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生与男友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后痛哭不已······

泽庆健健 2024-04-26 08:22:37

“我的生命可能停止在16岁。”写下这句话,年轻的齐一鸣(化名)泪流满面。

作为一个在网络时代下长大的孩子,齐一鸣在十三四岁时就已经知道自己喜欢男生,尽管社会风气比以往开放很多,但这个秘密他不敢告诉别人。

初相遇,误终身

他自小喜欢绘画,上到高中后依旧没有放弃,每周末都去离家较远的地方学习美术。

某天,在去学美术的路上齐一鸣遇到了一个问路的大哥哥黎景(化名),想着对方问路的地方正好是自己去上课的地方,这一路上车、人都很多,于是齐一鸣便让黎景跟着自己一起去。

公交车上,黎景与齐一鸣交谈起来,他说话幽默风趣,短时间内就让齐一鸣放下戒备,得知黎景要去问路的地方入职,齐一鸣睁大了双眼。

大哥哥,那你是教美术的吗?

哈哈,你看我像教美术的吗?

齐一鸣认真观察了黎景后说,不像。黎景身形颀长,并不壮硕,但却有种肌肉结实,“浑身都有力量”的感觉。

“我是教散打的。”语罢果然就迎来了齐一鸣敬佩的目光。二人的深入了解,让齐一鸣对这个大哥哥渐渐有了好感。到兴趣中心前,他们交换 了联系方式,便往不同的方向走去。

由于常常相见,二人逐渐熟悉起来,甚至每周都约着一起去兴趣中心。黎景长得十分周正,身高身形都很优越,每次见面,齐一鸣都觉得自己对他的喜欢又多了一分。

可令齐一鸣惊喜的是,黎景竟主动跟他表白了!喜悦的冲击让齐一鸣有些晕乎乎的,在黎景的半哄半骗下,俩人发生了关系。

起初齐一鸣有些害怕,可黎景温柔诱哄,再加上其本人力量十足,双管齐下,齐一鸣逐渐接受了这场性事。

尽管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可身体上的疼痛骗不了人,肛周出的血甚至污了他的裤子。

后来,齐一鸣又天天盼着周末见面,说些亲切稠密的话,再发生些别的暧昧······每天上课都有些走神。

一个月后的早上,那天起床时齐一鸣就发现自己发烧了,去了医务室,吃过药后退烧了。后来的几天一直是低烧的状态,他请假去了诊所打点滴,黎景去看过他之后便消失了。

微信不回,电话不接,这让生病的齐一鸣更加难受。更令他痛苦的还在后头,由于一直反复低烧,他来到医院看病。医生根据他的情况建议他做一个HIV检测,他的检测结果是阳性。

拿到检查单,齐一鸣还不知道这个结果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拿出手机搜索后,差点吓得站不稳。

“我这么爱他,他为什么害我!我才16岁啊!”诊室里,齐一鸣忍不住嚎啕大哭,泪水浸湿了他的衣襟。

本该拥有自己美好而光明前程的齐一鸣,却因为对艾滋病知识的不了解,以及性行为的放纵,在侥幸中失去了防线,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而这样的悲剧,绝不是个例!

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

近年来,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向来被视为净土的校园,正逐渐遭受艾滋病的侵蚀,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从大学生逐渐向高中生、初中生蔓延。

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每年报告发现15~24岁之间的青少年学生艾滋病病例在3000例上下。

究竟是什么,让艾滋病在本该纯净的校园里肆虐?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无知!随着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青少年的交友方式更丰富,更容易获得性行为。

对性充满了好奇和探知欲,却没人告诉他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就那一次,应该不会中招吧....”

“不可能的,艾滋离我们太遥远了,我怎么可能这么倒霉。”

学生群体艾滋病的出现,并非完全因为滥交。家长们对“性”避而不谈,学校也没有过相关的教育,很多学生觉得“艾滋病”跟自己相距甚远,无防范措施的性行为,让艾滋患者在青少年里的数据急剧攀升。

性教育的滞后,让艾滋入侵了校园。

防艾小贴士

1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积极学习和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主动加入学校防艾志愿者学生社团。

2

网上交友,线下见面,要提高安全意识。避免醉酒,远离毒品,尤其注意伪装成饼干、奶茶、跳跳糖、饮料等形式的新型毒品。

3

无保护的男男性行为是青年学生最常见的感染方式,发生性行为要使用安全套。

4

若发生高危行为,应尽早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咨询,最晚不迟于72小时使用阻断药。

高危行为3周后应进行艾滋病检测,也可以进行自我检测。预防艾滋,从我做起。

青少年学生本该是朝气蓬勃,充满梦想与希望的群体,如今却被艾滋病阴影所笼罩。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及时对青少年科普正确的性健康知识,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END

青少年群体规范性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性知识’‘性教育’话题不能讳莫如深。

要分年龄段、对青少年有针对性的科普能有效启动自我保护意识,帮助青年人建立正确的性观念,理解责任与爱。

*根据真实事件进行改编,文中人名均系化名

作者:皮科主任刘大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