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和岳飞、韩世忠并列的抗金英雄,为何唯独张俊有个好结局?

天空叙史 2024-12-20 11:34:17

前言

在绍兴和议前后,南宋朝廷先解除了张俊、韩世忠和岳飞三位大将的兵权,后又杀害了坚决主张抗金的将领岳飞;韩世忠和张俊也先后被弹劾离职。

三大将中只有张俊不但能全身而退,并且深受宋高宗宠信。

这是他始终都与宋高宗保持一致,忠于朝廷的结果,但是这也成为张俊被后人诟病的原因...

为自保率先交兵权

南宋是在与金国交战过程中建立的,为了抗击金国,维护自己的统治,让大将专兵也是不得已的举措。

当形势缓和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解除大将兵权,收归朝廷是必然的。

南宋建立之时,宋高宗直接控制的帅府军队仅有万人,当时面临外忧内患为了政权生存,高宗不得不放弃以往抑制武将的方针,倚重武将,对他们在兵权上作出让步。

不但允许他们拥兵,而且还怂恿他们扩军,保卫南宋王朝。所以南宋诸将领此后不断把游寇、民变的士卒、金兵击败的溃兵作为招募、改编的主要对象。

在激烈复杂的民族战争中,南宋各大将抓住机会,动用各种方式,不断扩大自己实力。

他们“厚自培植”“自主庭户”,在扩军自雄的同时,还不断地把官兵变为私兵,具有家兵含义的“部曲”一词重新频繁地出见于当时的史料中。

这样南宋兵权在建炎绍兴之际经历了一个由分到专的过程,日益集中到少数将帅手中,形成了张俊领导的“张家军”,韩世忠的“韩家军”,刘光世的“刘家军”岳飞的“”以及吴玠、吴麟的“吴家军”等。

随着宋金战争的进展,大将拥兵的数量也迅速膨胀。

据台湾的石文济先生的《南宋中兴四镇》所统计,在建炎元年(1127年)四镇总兵数仅占全国总兵数的5%,但是八年以后,到绍兴五年(1135年),四镇总兵数是十八万,占全国二十万总兵数的 90%。

并且这些大将驻扎各地时,都拥有相当大的军政、财政及民政大权,势力很大。大将之间又存在勾心斗角,互不团结的情况,对于作战也出现了不利形势。

所以绍兴五年(1135年),知福州张守上疏说:“今人将握重兵,贵极富溢,前无利禄之望,退无诛罚之忧,故朝廷之势日削,兵将之权日盛。”这对统治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又如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所说:“建炎之后,诸大将之兵浸增,遂各以精锐雄视海内”。

因此,南宋初年,武将拥兵过重,跋扈不臣的局面已经严重威胁到皇权的集中。

宋高宗也明知这种局面,但是在绍兴五年(1135年)以前,南宋在内乱外患严重的情况下,要依赖这些大将来抵御外敌以稳固政局。

所以,朝廷只能不断以高官厚禄和人量的土地财物来笼络他们,中兴诸将领,生前身后,都获封王爵。

在南宋朝廷削兵权完成以前,封为三公的四人中,武将就占三人。

现实的需要使宋高宗暂时无法采取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宋朝开国以来,对武将专兵就一直忌讳。

宋太祖出身行伍,自己就是发动兵变夺了后周的江山,担心自己的天下重蹈后周之覆辙,所以制定了抑制武将的家规,大力推行文官政治,在各级机构中,尽量用文臣取代武将。

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联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这里虽然夸大了武臣的危害,但却清楚地表明了宋太祖重文臣抑武将的方针,北宋各朝都严格执行祖宗抑制武臣这一家规。

南宋初期,女真族的势力围攻于外,民变、流寇势力蜂起于内,赵构君臣朝不保夕,所存的军事力量,也几近崩溃,无可凭借。

在此形势下,赵构不得不暂时放弃“崇文抑武”的祖宗家法,激励将士抗击金兵,平定内乱。

但是他内心并没有真正放弃这一家规。而且建炎三年(1129年)的“明受之变”,就是大将苗傅、刘正彦拥兵叛乱逼迫赵构退位,这更使他感到来自武将的威胁远比金兵更可怕,大大增强了他猜忌防范大将的心理。

从此如何控制手握重兵的将领,保住自己的皇位,是他时刻都不能忘的事情。

因此赵构可以容许将领们邀功请赏,聚敛财富,甚至避敌不战,但绝不能容忍他们权势过重,有震主之威。只是现实的需要,才使宋高宗在抑制大将的问题上还不敢有大动作,不过他时刻都在努力收回兵权。

宋朝重文轻武的家规造成了文臣优越的地位和心理,所以随着南宋初年武将们各种权力和地位的提高,必然与朝廷中的文臣集团在各个方面发生冲突。

这也与北宋各朝中文臣凌驾于武将之上的传统发生了矛盾,因为宋金的战争环境,使这种矛盾变得更为复杂。

在朝堂上,武将与文臣之问也逐渐出现了分庭抗礼之势,一扫北宋时武将在文臣面前的卑躬之相。

既然武将势力已构成对家法的视与对朝廷的威胁,所以南宋的士大夫们就都当仁不让地站出来,以遵守家法为口号提出削兵权的建议。

大臣汪藻认为:“白古兵权属人,久而未有不为患者,岂不以予之至易,收之至难,不蚤图之,后悔无及……今诸将之骄,枢密院已不得而制矣,臣恐寇平之后,方有劳圣虑。孔子所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须奥,而在萧蔷之内。”

于是不论是主战的李纲、张浚、王庶和陈规,还是主守的赵鼎、张戒、廖刚等都坚持削夺大将兵权,更不要说是主和的秦桧、土次翁、范同等人了,他们都提出了多种的削夺大将兵权的方案。

由于各大将家兵的兴起,南宋军队作为国家武装的性质正在淡化,而作为将领私家武装的性质却日趋强化。

这必然导致“缓急之际,人皆各为其主”的严重后果。削夺大将兵权也就成为集中兵权使政局长期稳定的必然要求。所以在政局稍微稳定以后,削夺大将兵权的行动就开始实施了。

具体过程

绍兴五年(1135年),杨么起义被镇压后,南宋大体上摆脱了内外交困的窘境,同时解决武将势力的内外条件也逐渐成熟。

绍兴七年(1127年)初,宰相张浚积极贯策高宗意图,“谋收内外兵柄”,其方案是以文制武,即派都督府的文官去节制或宣抚诸将军队。

七年三月,张浚罢免了在战争中表现怯的大将刘光世,命都督府参谋军事吕祉前往节制。四月,张浚又指控岳飞“积专在并兵,奏牍求去,意在要君”,同时派都督府参谋军事张宗元权湖北京西宣抚判官,实际是作监军,开始了削兵权的行动。

但是张浚处置不当,激起刘光世部将郦琼的淮西兵变,高宗只好罢其相位。

张浚进行削兵权不可能是个人行为,因为刘光世是救驾功臣,不先得到高宗同意,张浚是不敢动他的。刘光世罢军政后,高宗特拜其为少师,并说:“若恩礼稍加,则诸将知有后福,皆效力矣”,可见高宗是把罢免刘光世视为削兵权的良好开端的。

不料发生了淮西之变,张浚被当了替罪羊。继张浚以后,赵鼎为相。他和王庶以及监察御史张戒继续进行削兵权行动。

他们采用的是“抚循偏裨,以分其势”的方案,而制定这个方案的却是宋高宗。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

但是,这个方案也有缺点,它既需要时日,又容易被将领察觉。绍兴八年五月,枢密副使王庶欲分张俊兵,命张俊部将张宗颜部移驻庐州。

张俊立即看破其意图,叫人传话:“易置偏裨,似未易。先处已可也。不知身在朝廷之上能几日?”不久,在秦桧排挤下,赵鼎罢相,王庶去职,致使削兵权的努力再次不了了之。

赵构知道张俊并不是非常贪恋军政大权之人,给其富贵,是可以让其放弃兵权的。

张俊自然明白皇帝的意图,并且他本人也认为议和是南北必走之路,南北和议后,大将握兵只能是自取祸端。

为保护自己,他自愿解除兵权,以消除廷对自己的疑虑。绍兴十一年四月,高宗和秦桧采纳了范同的“明升其官爵,暗夺其兵柄”的建议,招张俊、韩世忠和岳飞三大将入朝。

此后,岳飞、韩世忠先后被罢去枢密副使、枢密使的职务,枢府本兵之权尽付主张和议的张俊。但到绍兴十二年十一月,张俊也同样遭弹劾被罢。

这时削夺大将兵权才最终完成。宋高宗自豪的说:“今兵权归朝廷,联要易将帅,承命奉行与差文臣无异也”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