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争议,直抒胸臆,方孝孺《谈诗》

凝萨 2024-11-16 04:31:36

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亦无俦。今人未识昆仑派,却笑黄河是浊流。

这首诗是明初大儒方孝孺的作品,名为《谈诗》,其内容为探讨诗歌风格。方孝孺被誉为“天下读书种子”,可见他在文人中的地位有多高。不仅学问扎实,人品也受到了世人肯定。方孝孺出生在书香门第,3岁启蒙,5岁写诗,7岁入学。后来方孝孺拜宋濂为师,受到宋濂的器重。朱允炆登基后把方孝孺召入京城,把他当成老师一样礼遇。靖难之后朱棣登基,方孝孺拒不投降,最终被凌迟处死。

由于他不肯见风使舵,他的著作也成了禁书,流传下来的诗文作品不多。他写过几首谈论诗歌创作、诗歌风格的作品,由于深受当世文人认可,口口相传流传了下来。作为大儒,他提出的观点肯定要认真拜读。

前宋,指的是宋朝。有人说,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北宋和南宋算在一起,延续了三百余年。由于皇帝把重文抑武作为国策,文人地位很高。在这一背景下,宋代文学创作达到了新高度。后人喜欢“以宋比周”,觉得宋朝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可以与东周、西周媲美。宋代文人在诗文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成为后人心中的丰碑。

在明代初期,文坛上流传着一个观点“宋无诗”,旨在说明宋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上不如唐代。这种观点乍一听有道理,毕竟提到宋代的文学创作,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宋词。不过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这种批判行为过于武断。哪怕诗必汉魏盛唐已经成为共识,也不能为了扭转文坛风气罔顾事实。方孝孺说,宋代是文学创作的繁荣期,诗歌创作也是后世文人难以达到的高度。

方孝孺毫不掩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他的观点,明初文人一味贬低宋代诗歌的创作成就是错误的。宋代诗人擅长写律诗,继承了先秦文人的风格。如果看到不到这些事实,随意否定只会是夸夸其谈。

为了说明“宋无诗”的观点有多么荒谬,方孝孺举了一个例子。那些批评宋代诗歌的人什么都不懂,竟然敢笑话黄河流水污浊。“浊流”还有一层引申意思,品格卑劣的人用浊流代指。可见当时文人对宋代诗歌的攻击批判有多么狠辣,竟然上升到清流、浊流之争。

文人之间有观点分歧很正常,但未必所有的文人都敢像方孝孺这样直接阐述,直面争议。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喜欢直来直去。朱元璋很赏识他的性格,才放心让他给朱允炆当老师。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