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3时8分,已近隆冬的北京城内,一位走过一个世纪的老人静静的睡去,但是他再也不会醒来了。98年的悠悠岁月,就这样悄然走到了尽头。他就是黄华,中国首任驻联合国大会代表,中国前外交部长,从延安一路走来的伟大外交家...
黄华的革命岁月黄华本名王汝梅,和很多革命前辈一样,黄华也是他为了不连累家人而给自己起的化名,后来这个名字也一直相伴了他一生。原本的真名反倒渐渐的被人所遗忘了,而黄华的儿孙们也都随他姓了黄。
1913年,黄华出生于河北省磁县的一个大地主家庭,其二伯父是当地有名的教育家,后来黄华能够走上求学道路也多受到这位二伯父的影响。不然依黄华的家境,他压根就用不着去上大学。
1932年,黄华考入了燕京大学,燕京大学的前身是教会学校,所以英语是学校内的常用语言之一。读了燕京大学后黄华也很快就学会了英文,这也为他日后从事外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燕京大学的校长司徒雷登先生虽然是教会人员,但是思想却非常开明。
在燕京大学内,你甚至能够找到马列书籍,黄华就是在燕京大学初步接触到了革命思想,成为了一名左派学生。此后黄华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以及抗日活动中,1935年“何梅协定”后,北平各高校学生可谓是义愤填膺,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下,以黄华为首的北平学生发起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后来何应钦亲自来到了西直门,将参加“一二.九”的学生们骗回了学校。然而第二天以北平为核心,全国都爆发了更加激烈的抗议和学潮,各高校学生都开始罢课。12月16日,北平学生冲入市内进行抗议,并且同警察发生了激烈冲突,最终各高校250人受伤,22人被捕,黄华就是被捕者中的一人。
去延安与此同时,身在燕京大学担任新闻系讲师的埃德加斯诺先生,也看到了国统区的种种。他对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产生了深深的同情,1936年埃德加斯诺突然悄悄找到了正在准备考试的黄华,告诉他延安的中共已经允许他前往陕北采访,他虽然中国话会说一点,但是终究不太好,请黄华为他做翻译。
黄华当然求之不得,欣然应允。不久后黄华就悄然来到了西安,找到了埃德加斯诺下榻的酒店。两人先是在西安游玩了几天,然后在一位东北军上校军官和红军联络员的带领下,开始朝着陕北前进。
在陕北埃德加斯诺采访了上百位红军指战员和中共领导人,其日程都是周恩来安排的,而黄华则负责将埃德加斯诺的文稿翻译成中文。黄华在此期间还直接接触到了伟人毛主席,毛主席对他说:“一二.九运动是五四运动以来最伟大的学生运动,只是因为陕北消息闭塞,一二.九过去了好久他才知道。”
和斯诺分开之后,黄华也没有返回北平,而是直接就地加入了红军,还担任了朱德的政治秘书。1941年,黄华被调到了中央军委工作,当时延安有着大量的干部和学员,其中就包括随父亲一起来延安的何理良。
何理良和朱德的侄女是同学,所以黄华也经常和何理良见面。康克清看出两人郎有情妾有意,就对何理良说,找丈夫就得找黄华这样的,有知识有文化,待人还诚恳。而且黄华对何理良确实实在,何理良想要找一本俄语的语法书,黄华就想方设法的为她找。
两人就这样开启了一段“延河之恋”,不同于当时革命者的速恋速婚,黄华夫妇的恋爱是浪漫的,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更是一场“爱情马拉松”,他们谈了整整三年的恋爱,才终于在1944年共结连理。
外交生活黄华最早开始从事的外交工作是同美军驻延安代表团的接待工作开始,当时延安懂俄语的人很多,懂日语的人也不少,但是精通英语的人确实比较有限。而黄华恰好和各种美国人的接触都很多,和埃德加斯诺就能够流畅交流,和美国的代表团交流自然也不在话下。
后来何理良对黄华评价道:“他这个人,整个生命都用在了外交上。”
新中国成立后,黄华便一直在外交部工作,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都有黄华的身影。由于黄华工作负责,所以周恩来在参与外事活动时总是喜欢用他。六十年代黄华成为了新中国首任驻加纳大使,七十年代又出任了首任驻加拿大大使。
黄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特殊时期,未被调回国内参加运动的驻外大使。1971年11月,黄华更是成为了中国首任驻联合国代表,在基辛格的秘密外交期间,黄华一直负责在美国同基辛格交流。1979年中美建交时,台湾派了刺客刺杀邓小平,黄华差点就为邓小平挡了枪,好在美方人员及时制服了歹徒。
但是黄华和邓小平之间也并非没有“冲突”,1985年黄华接受香港记者采访的时候,被问及中国是否会在未来被收回的香港驻军,外交是非常严谨的,黄华知道这个问题不能随便回答,否则不知道要被外界如何曲解。
于是黄华便拒绝回答了这个问题,谁知道不久后黄华就接到了邓小平的电话,邓小平直接就对着黄华说道:“你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原来记者在问过黄华后又去问了耿飙,耿飙模糊化了这个问题:“也许我们不一定驻军。”结果果然被香港媒体曲解为“不必驻军”。邓小平以为这是黄华的意思,这才打来了这个电话,直到黄华解释清楚后才知道怎么回事,邓公也向黄华道歉。
黄华是一位合格的外交家,不会在这种低级错误上出现问题,他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参考资料:
《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怀念黄华》 何理良
《黄华:从延安走向世界的外交家》 黄禹康
《传奇的红色外交家黄华》 吴志菲
《黄华:60载外交风云》 党政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