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天道》中这段话专门阐述了“虚”和“静”的重要性:
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备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意为,对于具有帝王之德的人而言,六合通达、四时顺畅,都是天地自然运行的结果,没有不是浑然不觉、持守清静的。圣人持守安静,不是因为安静好才这样做,而是因为保持内心安静,万物就不会干扰到他的内心。
水静止时可以清晰地照见容貌,合乎水平测量的标准,可以让高明的工匠作为参照。水静止尚且这样,何况人的精神呢。圣人如果能让心保持安静,便可以清晰地照见天地万物。安静、恬淡是天地的根本和道德的极致,所以帝王和圣人都停留在这境界上。安静恬淡才会内心空明,内心空明然后才能充实,充实的人生才是完备的。内心空明才会安静,安静才会自主行动,自主行动之后才会有所收获。安静就不会乱作为,不乱作为就会让做事的人各尽其责。这样的人会身心安适,身心安适就不会有忧患,自然就会健康长寿。
“虚”和“静”是老庄极力强调的核心理念。老子也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到达最虚空的境界,持守最深的安静,我们就可以看到万物运行的规律。繁杂的万物都可以回到他的根本,这个根本就叫做静,回到静的状态,就是遵从自然规律。
首先,我们说一下“虚”。为什么要讲求“虚”呢?老子曾讲到了两个“虚”的意象。一个是风箱。他说风箱正因为它里面是空的,所以才能在推拉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且进一步说,天下就是一个大风箱,所以万物才能享有生长变化的动力。另一个是山谷。山谷虽然是空旷的,但是它里面却汇聚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水。我们还用“虚怀若谷”形容谦虚能容纳别人意见的人。可见,老庄讲的“虚”并不是虚无,而是蕴含了无限的动能和创造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要有所创造,要活得充实,首先要把充塞内心的功利、负面的东西清空出来,这样才能有充裕的空间和精力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为什么要讲求“静”?人类的世界充满诱惑,人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才能排除诱惑的干扰,才能真正做些事情。而且只有当人真正静下心来,才能认真思考,做出清晰的判断。万事万物都有自然的生长规律和过程,比如一棵植物,如果过于关注它,频繁地给它浇水、施肥、剪枝,必然影响它的自然生长。只有持守清静,不过多地干扰,万事万物才能遵循自身规律生长变化,散发出无穷的生命力和创造性。老子把这叫做回归根本。
虚和静又是相互成全的。一个人只有排除内心的私心杂念,才能真正清静下来;一个人只有排除外在干扰,持守清静,内心才会空明,所以老庄思想经常讲的一个词叫“虚静”。
现在有一个很时髦的词叫“内卷”。很多人都是被身边的洪流裹挟着前进,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为何而活,因为他们始终不能静下来,听从内心真实的声音。
前几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火遍全网。一个普通教师的辞职只所以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不在于辞职行为本身,而在于一种安静下来之后的内心自我表达,一种不甘被裹挟、“做我想做”的勇气,一种关照自身需求的社会化觉醒。尽管这个教师辞职后的生活未必多么富有,未必实现了她周游世界的梦想,但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想要的生活方式,她就是幸福的。
由此,我还想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父母的过度关注,是孩子很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很多幼儿园和小学的墙上我们总能看到一句口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很多父母视孩子为自己的一切,对孩子开口闭口就是:“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他们恨不得孩子一天24小时都在其掌控之下,每分每秒的时间都由他们来安排。
生活中他们会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成绩不好,他们会着急,想办法找老师,找关系,上辅导班,甚至换学校。孩子情绪不好,他们会着急,赶紧安排心理辅导。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他们会拿出并不富余的收入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让孩子走读,似乎这样才安心。
过度关心充斥了孩子的世界,压制了其自我成长的空间,造成了过度干扰,孩子无法静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爱做的事情。这对孩子的成长只能是一种伤害。
这样的孩子即使在某些阶段学习成绩是好的,考上了重点大学,其后续成长也会乏力和迷失,甚至走上歧路。
我不期望自己的女儿上顶尖的大学,成为什么“人中龙凤”,能安安静静地做她自己想做的爱做的,就是我寄予女儿的最好的活法。
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