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儿科中医叶冬兰。
经常有人问我:“您治抽动症可太厉害了,医术没话说,对来看病的孩子和家长还特别有耐心。每次有孩子来看诊,您稍微想一想,就能给出特别准的药方。门诊从早开到晚,您真是太辛苦了。”
或许有人觉得我听到这些会沾沾自喜,实则不然,用年轻人的话说,这可算是 “捧杀” 了。
为何这么讲?
我能开出对症的方子,无非是源于多年的临床积累,以及持续不断学习的成果。再者,身为医疗工作者,我们是站在众多前辈的肩膀上,汲取他们总结的宝贵经验,再进行辨证运用。
中医领域有许多杰出的老前辈,他们留下了海量珍贵的医学典籍。我一有空闲,就会沉浸其中,潜心学习。
医院里有没有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呢?
肯定有。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毕竟患儿和家长们满怀期待而来,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失望而归。
我曾接诊过一位患有小儿秽语抽动症的孩子。
孩子患病已有两年,起初只是偶尔眨眼、清嗓子,家长并未太过在意。但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愈发严重,出现了频繁耸肩、扭脖子,还会不自主地发出怪声,学习成绩也因此大幅下滑。
家长四处寻医问药,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却始终未能有效控制病情,满心焦虑地找到我寻求帮助。
初诊:见到孩子时,他频繁地做着各种抽动动作,表情略显痛苦。除了上述明显的抽动症状外,还伴有脾气急躁、睡眠不安稳、大便干结等情况。舌象表现为舌尖红,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综合这些症状,我判断孩子是由于肝郁化火,引动肝风,上扰心神所致。
思索之后,我开出了下方:蝉蜕、 钩藤、天麻、白芍、柴胡、黄芩、栀子、茯神、夜交藤、枳壳、厚朴、火麻仁、生龙骨、生牡蛎。
方中,钩藤、天麻平肝息风,针对抽动的主症;
白芍柔肝敛阴,与钩藤、天麻协同,增强平肝息风之力;柴胡疏肝解郁,让肝气得以顺畅疏泄;
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清解肝郁所化之火;
茯神、夜交藤宁心安神,改善孩子睡眠不安的状况;
枳壳、厚朴行气除胀,助脾胃运化;
火麻仁润肠通便,解决大便干结问题;
生龙骨、生牡蛎重镇安神,潜阳息风;
蝉蜕疏散风热,息风止痉。
服药之后这个孩子的结果怎么样了?
二诊:两周后复诊,家长欣喜地告知,孩子抽动的频率有所降低,脾气也没那么急躁了,睡眠质量有了一定改善。看到孩子的这些变化,我深感欣慰,同时根据当前症状,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微调,继续用药两周。
三诊:此次复诊,孩子的抽动症状已明显减轻,怪声几乎很少出现,耸肩、扭脖子等动作也大幅减少。睡眠基本恢复正常,大便也变得规律。舌质颜色趋于正常,舌苔薄白,脉象弦象减弱。
我在原方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以巩固疗效,让孩子继续服用一个月。 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孩子的秽语抽动症症状基本消失。家长激动不已,连连道谢。
此后,孩子定期复查,至今半年过去,症状没有复发,学习和生活都回归了正轨。
我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作为一名中医医者,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对得起每一位患儿,对得起家长们的信任。我本也是普通百姓,深知普通家庭养育孩子的不易,所以一直秉持着不开贵药,只开对药的原则,希望能切实帮助到每一个患病的孩子 。
我是中医儿科叶冬兰,从事中医儿科45年,现在退休,除了平常的坐诊,就是整理些以前的治疗医案和小儿养护之类的内容,借平台分享给大家。
如果有鼻炎、抽动、小儿发育不良、咳嗽、脾胃虚弱等儿科问题,可以跟我说说情况,忙完我会一一回复。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一人一方,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实际运用的话,一定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辨证,模棱两可地盲目套用,那是对身体的不负责!
如果有需要,可以找我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