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未来五年,在河大这个新天地,希望能从容表演,实现双赢

论史近现代 2024-09-21 00:12:22

十二年前,具体说是2012年3月25日,河南省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原经济区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我有幸成为四嘉宾之一。因为是省委书记坐镇,省长主持,各地市领导倾听,这种场合,嘉宾一般都是说好话,表扬河南如何如何了不起,只有我开门见山,称制约河南发展的短板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希望省委省政府重视并加强扶持力度,其中特别以河南大学的发展困境为例。会议一结束,时任河南大学党委书记的关爱和教授就打来电话,对我为河大“仗义执言”表示感谢。那只是局外人的观察与思考,当时绝对想象不到,多年以后,我会参与到河南大学迅速崛起的伟大事业中。

我说过,搞垮一所大学很容易,真正办好一所大学则很难,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去年3月,应邀在河南大学文学院百年庆典上讲话,说到“当初那么赫赫有名的国立河南大学,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命运坎坷,但那是大环境造成的,个人无能为力。改革开放后,经两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以我熟悉的任访秋教授和关爱和教授为例),河大及河大文学院终于有了今天这样很不错的局面”;但在我看来,这远远不够,河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与河大的因缘》,《中华读书报》2023年3月15日)。

多年以前,我曾谈及胡适的“建设者心态”——“与充满激情的‘革命’相比,强调‘建设’, 自是显得‘黯然失色’。适之先生利弊参半的‘平实’,既受制于性格、学识、才情,但也与这一‘建设者’的自我定位不无关系。可建设者的力求‘平实’,不等于墨守陈规、维持现状,更不等于没有自己独立的政治理念。”(《建设者的姿态——读北大版<胡适文集>有感》,《中华读书报》1999 年 2 月 10 日)这是处世态度,也是人生哲学,这方面,我认同胡适的立场——这个世界很不完美,我等个人力量也很有限,可还是值得认真尝试;有几分耕耘,说不定就真的有几分收获。

前年,在《我读鲁迅四十年》(《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中,我重提十多年前答记者问时说的“读鲁迅的书,走胡适的路”。对于这句不太讨人喜欢的话,这一回我亮出底牌:“读鲁迅/胡适的书,不一定走鲁迅/胡适的路,有时候是个人能力有限,有时候则是外在条件不允许。与其高自标树,尽说漂亮的空话;不如脚踏实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这里包含我对大道朝天、文化多元性的理解,还有对人生局限性的深切体会。”

今年一月,商务印书馆推出24卷《陈平原文集》;二月,我循例从北大退休;三月,北大举办“《陈平原文集》出版暨现代中国人文学学术研讨会”,我的答谢词《为何“低调”以及如何“前行”》刊《文艺争鸣》2024年第6期,同期还有21篇会议发言。老友看了,说有那么多重要学者与会,还为你写文章,这还“低调”?我很委屈,因文章讲的是作为一种思想及行为方式,我倾向于“低调的理想主义”——“那是源于我对整个局势及时代思潮的理解与洞察,也基于我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故从不做英雄科。”(参见《我是个低调的理想主义者》,《小康》2007年第10期)

知道我即将退休,从去年起就不断有大学来联系,之所以最后选择了河南大学,与老友关爱和的极力邀约有关。我仔细掂量过,锦上添花没有必要,平地起高楼又做不到,加盟河大,属于力所能及,且多少可以有所作为。另外,1992年9月我到开封出席“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讨论会,从那以后,三十多年间,我与河大近现代文学研究团队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当然,此前夏晓虹已在此“讲座”,起“筑巢引凤”作用,那也是事实。

到了这个年纪,别想得太伟大,能实践自己的诺言,做些力所能及且自认为有意义的好事,这就够了。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加盟河大,对于我来说确实是最佳方案——合作团队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且目标明确,眼下正奋发图强,在这个节骨眼上,我若能助点力,也算与有荣焉。接下来这五年,除了北大未完的工作,我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河大。我当然晓得,个人愿望能否实现,严重受制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因素,不是发宣言喊口号能解决的;但无论如何,值得试一试,没试你怎么知道就一定不行呢?

既然受聘,会认真思考自己在这里能做什么,如何为河大做贡献。只是我个人情况有点特殊,因出道较早,处在有利的位置,一直上下求索,不怎么考虑分数、项目、评奖、职位等;这在当下中国,显得有点异类。平时习惯于堂堂正正,开大门、走正路,能做的,也就是利用自身人脉及影响力,通过邀请讲学、组织会议、协同研究、指导学生等,让河大与北大等国内外名校加强合作,帮助提升河大的声誉以及年轻一辈的学问及精神境界。

此前虽与河大多有合作,但那时是客卿,一切都好说;真的入场了,就得考虑表演场地以及实际效果。因此,希望能得到河大校方及文学院师生的支持与关爱。因为,对我来说,七十岁创业,那既是机遇,更是冒险。未来五年,在河大这个新天地,我希望能从容表演,实现双赢——不是赢两次,是双方都获益。

至于为何以及如何创建“河南大学近现代中国研究院”,在接下来的座谈会上,我将做《人文史视野下的现代中国》专题发言。

2024年8月30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