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呼吁停止使用电热水壶,否则会诱发癌症,真相来了!

小夏聊时尚穿搭 2024-11-18 18:18:55

“世卫组织警告停止使用电热水壶,否则会诱发癌症!”

时下这种话在网上广泛传播,很多人不禁大惊失色,平常每天都要使用电热水壶,那么以后是不是就不敢再用了呢?

难道说自己一直都在和癌症共存?

网络上甚至将死因归于常喝的热水或者泡的茶,大家纷纷起疑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而事情并没有如此严重,世卫组织关于“叫停”电热水壶的通知并没有这么夸张,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电热水壶究竟是致癌元凶还是安全产品?

网上的谣传。

网上关于电热水壶致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认为电热水壶内部由不锈钢制成,但实际上不锈钢的钢和铁以及碳元素的含量都非常高。

但是还有一种叫做锰元素,因为过量使用电热水壶会导致锰元素对身体产生危害。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锈钢的含量很高,但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不锈钢电热水壶内胆,虽然很少有人知道不锈钢的成分,但是也看出的不锈钢内胆并没有超低血铁和镍等重金属。

一般来说,我们生活中使用的不合格的食品级不锈钢内胆含有铅、镍、钡等重金属元素。

第二个原因是使用过久后,电热水壶就会结垢,从而增加了患癌症的几率。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煮水会使水分子严重缺失氧气。

尽管喝水不能维持生命体,但人也无法达到许多缺氧最终死亡。

但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且内容众多,已经让广大人民众说纷纭,认为有其论据。

这些观点都站不住脚,他们并没有科学依据和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并且提出“叫停”通知的是世卫组织,而并不是我国的中国肿瘤医院或者中央健康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但这些并不能影响大家在使用电热水壶上煮水。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看重的就是这些因素:

首先是不锈钢电热水壶一般存在锰元素,当我们将其添加到体内的锰溶液中,形成泽氟酸分子能促进癌细胞的增殖,使癌细胞患病率提高。

第二点是指放置食品级不锈钢或重金属,不杀菌,同时滋生细菌,导致疾病传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合格的不锈钢内胆是316和304类型,所以为了健康起见,在购买时一定要选择合格产品。

电热水壶的构造与材料。

电热水壶又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陶瓷、玻璃、不锈钢和塑料。

其中塑料外壳是具有一定耐温性的塑料材料,而且内部含有添加剂,是一种聚氯乙烯或食品级PP塑料材料,这类电热水壶相对较便宜,占生活和大多数市场。

但因为大量涌入市场,也使这些劣质或不合格产品变得容易获得利润,因此人们应该尽量避免购买。

陶瓷内胆是从陶瓷高档材料制成,其内胆含有一些金属物质,但一般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因此,这类材料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存在健康隐患的。

但真实情况是陶瓷内胆在生产过程中比较费工费时,所以市场上的陶瓷电热水壶不便宜。

另外,在煮水过程中变得温暖也增加了坏碎片造成身体伤害的风险。

玻璃材质具有高温性能好,不容易变形,污垢容易清洗等优点,因此玻璃内胆被广泛采用.

但这种电热水壶加热时间比较长,要在沸腾后才能掉温,并且由于加热材料比不锈钢差,所以在炒油过程中摩擦阻力较大。

所以导致一些低质量的产品更容易碎裂,因此只能用于泡茶、奶粉,但是如果将其作为大开水玻璃壶来用,会发生意外。

电热水壶不锈钢内胆是否致癌?

网上关于不锈钢内胆致癌的问题众说纷纭,但实际上,适量的锰元素对生物体是有必要作用的,这些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 骨骼发育;

2. 神经发育。

众所周知,锰元素是一种微量元素,它是生物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一种矿物质,有对散裂性作用,在人体细胞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所以适量摄入锰元素对骨骼发育是必要的,但是若长期摄入大量锰就会出现神经病症状,如运动障碍和认知缺陷等。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一般食物都能够满足身体对锰元素的需求,如坚果、未加工谷物和绿叶蔬菜等,所以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无需进行额外补充。

其次,还有一种重金属——铅,在未成年时经常接触铅制品和吸入铅烟雾,会导致智力损伤和生长发育异常等问题,而这在成年人身上同样适用。

一般情况下,食品级的不锈钢内胆就是316和304型号,不合格的一般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购买时要查看产品标明的信息。

关于电热水壶与水垢之间的关系。

水垢产生的原因主要与水中的矿物质有关,所以只要定期清洗电热水壶就可以保持使用安全。

根据我国规定,国家标准中对于电热水器的零件代号明确规定了零件以及零件材料中的含量要求。

例如:304型不锈钢材料中铁含量约为72%到74%,铬含量约为18%到20%,镍含量约为8%到10%等等。

所以我们在购买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不合格产品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此外,还要尽量避免将浓度超过70度的茶液长时间浸泡在不锈钢杯中,以防止不锈钢杯中的微量元素溶出造成健康影响。

此外,还要定期清洗一次,不过这与化学成分无关,而是为了防止细菌滋生而造成健康隐患发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