活着的人心理得过五道难关

第一关否认,不承认他真的走了,

难以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反复怀疑,不肯相信他已不在了,这一过程可持续一周;

第二关愤怒,为什么亲人再也见不到了?

会陷入崩溃与烦躁之中,这可能会长达数个月乃至几年之久;

第三关不甘,试图通过尽其所能,

来改变已发生的事实,哪怕用自己最好的一切换他回来。

第四关失落,感到绝望和恐惧,

内心充满苦楚、孤独、沮丧以及无尽的迷茫,这才是最为煎熬的环节。

第五关接受,逐渐接受现实,

回归理性,怀念逝者,然后开始新的生活。

丧礼文化加速消散,淤积的悲伤却无处释放

亲人的离世,对我们的情感世界来说,无疑是一场大浩劫,它带来的内心冲击如同波涛汹涌的海浪,在我们的心海深处留下了震撼、忧伤、内疚、悔恨等各种复杂的情绪。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一个宣泄这些情绪的出口,一个帮我们缝合亲情碎片的人。

充满欲望的年代,人们无法充分关注和安放自己的情感。每天被压力唤醒,被欲望驱使四处奔波,使得人心变得冷漠。

几千年流传的传统殡葬文化可能不是全陋习,其实也是一个抚慰哀伤的仪式。过去办丧事有“做七”的习俗:人走后,头一个七天隆重纪念,后面的“七七”、“百日”都有仪式,这些特殊日子里生者通过种种仪式缅怀死者,哀痛和追思是持续流淌的。这个漫长而舒缓的告别,从心理学角度看,具有安抚生者心灵的疗愈功能。

如今的社会,葬礼结束之后,一切便戛然而止。悲痛化不成力量,即使成了,也会向外伤人向内害己。哀伤会淤积成结,一碰就疼得钻心。

哀悼逝者,这个清明做三件事:

1、做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哀悼仪式,尽情地释放逝者的感情和愧疚,允许自己大声哭泣,把悲伤宣泄出来,在内心深处让生者与逝者,有着温暖的联系。

2、试着从去世的人的角度看你自己,如果他还活着,听到你的内心话,会怎么回应你呢?他最希望你过什么样的生活?最希望你记住他的是什么?

3 、不给自己的情绪设置期限,去适应逝者已经消失的环境,任由他的气味、痕迹慢慢消失,随时间流逝,或许曾经一直在心里的人,可能已经渐渐模糊,但这并不是件坏事。

活着的人要好好活

不能只停留在失去的痛苦中,而应积极从逝者那里获取美好,让自己变得更加坚韧强大。电影《寻梦环游记》告诉我们,真正的死亡是当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的存在。生死并不是对立的概念,因为生者的记忆会永远延续逝者的灵魂。

死亡并不总是意味着哀伤和放手,它也可以是一种温暖和存续。爱自己,就像他爱你一样,如同他一直陪在你身边。

难过时记得有我在,我是心理咨询师吴小美,你的情绪陪伴者。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