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下日本的怨灵文化:四大怨灵完整版

映天评历史 2024-05-22 20:52:47



在日本人的传统文化中,怨灵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本人在了解日本历史的过程中,更是遇到了数不胜数的怨灵故事。

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要是生前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含冤而死的悲剧性人物就可以成为怨灵,甚至只要是自认为受委屈了,都可以通过怨恨的积累成为怨灵。

所以他们的怨灵数量难以计数,其历史中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就是怨灵的常客。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所谓四大怨灵便是这里面名气最大,怨力最强的四位。

神佛与怨灵

在讲他们的故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为何日本会出现这种比较另类的文化现象。

众所周知,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宗教,历史悠久。佛教传入后,二者又进行了深度融合(神佛习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宗教体系。宗教与文化的形成往往息息相关,怨灵文化便是在神道教与佛教思想的交错影响下而得以出现。

神道教认为万物有灵(泛灵论),神无处不在,生命的终结不是死亡,它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继续存在于世间。所以神道教的主要崇拜对象就是自然与祖先,只要自己够虔诚,漫天诸神与祖先神都会保佑他们,实现他们的愿望。因而神道教也是一种功利性极强的宗教。

万物有灵结合佛教的因果、轮回就形成了怨灵理论。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怀有强烈的怨恨或未能解决的冲突,他们可能会在死后变成怨灵,无法进入轮回,直到他们的怨恨得到释放。

怨灵作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难,所以必须要想办法度化,而这就要提到他们的御灵信仰。

御灵信仰是由神佛融合而形成,即对已故之人的灵魂(御灵)进行崇拜和祭祀,通过信仰之力(玄之又玄)对怨灵进行安抚、转化,使之成为庇佑人们的神灵。

御灵信仰的核心要求就是怨亲平等,即无论生前是友是敌,死后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供养。

也就是说即使某人在政治斗争中获胜,但为了不被怨灵报复,还要花费大量精力与财力去供奉怨灵,以求得到宽恕与谅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怨灵文化的出现除了宗教的影响外,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及令人窒息的等级制度同样密不可分。

日本人的集体主义盲从导致个人在面对不公正或冲突时大多选择压抑怨恨,而不是公开表达,长久的压抑会让人在死后转化为怨灵。

除此之外,古代日本还存在严格的社会等级和权力结构,这导致某些人在生前遭受压迫和不公后却无力改变,只能默默承受,在死后成为怨灵。

这些现象,反映出人们对于生活中长期无法解决的矛盾的深层次关注。也就是说,怨灵都是人们为了某种不便或者说不敢公开表达的情绪而人为制造出来的,它更多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社会不平等的批判与反思以及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与执著。

比如:当地有个恶霸,谁也惹不起,官府也不管,百姓长期受压迫,却无能为力,于是便会将某个被恶霸害死的同胞异化成怨灵,以此来表达他们的不满与无奈。如果这个恶霸在怨灵出现后死去,那这个怨灵就会成为当地的保护神,世代受到膜拜。

传说中的四大怨灵之一——早良亲王

早良亲王是49代天皇光仁天皇之子,50代天皇桓武天皇的同母弟。

日本第48代天皇是女天皇称德天皇,她死后没有子嗣,导致朝廷因继承人问题产生争斗,后来在藤原北家的藤原永手与藤原式家的藤原良继、藤原百川等人的合谋下(伪造遗诏),光仁天皇成为了幸运儿。

光仁天皇对藤原氏的拥立之功非常感恩,于是双方多次联姻,关系十分紧密。

光仁天皇的长子山部亲王(未来的桓武天皇)先后迎娶了藤原良继与藤原百川之女,是藤原氏的重点投资对象。而自知没有皇帝命的早良亲王很早便识趣的选择了出家,以防止不可预知的政治倾轧。

在日本,出家可被视作对政治权力的放弃。

然而,随着藤原良继与藤原百川的相继离世,早良亲王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公元781年,桓武天皇接受父亲光仁天皇的禅位,登基为帝。与此同时,早良亲王接受父亲光仁天皇的劝说,选择还俗,随即被册立为皇太子。

至尊权力的诱惑连无上佛法都无法化解!

事实上,此时的桓武天皇长子安殿亲王(平城天皇)早已出生,而且还是皇后藤原乙牟漏(藤原良继之女)所生。

所以,早良亲王的太子之位让很多人看着碍眼,尤其是他的大哥桓武天皇。若说此前是父命难违,那光仁死后,早良完全可以再次出家,让出太子之位。可他偏偏没有,那就怪不得兄长心狠了。

藤原良继和藤原百川生前的投资,在他们的侄子藤原种继身上得到了回报。藤原种继备受桓武天皇的信任与重用,掌握了朝中实权,史称内外之事皆决之。

当时的京都,佛教势力非常猖獗(奈良时代的皇室与贵族极度崇佛),为了削弱其影响,桓武天皇决定迁都长冈京,重新构筑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藤原种继全权负责此事。由于此事牵涉太多人的利益,藤原种继最终遭到了暗杀,不治身亡。

桓武天皇震怒,以此事为契机,在朝廷搞了一波大清洗,而倒霉的早良亲王莫名地牵连其中,导致太子之位被废,幽闭在乙训寺。

感觉比窦娥还冤的早良亲王绝食抗议,以示清白。但桓武天皇根本不吃这一套,随后又将之流放至淡路岛。流放途中,早良亲王忧愤而死,年仅35岁。

同年底,桓武天皇长子安殿亲王被册立为皇太子。

此事的真相,如今莫衷一是,有推测是桓武天皇在幕后操纵了一切,以牺牲一个藤原种继来换取反对势力的大幅削弱与太子之位,简直不要太划算!

早良亲王含冤而死后,日本社会接连发生天灾,太子安殿亲王也莫名病重,皇太后高野新笠(桓武与早良的生母)与皇后藤原乙牟漏相继病逝,一系列不幸事件的发生,在当时都被归结为是早良亲王的怨灵作祟。

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认为长冈京的风水不行,决定迁都平安京。平安京号称符合阴阳五行,属于四神相应之地,风水上佳。自此开启了日本的平安时代。

平安京,即如今的京都,在明治维新迁都东京之前一直是日本的首都

公元800年,为了安抚怨灵,桓武天皇追赠早良亲王为崇道天皇,并为其修建皇陵、神社,举办大量的祭祀活动。

传说中的四大怨灵之二——菅原道真

菅原道真出身显赫,家族以诗书传家,世代享有文名。菅原道真本人博学多才,尤擅汉诗与散文,著作颇丰,被誉为日本的学问之神,是怨灵成神的典型代表。

菅原道真入仕后,正值清和天皇在位,太政大臣藤原良房(第一个非皇族的太政大臣)作为天皇的外祖父辅佐朝政。

应天门之变后,藤原良房肃清政敌,权倾朝野。清和天皇便正式任命藤原良房为重敕摄行天下之政者,简称摄政。藤原氏摄关政治自此开启。

藤原良房死后,养子藤原基经继续摄政,相继控制了清和天皇(外甥)、阳成天皇(外甥)、光孝天皇、宇多天皇四任天皇,为藤原氏的发展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由于宇多天皇并非藤原氏血脉,所以在藤原基经去世后,其子藤原时平失去了掌控宇多天皇的法理依据,宇多天皇得以亲政。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饱学鸿儒菅原道真受到宇多天皇的赏识,开始倍受重用。双方此后还多次联姻,菅原道真的政治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朝中遏制藤原氏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藤原良房父子俩的长期统治,藤原氏势力早已遍布朝野,而且宇多天皇的后宫也充斥着藤原氏的女人们,所以他的亲政之路走的很艰难,要想完全消除藤原氏的影响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公元897年,或许是为防止摄关政治的再次出现,亦或许是对朝政的绝望,30岁的宇多天皇决定禅让给自己的儿子醍醐天皇,既保证了权力的顺利交接,也可以借助上皇身份对朝政施加一些影响。

而菅原道真作为宇多天皇留给儿子的重臣,依旧受到信赖,官运亨通。这引起了已然升至左大臣的藤原时平的极大不满,为了根除这个威胁,藤原时平发动力量,团结多方势力,与右大臣菅原道真的势力展开对抗,双方矛盾愈加深重。

公元901年,藤原时平的妹妹藤原稳子入醍醐天皇后宫,同年爆发昌泰之变(宇多天皇之子,皇太子齐世亲王阴谋篡位)爆发,此事据推测可能是藤原时平暗中策划推动的,为妹妹将来生下的皇子铺路。

菅原道真在此事中被藤原时平构陷为主谋,醍醐天皇信以为真,将之逐出京都,贬为九州大宰府权帅(专门用来安置被流放的高级官员的职务)。两年后,菅原道真郁郁而终。

菅原道真死后,怨灵作祟之传说频发。

公元909年,已然站在权力顶端的藤原时平突然暴毙,时年39岁,据传是被菅原道真的怨灵吓死的,藤原时平此后子嗣断绝。

藤原时平的四弟藤原忠平因与菅原道真生前交好而子孙繁盛,建立藤原氏全盛时代的藤原道长便是他的曾孙。

公元923年,皇太子保明亲王(藤原氏血脉)暴毙,同样传出菅原道真怨灵作祟的谣言。醍醐天皇这次是吓坏了,立即下旨为菅原道真平反,恢复正二位右大臣的官位。

公元925年,年仅5岁的皇太子,即保明亲王之子庆赖王也暴毙了,醍醐天皇备受打击。

公元930年,惊现清凉殿落雷事件,几个倒霉的大臣竟然在雷雨中被活生生劈死,死者之一的藤原清贯曾奉藤原时平之命,监视菅原道真在太宰府的动向。雷神是道真的怨灵之说开始流行。

经此一事,46岁的醍醐天皇精神崩溃,一病不起,没多久便去世了。

公元947年,藤原实赖主政时期,为祭祀火雷天神修建了北野天满宫,菅原道真因雷神传说成为天神信仰的一部分,并普及全国。之后因为道真生前是杰出的学者和诗人,因此又被当成学问之神来膜拜。

公元993年,藤原道隆主政时期,追赠菅原道真为正一位左大臣、同年追赠为太政大臣。

菅原道真作为藤原氏的阴影长期受到尊崇与膜拜。

如果您是在今日头条(别的平台都是抄袭)看到这里的,那不妨先点个赞吧,这个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先谢谢了!——聊聊过去的人和事

传说中的四大怨灵之三——平将门

前文提到,醍醐天皇在清凉殿落雷事件后,一病不起,便禅位给了8岁的太子朱雀天皇。朱雀天皇的母亲是藤原稳子,藤原稳子的哥哥是藤原时平,藤原时平暴毙后子嗣断绝,于是时任左大臣的四弟藤原忠平按照此前惯例,以天皇舅舅的身份统摄朝政,成为继藤原良房、藤原基经父子后第三个摄政之人。

平将门出身于桓武平氏,是桓武天皇的子孙赐姓臣籍降下后发展而来。因为藤原氏长期把持朝政,平氏尽管出身高贵,却很难跻身公卿序列,于是便着力在地方发展,而经济发达的关东地区便是他们的主要势力范围。

平将门早年曾与堂兄平贞盛一同依附摄政藤原忠平,后来父亲去世,平将门不得不中断仕途,回乡守孝并继承父亲的遗产与领地。

平将门性格强硬,武勇过人,能力出众,很快便成为了当地的一股强大势力。

平将门在扩张领地的过程中,与大伯平国香发生冲突,由于二伯平良兼与叔叔平良正都支持大伯,平将门自知不敌,被迫放弃。

后来平将门又与同为皇族出身的源氏子弟源护的三个儿子发生领地冲突,而这个源护竟是大伯平国香、二伯平良兼与叔叔平良正三人的岳父。

大伯平国香率先与平将门反目,联合源氏三子与之为敌。怒火中烧的平将门便尽起大军与对方合战。为了提振士气,平将门一马当先,所向披靡,源氏三子皆被其斩落马下,生死不知,大伯平国香被斩于阵中。

随后大军冲入源氏领地,肆意纵火劫掠,二伯平良兼领兵前来阻止,结果被杀的全军覆没,仅以身免。

事后,平良兼将平将门的暴行告上朝廷,得知此事后,朝廷便召平良兼、源护与平将门等当事人入朝对质。

未曾想,朝廷这些老爷们考虑到平将门曾为摄政藤原忠平的部属,都不敢审,便将之搁置了下来。不久,朱雀天皇元服(成年礼),大赦天下,平将门无罪返乡,这让他对朝廷萌生了轻视之心(平将门如此恶劣的行为竟然没受到丝毫惩处,朝廷威信何在?)。

愤怒的平良兼与侄子平贞盛(平国香之子)试图在路上截杀平将门,但被其成功逃脱。回到领地后,平将门调动大军杀败了二伯平良兼与堂兄平贞盛的复仇大军。

失败后的平贞盛一路逃过平将门的截杀,进入京都,向主公藤原忠平求取兵权。获得调兵权后,平贞盛火速回转关东,但此时的平将门已然控制了关东的绝大部分地区,平贞盛的调令根本无人理会。

感到绝望的平良兼直接被活活气死,平贞盛也只能潜伏起来,等待时机。

公元939年,平将门再难压制澎湃的野心,正式举起了反叛的旗帜。不久便自立为天皇,成为日本历史上唯一的一次非天皇传承序列的称帝之举。

平将门的悖逆震惊朝野,关白藤原忠平立即擢出身藤原式家的堂兄68岁高龄的藤原忠文领兵出征。

有趣的是,大军尚未到达战场,藤原北家的小辈藤原秀乡在平将门的死敌平贞盛的协助下已经开始与平将门发生战斗,并于公元940年2月的一场战斗中射杀了平将门,结束了叛乱。

有关平将门的传奇故事极多,几乎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据说平将门出生于菅原道真去世的那一年,可能是道真的转世重生!

据说平将门的母亲是大蛇(神龙)幻化,平将门出生后第三天夜里,其母现出本相,将平将门全身舔舐了一遍,妖力借此渗入平将门的每一寸肌肤,使他拥有了金刚不坏之躯。唯独眉心没有触及到,于是成了平将门的要害。这个秘密后来被平将门的宠妾桔梗前得知,而她又将之告诉了兄长藤原秀乡,这才导致平将门被藤原秀乡射杀。

据说,平将门造反后,有一次大宴诸将。席间,一女巫冒然闯入,并被神灵附体,言说自己是八幡大菩萨(日本天皇祖神应神天皇)的神使,鉴于天皇昏聩,藤原氏擅权,百信有倒悬之苦,故令平将门继承天皇之位,同时会派菅原道真率领八万天军相助。女巫说完便消失,满座皆惊,随即山呼万岁,共推平将门为天皇。

据说,平将门母亲还教给了他一种以一化六的分身秘术,分身与本体一般无二,常人难以分辨。当然,这个秘密同样被枕边人桔梗前识破并告知了兄长。藤原秀乡在战斗中先是破除平将门的分身,待本体出现后,一箭射中其命门。

生前就这么厉害,死后成为怨灵的平将门更为恐怖。

最可恶的背叛者,平将门的宠妾桔梗前在平将门死后的当晚突然七窍流血而死。

接着,平将门的尸体便在层层守护中,凭空消失,而悬挂于辕门的首级则是怒目圆睁,大笑中发出恶毒诅咒。

平将门的首级回到京都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不断发出牙齿碰撞的尖锐声音,吓得一众公卿大小便失禁,朱雀天皇也被吓得卧床不起,险些身亡。

藤原忠平令人将平将门的首级拿去京都东市示众,结果诡异之事更是没完没了,在百姓口中越传越邪乎,折腾了许久。

后来,平将门的首级飞到武藏国的鸟越附近便停留了下来,于是人们便在当地修建了将门首冢,并予以祭祀,将门的怨灵才逐渐得到安抚。

公元1309年,因将门首冢附近异变频发,朝廷便将平将门神位移入神田神社予以供奉。

江户幕府时期重修神田神社,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以幕府官方的名义举行了盛大的迁灵祭祀,把将门之灵迁到新的神田神社。

同时平将门被平反,去除了国贼的污名,甚至一度成为江户时代关东平民最为信奉的神祇之一。

明治时代,为了维护天皇的权威,平将门作为事实上的反贼再度被打倒。

二战结束后,近代天皇制被废除,平将门又作为对抗暴政的英雄被膜拜。

传说中的四大怨灵之四——崇德天皇

崇德天皇出生在日本平安时代后期的院政时代,作为堂堂的第75代天皇,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

甫一出生,有关其身份的谣言就不绝于坊间。明面上他是鸟羽天皇与姑姑藤原璋子(中宫)的儿子,是标准的嫡长子。但实际上,他很可能是曾祖白河法皇与其养女藤原璋子的私生子,二人私通的传闻在坊间流传甚广。

就因为这个无法考证的谣言,父亲鸟羽天皇对他极为不喜,还时常挖苦他为叔父子:既是叔叔又是儿子。

崇德天皇五岁登基,成为曾祖白河法皇院政统治下的傀儡,白河法皇死后,父亲鸟羽上皇继续推行院政,崇德天皇傀儡依旧,父子矛盾愈加深重。

后来鸟羽上皇的小儿子体仁亲王出生,并被过继给了崇德天皇为养子,如此一来,将来体仁亲王登基,崇德天皇就能以天皇之父的身份开院政,真正掌握权力。

鸟羽上皇的举动让崇德天皇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二人的矛盾为之缓和。

23岁时,鸟羽上皇强迫崇德天皇退位,由年仅两岁的体仁亲王继位,是为近卫天皇。

崇德天皇本以为机会就要来了,只要熬到父亲鸟羽上皇去世,他就可以开院政了,于是便顺从的退位了。

然而,就在禅位诏书公布前夕,鸟羽上皇私自更改了诏书,将体仁亲王的皇太子身份改为了皇太弟。如此一来,崇德天皇直接丧失了开院政的资格,这让感觉被戏耍的崇德天皇怒不可遏,对父亲的恨意再次重燃。

公元1155年,体弱多病的近卫天皇年仅十七岁便英年早逝,而且没有子嗣。

而此时的崇德上皇才36岁,于是他便提出想要重祚(再次当天皇),但被拒绝。

接着他又提出让自己的亲儿子重仁亲王继位,这样将来他还有机会开院政,然而还是被拒绝。

最终,鸟羽法皇无视崇德上皇的请求,在关白藤原忠通与皇太后藤原得子的支持下,立崇德上皇口中的废物(文不成武不就)弟弟29岁的雅仁亲王为继任者,即后白河天皇,雅仁亲王的儿子守仁亲王同日被册立为皇太子。

崇德上皇自此彻底绝望,对父亲的恨意已然滔天,他不甘就此沉沦,遂与同样心存怨念的藤原氏长者藤原赖长(被鸟羽法皇疏远,失去了夺取兄长藤原忠通关白之位的机会)结成同盟,秘密谋划,等待时机。

公元1156年,鸟羽法皇病逝,为防止崇德上皇与藤原赖长集团有可能的政治冒险,后白河天皇在宠臣信西的鼓动下,率先发难,保元之乱就此爆发。

由于有平清盛、源义朝等武士集团的衷心拥护,后白河天皇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崇德上皇一方。

藤原赖长战败后自杀,其诸子悉数被流放。

崇德上皇试图通过出家向后白河天皇表示投降,以逃避处罚。但被果断拒绝,转而流放赞岐国,彻底软禁。成为继400年前被流放淡路的淳仁天皇后,又一个被流放的天皇。

崇德上皇在流放期间,皈依佛教,亲自抄写(据说还是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五部经书送往京都,作为对战死者的供养和自己幡然悔过的证明。

收到经书的后白河天皇非但没有认可,反而认为这是对他的诅咒,拒绝接受并将之全部退回。

公元1164年,崇德上皇在渡过了八年的流放生涯后,赫然辞世,享年46岁。

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相当邪乎!

最普通的死法:京都方面派刺客三木近安将之暗杀,指使者不详。

被普遍认可的死法:经书被退回后,崇德上皇因佛法而平静下来的内心,再次被激怒,他愤而咬破舌尖,在退回的经卷书写下:愿化身大魔王烦扰天下的血咒,随即不食不休,含恨而死。

也有说是,经书退回后,崇德精神崩溃,不理发不剪指甲,状若天狗。临死前他在自己血书的经文后面,写下恶毒的诅咒,然后将之沉入海底,咬舌自尽,死后化为天狗。

据说死状恐怖,犹如夜叉,盖棺后,仍有血液从中流出。

崇德死后,朝廷畏惧于其诅咒的愿力,为其修建庙宇,并将其神位与大物主(日本神话中分量极重的一位大神)合祀。

再到后来,还出现了崇德天皇是整个四国地区守护神的传说。在细川氏成功平定四国后,崇德天皇作为细川氏的守护神世代受到供奉与崇拜。

明治天皇时期,崇德天皇之灵被迎回京都并创建白峰神宫以祭祀,崇德的怨灵才算暂时停歇。

2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