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事儿了,有一天在街上遛弯儿接了某健身会所的一张小广告,健身会所离家挺近,正在基础施工,小广告的大意是建成后设施如何好,正在预售游泳和健身的年卡.......
喜欢游泳,就多问了几句,结果近半年一个叫“阿李”的小伙子就以平均每周两到三次的频率不停地给我打电话,不胜其扰,我把他拉黑了。一晃又半年过去了,再次想起这事儿,想游泳的念头更强烈了。
游泳真是挺好的一项运动,一旦入水,感觉所有的压力都在瞬间消失,这可能是我一度坚持游泳的重要原因,而喜欢上游泳,是因为一部电视剧。
那一年是1980年,中央电视台引进了咱们国家第一部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男主叫麦克·哈里斯,是一个手掌脚掌长着蹼,用腮呼吸的人形奇异生物。当然,在陆地上麦克与常人无异,但在深海,却可以像条鱼一样来去自由,我们管这个海豚般帅气的游泳动作叫麦克式。现在回想起来,这部电视剧画质实在是不高,特技效果也差,即便这样,当时还是催生了一大批人学游泳的热情。
第一次学游泳,是在邢台煤矿的职工澡堂。那时候好多单位都有澡堂子,因为要供上千采煤工人上井洗浴,邢煤的澡堂子颇为壮观,中间一字排开能有将近七八个大池子,四周围绕着一圈喷淋管道,工人上井后先在大池子里泡澡,随后淋浴冲洗干净。就是这些洗澡池子,在当时我和小伙伴的眼里,简直就是电视剧里的大西洋, 我们每个人,都是麦克·哈里斯。想像一下,几个小屁孩儿光着身子,在漂浮着肥皂沫的洗澡池里扎着猛子,在大人的腿隙间潜水穿梭,我最初的水性,就是在这儿练成的。
再大一点,胆子也越来越大,游泳的地点逐渐从洗澡池子转移到了户外。对,用现在的话来讲,叫“野游”。
最初的野游是在奶奶家,那是位于市郊的一个城中村,那时候还没有街道、门牌,因为房后有一个人们取土形成的有多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沟,所以奶奶家的地址就约定俗成的被叫做“大路沟”,一场大雨过后,大路沟就成了一个天然的游泳池,这个地方,保留了童年最质朴的关于戏水的回忆。后来城中村改造,大路沟被填平,原地拔起了几栋高楼,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相信现在的孩子们再也找不到了那种野趣。
我的老家是华北平原上有名的“泉城”,四城都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十几个泉眼儿,上高中搬了新家,附近就有个活泉,因为泉池形状像狗头,所以叫做狗头泉。一放暑假,我们全家就拿着旧汽车轮胎到这儿戏水,当然,出于安全考虑,父母是不允许我畅所欲游的,最多就在泉池边上扑腾两下。所以我更愿意约上几个同学或好友到狗头泉玩,跟好友南北横渡,看谁先游到对岸,再往回游时,能感觉到泉眼处的水流在往上涌,然后一个捧起甘冽的泉水就喝,另一个凑过来在耳边悄悄说:我刚在水里尿了一泡........
游泳的记忆并不都是美好的。2007年到桂林出差,就因为游泳险些命丧漓江。
桂林这个城市太漂亮了,钟灵毓秀、山水清奇,美丽的漓江从市区穿城而过,白天清秀,夜景妖娆,勾得人心里痒痒的。于是第二天上午开完会,便和海口台一位台长相约到漓江游泳,作为外地人,我们还是很谨慎的,专门挑了当地人下水多的地方,起初踩到的是滑滑的卵石,水的温度也很舒服,看着河水的宽度大概也就100多米,就临时决定横渡过去,大家知道:河水是流动的,游过去顺利到达彼岸,再回来路线难免出现偏差,就在返程时,突然感觉左脚被水草给缠住了,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再熟悉水性的人起初碰到这种情况都会慌,随后动作变形,直至呛水.......更可怕的是,我的左腿随后就因为紧张抽筋了。也就是不到一秒的时间,我瞬间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可能是强烈的求生欲望吧,我摆脱了水草的纠缠,侧着身子,艰难地把嘴和鼻子保持在水面以上,奋力向岸边游去。终于脚再次踩到滑滑的卵石,我已经像条狗一样的瘫软不起......
这件事儿在很长时间给我留下了阴影,以至于之后几年终于从野外又转移到了室内的池子里。
可是,凭心而论,回到室内,已经完全没有了过去那种无拘束戏水的味道,大家都佩戴着泳帽、泳镜等装备,在标准化的池子里有序地往返,健身足矣,乐趣全无。
时代总是在变的,单从游泳的变化上,很难说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就像老妈给我用两块红领巾缝制的第一条游泳裤一样,现在的泳衣再昂贵,也没有了当年的那份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