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转向!中央会议再提适度宽松、反内卷、止跌企稳,什么信号?

可可看财经 2024-12-13 16:56:46

文|凯风

“拼经济”的号角,再次吹响。

即将到来的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两步走”的首个五年收官之年。

外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有稳增长的需求,经济、收入、消费、楼市、股市、科技……比以往显得更为重要。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释放了什么信号?

其一,明年将是政策大年,一系列超预期政策有望落地。

今年年初制定的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前三季度为4.8%,但随着四季度持续加码,完成全年目标问题不大。

不过,明年宏观上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环境。用官方的话说,“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压力越大,政策超预期的可能性就越大。

今年9月底的大转向已证明这一点,明年更会如此,“政策大年”可期。

其二,时隔14年重提“适度宽松”,首提“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新一轮大放水即将全面开启。

“语言即存在”,政策话语在我国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性,是“稳健”还是“积极”,是“审慎”还是“超常规”,政策含义全然不同。

上一次货币政策出现“适度宽松”的表述,还是2009-2010年,彼时恰逢全球金融危机;

上一次财政财政出现“更加积极”,则是2020年,当时疫情冲击席卷而来。

至于“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在历史上则是首次,强调是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根据会议,适时降准降息,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特别国债……

更为特殊的是,这一次“适度宽松”、“更加积极”、“超常规”联袂而至,代表着什么可谓不言而喻。

一个普遍共识是,外界压力越大,超预期“大招”落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其三,首提“稳定股市楼市”,强调“提高投资收益”,将股市与楼市相提并论,旨在稳住资产价格,防止财富缩水。

中国居民家庭的财富,接近70%都跟房子相关,金融资产占比从20%逐步提高到30%。

因此,楼市、股市能否企稳,关乎收入预期,进而影响消费和经济增长。

过去,宏观政策多数聚焦于房地产,如今股市与楼市并重,说明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有所提升。

对于楼市,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止跌企稳。

请注意“持续用力”的前缀。

总之,只要居民的钱包鼓起来,人们有了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提振消费自然不在话下。

其四,“提振消费”,成为2025年度最重要的经济任务。

大国博弈、地缘变局、全球产业转移等压力,意味着外贸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内需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刺激消费自然成了政策优先项。

今年以来出台的诸多政策,无论存量房贷降息、取消豪宅税,还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税改革,着眼点都在于内需。

不管怎样,刺激消费的着力点有二:一在于收入分配,收入是所有问题的核心;

二在于改变“重投资,轻消费”的模式,此前热议的“N万亿消费刺激”反映的就是社会期待。

其五,再提整治“内卷式竞争”,“反内卷”时代到来。

自今年7月之后,顶层会议再次聚焦“反内卷”。

这些年,各地根本不管资源禀赋或产业基础,一窝蜂上马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热门赛道,低效竞争、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极为凸显。

同时,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陷入内耗模式,招商变抢商,互相“挖墙脚”;恶性比拼招引政策,祭出“超常规优惠”;不顾发展实际,产业规划同质化……

因此,无论是为了防范企业的恶性竞争,还是促进统一大市场发展,反内卷都势在必行。

其六,经济大省再次被点名,“勇挑经济大梁”变成一项政治任务。

自2022年官方首提“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经济大省”频繁出现在重要会议中,成为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热词。

会议指出,提升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

一般而言,坊间将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视为传统经济大省,诉诸的是体量之大。

同时,将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福建等东部7省视为严格意义的经济大省,看重的是财政贡献。

总之,经济大省,既是GDP的压舱石、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也是财政转移支付净上缴的主要来源,其经济走势关乎全局。

整体来看,拼经济到了新的阶段,从政策底到预期底再到市场底,我们拭目以待。

2 阅读: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