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鸿门宴》(七)参加鸿门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军事锐眼 2021-11-10 11:25:17

参加鸿门宴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1人人都说项羽是个冤大头,就像《红楼梦》里所说的那样:“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本来就是啊,一场巨鹿之战,留下破釜沉舟的成语,最终是百二秦关终属楚,可是……又是讨厌的“可是”来了。项羽拼了老命大败秦军,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存,但最先入秦都城咸阳的,却是——刘邦!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根据怀王与诸侯的约定,刘邦可是最先入关的,可为王。虽然因着自身实力的原因,不敢擅自为王,纵然入关之后,也是“籍吏民,封府库”,但是,内心的小九九,那是如后世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这也是樊哙勇闯宴席,大骂项羽,说他是“亡秦之续耳”时,项羽“未有以应”的缘故。所以,你说项羽到底冤不冤?简直是比窦娥还冤啊!真是冤死了。

2不过,这只是他人认为,项羽本人不认为啊。项羽是有着典型的“我不要你认为,我要我认为“的霸道总裁范儿。当时的项羽可不觉得自己冤。鸿门宴上,收下由张良转送的一双白璧,放在座上。至于刘邦,人嘛,走就走了,虽然不打一声招呼就走了,礼节上是欠缺了一点,但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嘛,更何况,人家好歹还送了点礼。所谓的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伸手不打送礼人。走你!如果这时的项羽头脑还清醒的话,在听了张良解释刘邦不辞而别的原因后,当警醒,这时候快马加鞭去追,纵然刘邦已逃至军营,凭着自己的四十万大军,要对付刘邦也不是难事。只可惜……因为有着最强大脑的张良,在解释为什么不是刘邦亲自送礼而是自己代送时,是这样说的:“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说刘邦因为不大会喝酒,刚才喝了点酒就醉了,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也不能亲自来告辞,所以就先走了。沛公之所以不告辞,是因为不会喝酒。到哪里去了?张良又是如何解释的?“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这哪里是喝醉酒之人?明明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听说你是有意请我主公来喝酒的,而且是借酒问罪,主公走了,现在已经跑到军中了。张良说这话的神情,活脱脱一副你奈我其何的无赖之相。这个张良,跟着刘邦,别的没学到,倒把刘邦那一副流氓嘴脸学到家了。这样前后自相矛盾的话,项羽居然没有听出来,还欣欣然收下这份礼。或许以项羽那没读过多少书的脑袋,也想不明白这样的话中之意。

3但范增不是大老粗。气得够呛的范增,把刘邦送的玉斗一剑击破。“唉!竖子不足与谋。”范增的气愤可想而知了。这个项庄,让你在席上趁机杀刘邦,没有做成,你这个“竖子”!这个项王,明明那个刘邦是放虎归山,你却依然在这里悠然喝酒,还奢望什么一统天下。项王啊项王,你也是个“竖子”!最后范增悲哀得老泪纵横,仰天长叹:“吾属今为之虏矣!”项王啊项王……值得注意的是,范增在激励项庄去击杀刘邦时,用的是“若属皆且为所虏”,而在现在,他却说的是“吾属今为之虏矣”,其中的万念俱灰,可见一斑。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刘邦后用陈平的离间计,范增与项王君臣关系有了裂缝,“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最终范增怒而辞官,途中病死。唉,与其说是病死,不如说他是气死的。一路上又气又急,气自己壮士未酬,气项王烂泥扶不上墙。气血攻心,一口气上不来,于是“疽发背而死”。而项羽霸王别姬,“枪挑了汉营数员上将,怎奈敌众我寡,难以取胜。”最后无奈地仰面长叹:“此乃天亡我楚,非战之罪也。”一代霸王乌江自刎,千百年来让后人无限感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4

刘邦尿遁回军中,充分发挥社会我刘哥,人狠话不多的本性,说杀就杀,“立诛杀曹无伤”。

是不是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做事绝不拖泥带水。

刘邦笑到了最后,成为最后的大BOSS,建立强盛的汉朝,这也是“汉人”和“汉族”的来历。登上九五之尊的刘邦,俯视群臣,对那个失败的自杀者,缓缓道出一句话:“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估计项羽气得棺材板都要掀起来了。参加鸿门宴中,项羽这方,能够得到善终的,就两个叛徒:项伯与陈平。项伯在项羽兵败后,被刘邦封为射阳侯,并赐其姓刘。刘邦这一手才叫绝啊。前与项伯是“约为婚姻”,后脚就赐项伯为刘姓。

古人有同姓不婚的禁忌,“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这下,那约为婚姻,不就自动失效了?不过估计即使刘邦没赐项伯为刘姓,项伯也不敢以前约来找刘邦践约。毕竟,要与当今皇上作亲家,项伯还是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的。而骑墙派陈平,后为西汉丞相,刘邦逝世后,“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他竟得了一个善终。你说可气不可气?而那些忠心耿耿于项羽的,最终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于是——玉帐佳人不成梦,月明四面闻歌声。拔剑相看泪如雨,我作楚歌君楚舞。明朝宝马一声嘶,江北江东皆汉土。鸿门宴关上谢客的大门,历史进入了新一个时代。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