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9年,黎巴嫩,这个曾经被誉为“中东的瑞士”的小国,突然间从繁荣富庶的云端重重坠入深渊。短短三年时间,这个国家从国际金融中心滑落成一个连电力和粮食供应都无法保障的“人间炼狱”。
曾经在贝鲁特的豪华咖啡馆里,谈论投资、文化和时尚的精英们,如今不得不面对家中断电、银行取不出存款、市场上连最基础的食品都买不到的困境。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问题是:“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一个富庶的国度崩溃得如此之快?”
贝鲁特的夜晚曾经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甚至连清晨的街头都充满了忙碌的活力。如今呢?一到晚上,城市陷入一片黑暗,偶尔有几盏昏暗的灯光在街头闪烁,那是富人们用私人发电机维持的。
电力中断成了家常便饭,吃饭成了老百姓最头疼的事。在贝鲁特市中心,曾经高档的餐馆早已变成空无一人的废墟,取而代之的是成群的流浪者和失业工人。他们在街头徘徊,捡拾着垃圾桶里的残羹冷炙,期待着能找到一点吃的。
曾经的“中东小巴黎”,一场财富梦的起点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黎巴嫩这个国家,地处地中海沿岸,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曾迎来国家发展的黄金期,甚至一度被誉为“中东的瑞士”,成了整个地区的金融、文化和旅游中心。
首都贝鲁特,更是被称为“中东的小巴黎”。那时,贝鲁特街头遍布的高级时装店、餐馆、银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游客。
在这些辉煌的日子里,黎巴嫩的私营经济蓬勃发展。人们信奉自由市场,政府开支控制在GDP的15%以内,主要负责监管职能。人民的创业精神旺盛,经济也因此飞速增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的支出越来越大,公共部门膨胀,到了2018年,政府开支占到GDP的32%,比肩富有石油资源的沙特阿拉伯。可惜的是,黎巴嫩并没有石油,只有不断上升的债务
金融奇才的成就与陷阱:繁荣假象背后的危机
黎巴嫩的金融崩溃,不能不提到曾经被誉为“金融魔术师”的央行行长里亚德·萨拉马。他在位30年,任职期间四度跨越总统任期,掌控着国家的金融命脉。
凭借着稳定货币和高利率吸引外资,黎巴嫩的金融体系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许多黎巴嫩人以为,靠着萨拉马的“神技”,国家的经济可以一直这样运作下去。
可是,这些看似辉煌的背后,却是一个逐渐失控的经济泡沫。从国外流入的资金并没有被用在国家发展和重建上,反而用来填补财政赤字和偿还债务。
黎巴嫩严重依赖外部援助和借贷,实质经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人们享受着虚幻的繁荣,直到2019年,金融危机爆发,货币崩盘,危机一触即发。
危机到来时,黎巴嫩镑兑美元的黑市汇率急剧下跌,官方汇率虽然还在维持着1500比1的表象,但实际汇率早已崩溃。到了2023年3月,黑市汇率竟然跌破10万比1!
也就是说,曾经用1美元可以买到的东西,现在需要用10万黎巴嫩镑才能买到。货币贬值的速度惊人,物价飞涨,普通人买不起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与此同时,银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崩溃状态。许多黎巴嫩人储蓄在银行里的钱一夜之间被冻结,他们根本无法取出自己的存款。贝鲁特的银行门前,每天都有焦急的人们排队等待,很多人眼中透出无奈的绝望。
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取回自己血汗攒下的钱,可等待他们的,只有冰冷的回应:“资金暂时冻结,无法取款”。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黎巴嫩的各大城市上演。一些人愤怒地砸碎银行的玻璃,甚至试图通过暴力来夺回自己的存款,但这些努力最终都是徒劳的。银行系统的崩溃让许多人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当黎巴嫩的金融危机演变成全面的经济崩溃时,最先受到冲击的便是粮食供应。2023年,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黎巴嫩约有一半人口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而该国的粮食生产远远不足以应对国内的需求?。小麦库存只够维持一个半月,而几乎所有的进口渠道都受到了封锁。
市面上的食物价格飞涨,尤其是主食如面包、米饭和豆类,价格翻了五倍。黎巴嫩的百姓开始习惯了排长队买面包的日子,而很多家庭甚至无法负担一日三餐。
餐馆和小摊贩逐渐消失,街头巷尾更多的是空荡荡的商铺和焦虑的市民。他们在食品供应短缺和价格高涨的双重压力下,开始节衣缩食,甚至不得不靠邻里间的互助来维持基本生存。
没有总统的国家
经济崩溃的背后,是黎巴嫩政治体系的全面失灵。自2019年以来,黎巴嫩的总统席位一直空缺,议会无法选出新的总统。教派之间的权力争斗使得总统选举陷入僵局,每次投票都因党派之间的分歧而不了了之?。
与此同时,政府也因政治派系的斗争陷入瘫痪状态,许多重要决策无法达成,经济改革计划停滞不前。黎巴嫩看守政府仅能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而对于迫在眉睫的危机,政府却束手无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向黎巴嫩承诺提供3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但前提是黎巴嫩政府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和反腐。然而,这些改革始终未能实施?。
在这种情况下,黎巴嫩的民众对政府失去了信心。贝鲁特街头时常能看到愤怒的抗议人群,他们高举标语,呼吁改革、呼吁正义。可惜的是,政治僵局让这些呼声淹没在了权力斗争的漩涡中。
援助无力回天
黎巴嫩的危机不仅仅是国内的问题,外部世界对这个国家的局势也感到棘手。黎巴嫩与海湾国家的外交关系在多次冲突中破裂,这导致曾经来自沙特、阿联酋等国家的援助被大幅削减?。没有了这些外部资金支持,黎巴嫩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援助机构,虽然一再表明愿意帮助黎巴嫩走出困境,但这些援助条件却要求黎巴嫩必须进行广泛的改革和透明化操作。
腐败问题和政治瘫痪阻碍了这些援助的到位,黎巴嫩的危机持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