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洪流中,1937年绝对是一个让全国人民刻骨铭心的年份。
这一年,当日军铁蹄无情地践踏北平与天津后,他们并未止步,而是沿着平汉、平绥、津浦这三条铁路干线,如同蝗虫过境一般,企图一举围歼华北地区的中国军队。
在平绥铁路沿线,日军攻破了大同的国民党防线,继续向南推进。其中,日军第五师团,也就是臭名昭著的坂垣师团,更是野心勃勃地企图拿下长城上的咽喉之地——平型关,以此配合华北方面军的主力,实现右翼迂回,一举歼灭国民党军第二战区与第一战区的主力。
面对日军的咄咄逼人,国民党军第二战区不得不紧急调整兵力部署,将第六集团军与第七集团军调往平型关,以图死守。而在这关键时刻,八路军115师也毅然决定挺身而出,与国民党军并肩作战,他们迅速奔赴平型关东南的上寨、下关地区,静候战机的到来。
一、光辉的印记:平型关大捷平型关,这个位于恒山与太行山两大山脉交汇处的险要之地,曾是明朝内长城上的一道重要关口。从山口至灵丘,一条狭窄的谷道蜿蜒其间,这无疑是日军通往平型关的必经之路。
此地沟壑纵横,道路狭窄,两侧高地更是易守难攻,是打伏击战的绝佳之地。八路军115师一眼便看中了这一地形优势,决定在此地给予日军致命一击。
115师的第一个对手,便是坂垣师团中的精锐之师——第21旅团。当这股日军占领了平型关以北的东跑池地区后,115师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迅速集结部队,派出一个团和一个骑兵营的兵力在灵丘一带布下防线,而主力部队则分为三个团,深夜冒雨在平型关公路两侧的山地上设下伏兵,静待日军的到来。
终于,在9月25日的清晨,坂垣师团第21旅团的一部分,以及由100余辆汽车、200余辆马拉大车和火炮组成的新冠纵队,大摇大摆地向平型关开来。
原本,国民党军队负责正面抵御日军的进攻,而八路军115师则负责截断日军的后路,并攻击其侧翼。然而,由于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日军的气焰愈发嚣张。但骄兵必败,他们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落入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当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区域时,115师的三个团同时发起了冲锋,几千支枪同时响起,枪声震耳欲聋。
战斗瞬间变得异常激烈,115师第685团给日军迎头痛击,歼灭了其一部分兵力,并封锁了日军的退路;第687团则将日军的尾部分割包围在蔡家峪和西沟村地界,并将其全部歼灭。
同时抢占了韩家湾北侧的高地,进一步切断了日军的退路;而第686团的1营和2营则与日军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
日军虽然狡猾且战斗力强悍,但在八路军突如其来的攻击下,他们变得手忙脚乱。尽管他们趴在汽车轮子下拼死抵抗,但仍然无法抵挡八路军的猛烈攻势。
在激战中,日军的一部分兵力试图凭借火力优势抢占公路西侧的高地,却被第686团的2营抢先一步占领。至此,日军被八路军四面围攻,陷入了绝境。
然而,坂垣师团并不甘心失败,他试图派遣援兵前来救援。但可惜的是,他的援兵被第685团死死地挡在了外面。坂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21旅团被八路军全部歼灭。
这场战斗从上午7点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才结束。八路军115师共歼敌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多挺,并击毁了100余辆汽车和200余辆马车。平型关大捷,成为了八路军抗日战争中的一段光辉传奇。
其实,平型关大捷之所以被后世所传颂,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浇灭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更重要的是,这场战斗是八路军独立作战的成果。
原本应该正面抗击日军的国民党军队,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早已溃不成军。而八路军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平型关给日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战略考量:避免正面硬碰硬平型关的胜利,无疑给全国抗日军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信心。然而,毛主席却冷静地指出:“这样的战役不宜再打了。”
毛主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八路军在硬实力上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如果继续打这种消耗战、硬碰硬的战斗,那么八路军很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从平型关大捷的过程来看,虽然八路军取得了胜利,但战果其实并不理想。从敌我伤亡数量上对比,八路军歼灭日军1000余人,但自身伤亡也接近1000人。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日军的战斗力强悍之外,更重要的是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实在太差。当时八路军的装备十分落后,如果与日军硬拼,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因此,在战前准备上,八路军的指战员们下足了功夫。他们深知日军一旦遭到伏击,就会凭借先进的交通工具迅速撤离。因此,要想将日军一网打尽,就必须破坏其交通工具。
但是,如果用地雷、破坏公路等方法,很可能会打草惊蛇。于是,指战员们便想到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那就是用铡刀刺破日军的轮胎。
铡刀是北方农村常见的一种农具,通常用来切碎草梗喂养家畜。但在平型关战斗中,它却成为了八路军的秘密武器。
在战斗打响前,指战员们连夜在日军的必经之路上预先挖好一些浅沟,把收集来的铡刀刀刃朝上埋在浅沟里,露出地面约50毫米,并做好伪装。当掉以轻心的日军驶入这些陷阱时,他们的轮胎便被铡刀刺破,无法继续前行。
在这场战斗中,115师的全体士兵几乎都上了战场,就连炊事员也拿起了扁担参加了战斗。然而,由于日军的残暴和八路军武器装备的落后,这场战斗打得异常艰难。
刚进入中国的日军深受“武士道”精神的毒害,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在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数万名日军战死沙场,却无一人投降。
而八路军则向来秉持“优待俘虏”的政策,希望以人道主义精神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然而,日军却并不领情。在八路军劝降的过程中,日军仍然持枪射击,导致八路军伤亡惨重。
有一位营长,在战斗中背起了一个半死不活的日本伤兵,本想将其送往急救站抢救。然而,这个伤兵却在半路缓过劲来,一口咬在了营长的耳朵上。这一幕,不仅让人对日军的残暴行径感到愤怒和震惊,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这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然而,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八路军却从未放弃过抵抗和斗争。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日军的钢铁长城,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平型关大捷虽然只是一场局部的战斗,但它却成为了八路军抗日战争中的一段光辉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