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魏钢副主任医师,西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执业药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00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2011年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共产党员百名技术标兵”称号。2014年在华西医院重症监护室进修,获得全国重症医学专科培训合格证。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17年成为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米烈汉教授学习,在临床上形成以宗气为本,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思路,多次在急诊科抢救室应用经方治愈急危重症。
从事临床工作18年,熟悉内科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治,临床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作为长安米氏内科主要传承人,主要运用中医治疗咳嗽、失眠、湿疹、眩晕、多汗、慢阻肺、月经不调、糖尿病及并发症、甲亢、甲减等慢性病。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近期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等多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加。多数呼吸系统疾病感染后都会有发烧、咳嗽、咳喘......有些病程还长,反复吃西药都好不了,西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魏钢巧用经方,成功治愈数十例肺炎患者。
魏钢副主任是怎么做到的?一起来看看吧!
01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支原体肺炎发热咳嗽案
魏某,女,36岁
主诉:发热伴咳嗽5天。
现病史: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寒发热伴咳嗽,最高体温38.9℃,少量白痰不易咯出,无咽痛咽痒,无头痛头晕、胸闷心慌、腹痛腹泻等不适。后自测体温37.2摄氏度,自行服感冒药,次日晨起复测体温37.3摄氏度,中午体温升高至38.3摄氏度,自服“连花清瘟”后效果不佳,遂就诊于附近医院,检查提示“支原体感染”,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口服羧甲司坦口服液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后就诊于另一医院,查胸部CT提示:左下肺间质肺炎,给予静滴头孢、阿奇霉素注射液后体温仍波动在38一39.3摄氏度。
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可,体温37.7摄氏度,咳嗽明显,少量白痰不易咯出,无咽痛咽痒,无头痛头晕、胸闷心慌、腹痛腹泻等不适。平素怕冷,易出汗,无口干口苦,纳眠差,大便2日1次,成形,小便正常。
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无哮鸣音。心率97次/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咳嗽(少阳证)
西医诊断:支原体肺炎
处方1:
醋北柴胡10g 炒白芍10g 麸炒枳实10g
桂枝10g 陈皮48g 生姜24g
瓜蒌皮15g 薤白10g 厚朴10g
炙甘草10g 茯苓30g 姜半夏9g
上方三副药后,患者咳嗽较前明显减轻,咳白痰,量少,痰易咳出,恶寒发热症状消失,体温降至正常,无心慌胸闷气短,无头晕头痛,饮食转好、睡眠尚可,大便一天一次,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滑。
处方2:
醋北柴胡10g 炒白芍10g 麸炒枳实10g
桂枝10g 陈皮48g 生姜24g
瓜蒌皮10g 薤白15g 厚朴10g
炙甘草10g 茯苓30g 姜半夏9g
上方七副药后,咳嗽咳痰症状消失。饮食、睡眠可,大便一天一次,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滑。住院第9天,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炎症基本全部吸收,办理出院。第19天门诊复查胸部CT,炎症全部吸收。
前后对比CT:
辨证纲要:
1.《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者,小柴胡汤主之。
2.《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按语:
患者青年女性,感受时邪,因反复使用多种抗生素5日,致使发热稍有减,但寒热往来,精神差,咳嗽甚,纳差,考虑邪客少阳,为半表半里之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故用小柴胡汤;又素体阳虚,平素怕冷,易出汗,咳嗽,白痰不易咯出,经3副中药治疗后,发热恶寒症状明显缓解,少阳枢机得利,继以上方加瓜蒌薤白桂枝汤稍做加减,以通阳散寒、化痰降逆。继服7服后患者痊愈出院。
02
小柴胡汤加橘枳姜汤加半夏厚朴汤,治疗细菌性肺炎发热、胸闷案
郭某,男,32岁
主诉:发热4天
现病史: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9℃,伴头痛,否认鼻塞、流涕、打喷嚏,否认咳嗽、咳痰,就诊于某医院,查血常规CRP轻度升高,甲乙流、支原体均未见异常,给予口服“蒲地蓝、头孢、连花清瘟”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此后发热反复,每于下午3点体温逐渐升高,遂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血常规+CRP+heCRP:C-反应蛋白CRP CRP:21.75↑mg/L,单核细胞比率M0N%:12↑%,嗜酸细胞比率8O%:0.1↓%,嗜酸细胞绝对值EO:0.01↓*1079/LCT胸部;左肺下叶炎性病灶。
入院症见:发热,体温39.2℃,伴畏寒、头痛,后枕部疼痛,汗多,咳嗽,咳白痰,量多,胸闷,气短,咽痒,否认鼻塞、流涕、咽痛,否认心慌,否认腹胀、腹痛,饮食可,夜休一般,大便干,2日一行,小便可。
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107次/分。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发热(少阳证)
西医诊断:细菌性肺炎
处方:
醋北柴胡10g 炙甘草9g 茯苓30g
瓜蒌皮15g 生姜24g 厚朴9g
陈皮48g 薤白15g 姜半夏9g
大枣10g 麸炒枳实10g 桂枝10g
炒芥子6g 炒紫苏子9g 炒白芍10g
上方5副中药服用后,发热、恶寒、头痛后枕部疼痛、咳嗽、胸闷、气短症状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滑。复查胸部CT肺部炎症大部分吸收,办理出院。
前后对比CT:
辨证纲要:
1.《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2.《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3.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所谓“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胡老认为咳嗽,声音嘶哑,咽喉不利,胸闷腹胀,胃神经症,食欲差,常以本方加减。常配小柴胡汤加橘皮。
按语:
患者青年男性,外感淫邪,袭表犯肺,表失宣散,肺气上逆,邪阻鼻窍,邪气不解,正气尚足,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正盛则热,邪盛则寒,遂发为发热、畏寒、咳嗽,头痛,痛在枕后,属少阳精气郁滞,小柴胡汤主之;痰气结于胸,见胸闷、气短,故重用橘皮48g、生姜之大辛大温者,散胸中之饮邪;枳实之圆转苦辛者,泄胸中之闭塞。使寒痰去而肺畅。加半夏厚朴汤宣肺散寒、行气止咳,使肺与大肠气机畅达,肺气、腹气得通。服用5副后,少阳枢机得利,三焦气机得畅,清解邪热,开宣肺气,理气化痰,利饮降逆。病人痊愈,柴胡剂变化无穷,效如桴鼓。
03
麻杏石甘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细菌性肺炎发热胸闷案
李某,男,71岁
主诉:发热4天。
现病史:患者4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自测最高体温39.3℃,恶寒,乏力不适,关节肌肉酸痛,汗出明显,伴咳嗽咳痰,少量黄黏痰,易咳出,胸闷气短,无心慌胸痛,无咽痛咽痒,无鼻塞流清涕,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大小便正常,就诊于社区医院给予抗感染、解热镇痛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就诊于我院门诊查CT胸部:1、双肺间质增生;右肺上叶及双肺下叶炎症,左肺下叶局限性支气管狭窄,建议治疗后复查除外其他。2、纵隔多发淋巴结影;主动脉壁及冠状动脉壁钙化;双侧胸膜肥厚。3、食管下段结节状稍高密度影,请结合临床随诊。现为进一步系统诊治,门诊以“细菌性肺炎”收住入院,入院症见:发热体温:38.4℃,咳嗽咳痰,少量黄黏痰,易咳出,胸闷气短,气喘,多汗,关节肌肉酸痛,无恶寒,无心慌胸痛,无咽痛咽痒,无鼻塞流清涕,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大小便正常,食纳可,夜休可。
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喘鸣音。心率101次/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风温病(表寒肺热)
西医诊断:细菌性肺炎
处方1:
蜜麻黄10g 生石膏20g 炒苦杏仁6g
瓜蒌皮30g 薤白15g 厚朴10g
麸炒枳实10g 茯苓30g 陈皮30g
桂枝10g 甘草片6g 鱼腥草30g
金荞麦15g
上方3副中药服用后,体温正常,发热症状消失,关节肌肉酸痛症状消失,气喘多汗症状明显缓解。卫闭热结的外感症状明显缓解,故去麻黄、石膏;现患者咳嗽咳痰,少量黄黏痰,易咳出,胸闷气短,气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拟方枳实薤白桂枝汤。
处方2:
炒苦杏仁6g 瓜蒌皮30g 薤白15g
厚朴10g 麸炒枳实10g 茯苓30g
陈皮30g 桂枝10g 甘草片6g
醋北柴胡10g
上方4副中药服用后,咳嗽咳痰、胸闷气喘、气短明显缓解,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效不更方,继续通阳宣肺、祛痰下气,上方继服。
处方3:
炒苦杏仁6g 瓜蒌皮30g 薤白15g
厚朴10g 麸炒枳实10g 茯苓30g
陈皮30g 桂枝10g 甘草片6g
醋北柴胡10g
上方5副中药服用后,无咳嗽咳痰、胸闷气喘、气短,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治疗9天后复查胸部CT,肺部炎症大部分消失,办理出院。
前后对比CT:
辨证纲要:
1.《伤寒论》63条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162条云:“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温病条辨》中记载:《温病条辨·下焦》第48条:“喘咳息促,吐稀涎,脉洪数,右大于左,喉哑,是为热饮,麻杏石甘汤主之。”
4.“饮病当温者十有八九,然当清者亦有一二”;“喘咳息促,吐稀涎,脉洪数,右大于左,喉哑,是为热饮,麻杏石甘汤主之。
5.《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按语:
患者老年男性,感受外邪,年老体虚,正气不足,营不内守,卫不御外,故高热恶寒表证为其特点,并伴咳喘,痰不甚多,虽经抗生素及解热镇痛治疗后,但热不退且喘咳,出现郁而化热、邪热壅肺之征象,故清解表热与宣降肺热同时进行。首选麻杏石甘汤,此方开创了表里双解、内外同治的疗法之先河。它用麻黄开宣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石膏清泄肺热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麻黄解表发汗,石膏清解里热,使表里、温寒、升降、散收等相反因素,相制为用,相辅相成。
3副药后表里双解,卫闭热结的外感症状明显缓解,患者又有高血压、肺间质病变等基础疾病,感染细菌性肺炎后往往诱发基础疾病加重,二诊后其胸闷气短,气喘等心肺症状为其突出表现,考虑其肺气得宣,郁热渐减,太阴本虚仍存,改用《金匮要略》枳实薤白桂枝汤通心脉而利心阳,继以大量茯苓运太阴而强中气,酌加柴胡疏泄气机,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气短明显缓解,但症状仍没消失,继服上方5副后症状完全消失,办理出院。患者在中医药治疗后,肺气得宣,郁热得清,太阴得运,脾胃得健,心阳得运,血脉得通,邪去而不伤正,诸症减轻,病情向愈。
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在抗菌药物应用以前,细菌性肺炎对儿童及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极大,抗菌药物的出现及发展曾一度使得细菌性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但是近年来,尽管应用强力的抗菌药物和有效的疫苗,肺炎总的病死率不再降低,甚至有所上升。中医药介入治疗各种肺炎,不仅可以使发热、咳嗽等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可以有效缩短病程,中医药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魏钢副主任医师辨治多种肺炎病症,灵活运用宣肺、化痰、清热、通腑、解毒、开窍诸法,辨证施治,因证选方,明显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