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宋朝,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宋朝文明昌盛、经济发达,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宋朝偏安一隅,武备孱弱。
其实这两种评价,都有本身的道理,不过就事论事,可以说宋朝弱,但是不能说宋朝从来没有过进取心,尤其是北宋,曾经也是想过做一个能够跟汉唐相比的朝代的。
一个致命的问题是,从北宋建国开始,幽云十六州就成了宋王朝最大的痛点。
一、为什么是幽云十六州?说起幽云十六州,位置也好,环境也罢,都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它本身属于古代中原王朝很重要的一种战略资源,即“形险”。
所谓“形险”,翻译过来就是“险要的地形”,我们都知道古代中原王朝没有发达的热兵器,基本上只能靠冷兵器配合起来才能对付草原民族的进攻。
但是草原民族拥有中原王朝无法比拟的一个优势,那就是机动性。更形象的说,就是马匹,因为足够多的马匹,所以草原民族可以组建出庞大规模的骑兵部队,长期对中原王朝进行侵袭。
当然了,中原王朝也不是没有反击的时候,比如汉朝、唐朝就是非常扬眉吐气的时代,但我们要注意,不管是汉击匈奴,还是唐击突厥,有两个关键的前提条件,第一是有足够多的马匹,所以也能够组建足够强大的骑兵部队,跟草原民族进行对冲,另外一个呢,就是汉、唐面对草原民族都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即“进可攻,退可守”。
而这两点,都跟幽云十六州有很密切的联系。
我们翻开地图来看,幽云十六州所处的位置涵盖了今天的山西和河北一带,古语叫做“燕赵之地”,这地方险要的山川密布,只要在几个固定的点进行守备,基本上就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实际上等于花少量兵力来解决大的军事问题,性价比非常高。
另外一方面,幽云十六州自古以来就是养马地,尤其是因为濒临草原民族的生活区域,能够非常顺利地获得优良马种,所以想要培育起来一支能够横行草原的强大骑兵,那也必须要幽云十六州这块地才能够做到。
所以说,在咱们今天看来,不过就是山西和河北两省大小的地方,在古代的中原王朝眼里,那基本上就是军事资源的精华所在,拥有了这块土地,进可以出入草原、退可以固守中原。
从战略的角度就已经掌握先机,反之,如果幽云十六州在草原政权手里,中原王朝就等于门户大开,敞开胸口让人捅刀子。
而宋朝从建国开始,最大的悲剧就源于此。
二、先天不足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燕云十六州是被后晋的石敬瑭割出去的,所以石敬瑭在后世的评价非常之差,被称为“汉奸”。
但这个称呼其实不太合适,因为实际上石敬瑭并不是汉族人而是沙陀人,所以作为沙陀人的石敬瑭对中原王朝的土地没有归属感,挺正常的。
但是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赵匡胤自己就是血统纯正的汉族人,想要收回幽云十六州属于意料之内、情理之中,根本不存在任何意志不坚定的可能。
所以说从宋朝立国开始,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就是个国家大政方针。
但是宋朝刚建立的时候,眼前就有了一个敌人,北汉。北汉是五代中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弟弟刘崇所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在郭威的后周取代了后汉后,刘崇害怕被郭威斩草除根,就自己带着人跑到了太原建立了一个小朝廷。
可想而知,这个割据势力对于后周和后来的北宋,奉行的只能是敌视政策,不敌视它根本活不下去啊。
而且北汉还找了一个大“外援”,那就是辽国,这个时候的辽国早已经接管了石敬瑭奉上的幽云十六州,但是因为后周世宗柴荣的北伐,所以幽云十六州中还有一部分土地回到了北宋手中。
因此对辽国来说,他们也急需一个机会,给北宋塑造一个战略对手,用现在的话叫做“代理人”,利用这个北宋周边的“代理人”来削弱北宋的实力,试图在北宋立国未稳的情况下,就让这个政权走向崩溃。
因此对于北宋王朝来说,他们的先天不足,其实还不只是幽云十六州,或者说根本上并不是幽云十六州,而是北汉和契丹结成的“反宋同盟”。
而幽云十六州的收回,其实是北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华大一统王朝的结果,而不是过程。
那么,大宋王朝,或者说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代皇帝,为了达成收复幽云十六州这个目标,都去做了哪些事情呢?
三、宋太祖的雄心这里要先说一个特别反常识的结论,那就是宋朝的军队并不是一开始就很弱,实际上北宋前期的宋军,甚至是以强大和彪悍著称的。
举一个一个简单的例子,宋朝前期的唐河之战中,面对契丹人的进攻,《宋史》记载宋军是
“契丹入寇,能当城西,与诸将合战,无惮色,大败其众,斩首二万级。”
这个战绩无论如何也可以称得上是彪炳史册了。
而且你如果熟悉从“安史之乱”到五代的历史,这中间的原因其实也不难想明白,因为从中唐年间开始,中原大地就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历史状态。
这些藩镇表面上尊重于唐王朝,但实际上却保有自己强大的武装力量,互相攻伐、以强凌弱。
在这种现实之下,武人的地位必然是社会上最高的,并不存在什么“歧视军人”的情况,宋朝前期的部队又都是跟着周世宗柴荣在战场上一点一点打拼出来的,他们的战斗经验和战斗意志,在同时代的各个政权里,都可以算最强的那个档次。
而赵匡胤本人又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悍将”。
《资治通鉴》就记载说赵匡胤是:
“身先士卒,驰犯其锋,士卒死战,无不一当百,北汉兵披靡。……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乘胜攻河东城,焚其门。”
而在后周进攻南唐的作战中,赵匡胤更是:
“晖整阵出,太祖拥马项直入,而太祖独跃马截流先渡,麾下骑随之,遂破其砦。”
这种种记载,都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赵匡胤本人有极强的能力来领导这支强大的宋军南征北战。
所以现在有一种观点其实是很值得讨论的,那就是“‘杯酒释兵权’让宋朝的军事开始衰落”。
实际上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问题:究竟是赵匡胤没有自信,害怕将领造反才进行了杯酒释兵权,还是赵匡胤有足够的自信,认为将领不可能对抗自己来造反,所以才进行了杯酒释兵权。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恐怕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但凡赵匡胤本人在军事上的能力没有那么强,他手下的这群老将也不会听他的话乖乖交出兵权。
毕竟手里握着兵权,能获得的财富难道不是更多吗?何必要把兵权交出去让别人给你好处呢?还不是因为自己水平不行,强挺着不交,会被收拾,所以还不如把兵权卖个好价格。
而通过杯酒释兵权这件事,联系上宋朝想要收回幽云十六州的国策,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大胆的结论,那就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宋朝的军队力量变得薄弱,保障中央朝廷的安全。
而是赵匡胤想要集中原本在军头手里的军队,将他们全部改造成直属于自己的中央军,然后带着这支中央军直接北伐,拿下幽云十六州。
这个说法有没有证据的?其实还真能在历史上找到蛛丝马迹。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就曾经有过这么一个记载:
“初,太祖别置封桩库,尝密谓近臣曰:“石晋割幽蓟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这话的意思大致是说,宋太祖当年曾经设立过一个叫“封桩库”的小金库,然后对自己周围的大臣说,他想在这个金库里积累上三五十万的金银珠宝,到时候用这些珠宝把幽云十六州从契丹人手里买回来,如果买不回来的话,他就把这些金银珠宝全部拿来招募勇士,一战将幽云十六州打下来。
绝大多数人说话的时候,如果有两个选项,重点一定在后半句上。
而宋太祖这段话,只要大家稍加猜测就能明白,他还是想要通过武力来解决幽云十六州问题,而且宋太祖对自己的军事能力也比较自信,认为自己亲自率兵打下幽云十六州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很可惜,宋太祖49岁的时候,壮志未酬病死了,继承他位置的,就是著名的“高粱河车神”宋太宗,而也就是宋太宗毁掉了宋朝想要拿回幽云十六州的可能。
四、宋太宗的闹剧宋太宗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而也正因为他是弟弟的身份,所以在继承宋太祖的皇位这点上并不怎么合格。
如果一定要从法理上寻找漏洞,那赵光义这个皇位很明显是坐不稳的。
因此赵光义就开始考虑:既然从内部找不到继位的合法凭证,那我不如对外发动战争,如果能够取得比我哥更大的业绩,顺利开疆拓土,那岂不是谁也找不到我的麻烦了。
本着这个信念,赵光义即位后没多久,就派出大军围剿北汉,这个时候的北汉已经摇摇欲坠。连粮食都快吃不上了,最终在赵光义的大军围困下,只能出门投降。
如果赵光义在此刻见好就收,那么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可能会完全换一个层次。
但这个时候的赵光义,整个人已经飘了,他找不出自己的定位了,觉得自己哥哥都没有打下的北汉被我打下来了,那我下一步是不是就可以顺利地北伐,并且拿下燕云十六州了呢?
结果,赵光义此时做了一个他人生中可以后悔一辈子的决定,那就是命令手下的部队,不经过完全的休整和论功行赏,就马上开赴到前线,来个“乘胜追击”。
这个情况可以说把兵家大忌全踩了一遍:士卒疲惫、人心涣散、敌情不明、将领难用等等。但赵光义此时还懵懂无知,以为自己的“突袭”,契丹人肯定防备不住。
结果就在高梁河这个地方,宋军被契丹的名将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联合抵抗,打得大败。连宋太宗本人都只能坐着一辆驴车,屁股上中了一箭,狼狈地逃回开封。
至此,宋军的精锐损失十之八九,失去了拿下幽云十六州的核心力量。
五、拿不下幽云十六州是谁的错失去幽云十六州,对宋朝的影响是致命性的,因为宋朝建都在开封,而开封位于河南,周围都是一片平原,所以没有幽云十六州这样天然的地理屏障保护,后来无论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对于宋朝的进攻都可以说是“一马平川”。
宋军也被迫在历次战斗中,都跟游牧民族进行“步兵打骑兵”这种天然劣势的作战。
每每都死伤惨重,为后来的“靖康之变”埋下伏笔。
那么我们这里就不禁要问,到底拿不下幽云十六州是谁的问题呢?其实在这一点上,宋朝要占绝大部分责任,而剩下的一小部分,则是来源于辽国本身的有效政策。
首先宋朝因为赵光义的错误指挥,失去了拿下幽云十六州的强大军队核心。
而宋军中真正可以做到能够跟契丹人在冲突中互有胜负的,也就是这批老兵,他们被赵光义全部葬送在了高粱河战场,以至于此后的“雍熙北伐”,实际上也不过是为雷声大雨点小罢了。
其次,在高梁河之战失败后,赵光义本人在武将中的威信跌落谷底,而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执行了打击武官重用文官的政策,毕竟总要有一批人支持自己这个皇帝。
而这导致了后来的北宋,呈现出了重文轻武的局面,既然重文轻武,又怎么可能支持和建立起一支对外作战的强军呢?
第三,契丹人在幽云十六州,实行了比较优秀的政治制度,将幽云十六州当地的汉人与契丹贵族的利益高度捆绑在一起。
让幽云十六州的汉人,可以在契丹王朝中担任非常高的官职,比如后来的韩德让,就成为了契丹的宰相,而当幽云十六州的汉人能够有一条上升之路时,就跟契丹王朝产生了情感上的归属,认可了自己是辽国而不是宋国人,此时即使他们再有机会回到宋朝,对本地人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这三管齐下,北宋想要拿下幽云十六州,终究只会是一次臆想。
而拿不下幽云十六州的北宋也开始逐渐在冗兵、冗财、冗官的“三冗问题”中走向衰落,内部开始了党争,直至最后灭亡于女真人建立的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