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因为印象中,圆圆是一个非常乖巧、懂事的孩子,成绩名列前茅,礼貌教养极好,说话更是轻声细语,还有些胆怯,总爱躲在妈妈身后。
我们曾在私下里说,和圆圆说话,都会不自觉压低声音,就怕吓到她。这样一个乖孩子,居然会离家出走,这是今年最大的笑话了。
可是,熟悉情况的杨姐却说,这是真的,最糟糕的是,李姐家的小女儿,10岁的玥玥,也出现叛逆的趋势了:自负、顶撞父母、逃课、打架。
这下,大家炸开了锅:这姐俩小时候可是出了名的乖孩子,怎么越长越回去了?
在大家一片不解声中,杨姐沉重地叹了口气:就她家那情况,孩子乖巧只会是一时的事,叛逆、出问题才是必然。
接下来,杨姐就给我们分析起来。
为什么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后问题越多?真实原因很无奈父母太严厉,自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
李姐是一个倔脾气的人,作为一个从重男轻女家庭走出来的孩子,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她其实一直憋着一股气,想要出人头地,想要给曾经不看好她的人看到她的优秀。
有了孩子后,李姐又把这个信念转嫁给了两个孩子,为了激励孩子更加优秀,她最爱用的办法就是严格要求,经常一言不合就责罚孩子,或打或骂,把一个严母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偏偏李姐的丈夫工作离家远,一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两个孩子的教育几乎是李姐一人说了算。
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两个孩子早早就学会察言观色,妈妈一皱眉头,她们就知道道歉“妈妈,我错了,我下次再也不敢了”“妈妈,你别生气,我会乖的。”
表面上看,孩子确实很乖,不用太操心,实际情况却是:这只是没有能力时的一种妥协,一旦有了能力,可能会马上反弹。
因此,圆圆的离家出走真的不是忽然间的行为。
安全感不足,不敢表现真实的自己
以前,每次看见圆圆,都只觉得这个孩子太听话了,别家孩子蹿上蹿下不停歇,这个丫头却是让坐着就不会站起来,即使看到其他小朋友为了得到一颗糖果胡搅蛮缠、满地打滚,她也只是露出羡慕的眼神,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实际情况却是,李姐一人,既要工作,又要兼顾两个孩子,实在没有什么耐心和精力。她经常会冲两个孩子大吼大叫,哪怕孩子只是不小心打倒了奶瓶,也会引来李姐的厉声斥责。
据说,最生气的时候,李姐真的把“不要你了”付诸实践:把孩子推出门外关了十几分钟。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圆圆,一直安全感不足,她不敢大声哭、放声笑,她甚至不敢开口要一个心仪已久的小玩具。可以说,她一直表现出来的“乖巧、懂事”真的只是表现而已。
这样的孩子,一旦有了足够的力量和勇气,叛逆、反抗在所难免。
打击式教育,孩子不敢轻易尝试
李姐信奉打击式教育,影响最深的一次,一份很难的试卷,圆圆考了98分,别人家都在夸孩子:“你真棒”“继续保持”,李姐说的是:“不就是一般测验考的不错嘛,有什么好沾沾自喜的?”“你怎么不去看看更优秀的孩子?这算什么啊?”
曾经有一次听到李姐吐槽圆圆不听话,说是给她报的钢琴课,孩子说什么都不愿意去,一直坚持要学小提琴。大家都说,既然孩子喜欢小提琴,报小提琴班就好了呀。
李姐却说:“小孩子懂什么,学小提琴又不能加分,简直浪费钱,学钢琴才好。”
后来,李姐硬是逼着圆圆去了钢琴班,哪怕孩子一直流着泪问:“妈妈,你为什么不能听听我的想法?”李姐也是一句:“浪费钱。”
打击式教育,看似能从反面激发孩子的斗志,可是,在心理发育不成熟的孩子这里,打击只会掐灭他们的自信,等到她们长大一点,那些曾经被无情浇灭的热情又会以更剧烈的形式反击回来。
听了杨姐的话,我们忽然发现,以往每次李姐沾沾自喜于自己又在和孩子的争执中占了上风时,杨姐总会浅浅地规劝她,以前还没觉得有什么,这会一看。原来,很多问题早有预兆。
可以说,李姐家这两个小时候乖巧懂事“别人家”的孩子,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问题多多的孩子,理解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问题。
那么,怎么养育一个真正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孩子呢?首先,给足孩子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一生能勇往直前、自信直立的最大依仗,也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耐心、用心的陪伴必不可少:一遍又一遍地强调“我爱你”很难,一次又一次压下濒临崩溃时的大喊大叫很难。
可是,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肯定和安抚,才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当他知道:我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孩子,即使做错了事也不会被抛弃,他才会勇敢向前。
其次,让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
小孩子天性爱动、自制力差,调皮捣蛋是常见的事,到了那个年龄才会做那个年龄该做的事。
孩子调皮了,微笑一下,感慨一句“小孩子”,让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其实也是一种养育,如果一来就要求孩子乖巧懂事、听话明理,只怕要迎来当头棒喝了。
再次,做好引导。
作为父母,对孩子附有养育、教导的作用,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及时规劝、做好带头的榜样作用必不可少。
总而言之,想要孩子健康成长、自立自信,不能只看孩子是否乖巧、懂事,心理的成熟、性格的培养才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