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一亿人挤在五万平方公里的尼罗河沿岸,为啥不去改造沙漠?

小仔浏览厅 2024-08-29 16:22:20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前言·】——»

广袤无垠的沙漠,遮天蔽日的黄沙,这是大多数人脑海中对于埃及的印象。

这个拥有10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其中95%都沦陷于沙漠的掌控,仅仅依靠着一条生命之河——尼罗河——才能在荒芜中孕育出一丝绿色。

人们不禁要问,拥有世界第一长河的埃及,为何不能逆转沙漠的吞噬,将广袤无垠的荒漠化作生机盎然的绿洲呢?

——【·生存环境紧张·】——»

埃及,一个名字里就带着古老和神秘的国度,一直以来都和“沙漠”这个词紧紧捆在一起。

埃及,96%的土地都被无情的沙漠吞噬,仅剩5%的土地,如同沙漠中的绿洲,承载着超过一亿埃及人民的希望和梦想。

试想一下,把整个山东的人口塞进宁夏那么大的地方,那画面,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资源错配,是埃及面临的最大难题。尼罗河,这条埃及的“生命之河”,为这片干旱的土地带来了生机,但也限制了埃及的发展空间。

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像渴求雨水的植物一样,紧紧地依靠在尼罗河沿岸,形成了一条狭长的“生命线”。

开罗,这座千年古城,也没能逃脱命运的捉弄,人口像开闸的洪水一样,不断涌入,城市不堪重负,只能被迫搬迁。

粮食,是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5%的耕地,要养活超过一亿的人口,这简直比登天还难。

埃及,曾经的“北非粮仓”,如今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这其中的无奈和辛酸,只有埃及人自己才能体会。

更让人感到窒息的是,埃及的人口还在以一种“你追我赶”的态势增长,土地压力也随之剧增。

为了生存,一些人开始打起了“死人”的主意——墓地。

在开罗,有一个名叫“卡拉法”的地方,原本是一片豪华的墓地,如今却成了百万“活死人”的家园。

试想一下,每天在墓碑前做饭,在棺木旁休息,这种生活,想想都让人毛骨悚然。

——【·不断做斗争·】——»

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 导致埃及人从未停止过对沙漠的挑战,试图将黄沙变成良田。

早在20世纪50年代,埃及人就有了引尼罗河水灌溉沙漠的想法。他们看着尼罗河日复一日地流淌,心中充满了将荒漠变绿洲的渴望。

而中国毛乌素沙漠的成功绿化,更像是一剂强心针,让埃及人看到了希望。要知道,毛乌素沙漠绿化可是在几乎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完成的壮举!

相比之下,埃及有着尼罗河这条天然水脉,创造沙漠奇迹似乎触手可及。

"新河谷计划”,一个充满野心的计划,它的目标是在沙漠中开辟出9000平方公里的绿洲,相当于再造一个毛乌素沙漠绿洲!

这个计划耗资巨大,总投资预计高达865亿美元,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

然而,与毛乌素沙漠主要依靠民间力量自发组织,自筹资金,最终花费不到12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河谷计划”的巨额资金最终却深陷贪污腐败的泥潭。

1970年代,在苏联的帮助下,埃及建成了阿斯旺大坝,蓄积起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

这次成功让埃及人尝到了甜头,也为“图什卡工程”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1998年,尼罗河上游突发洪水,滚滚洪流涌入纳赛尔水库,几乎将大坝推向崩溃边缘。

为了保住大坝,埃及人被迫打开了泄洪闸,洪水沿着人工河道涌入沙漠,形成了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的湖泊群。

这次意外的洪水,让埃及人看到了“以水治沙”的希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推进“图什卡工程”的决心。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资金链断裂,再加上贪污腐败、政局动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图什卡工程”最终烂尾,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工程烂尾项目之一,前期投入的60亿美元也打了水漂。

曾经波光粼粼的人工湖泊群也逐渐干涸, 最终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无尽的沙漠。

“图什卡工程”的失败,是埃及“绿洲梦”的一次沉重打击。

——【·太阳能·】——»

虽然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但他们从未停下脚步。

沙漠,真的就一无是处吗?埃及人不这么认为。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看似毫无生机的荒漠,寻找新的希望。

太阳能,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广袤的沙漠,充足的阳光,这些都是发展光伏产业的天然优势。

位于埃及西部的本班光伏发电厂,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座世界第四大太阳能发电厂,占地37.2平方公里,每年可以生产超过16亿度电,为埃及的能源转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沙漠,从被动的承受者变成了主动的贡献者,这无疑给埃及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

科技,成为了连接沙漠和未来的桥梁。海水淡化、节水灌溉、沙漠农业…... 各种新技术,如同雨后春笋般,在沙漠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总结·】——»

埃及的故事,远未结束。这是一个关于挑战与希望、困境与机遇的故事。

在未来的路上,埃及人将继续与沙漠共舞,与尼罗河相伴,在有限的资源中,创造无限的可能。

同时埃及治沙工程的兴衰,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一段缩影。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时,必须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对于埃及来说,"绿洲梦"的实现,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更需要政治的清明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资料:

埃及的一块沙漠地,建起世界规模超大的光伏产业园,正泰助力“一带一路”沿线绿色低碳转型2021-11-19 18:13·钱江晚报

“让更多荒漠变成良田”2022-02-15 10:42·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各国治沙经验启示:关键是治理人类活动影响带来的“荒漠化”2023-04-26 07:03·澎湃新闻

0 阅读: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