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能否撕掉“爱国”的标签?

物联新视觉 2021-09-01 19:00:35

“其实华为从未主动贴上‘爱国’的标签,即使在策划中也不敢提这种内容。”华为内部人士说道。

“这种词汇用在哪一个品牌上,都是极为敏感的词,一旦没有掌控好,对企业形象就是毁灭式打击。”他补充到。

“爱国”营销的由来?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我国实力也不断得到强化,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提供了难以磨灭的功劳。其中,华为成为众多企业的代表企业——华为由于在通信技术的领先优势,让一众自媒体不断对其高歌。

这一类的标题,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数不胜数。

笔者在华为的发布会中,更是听到某些“媒体老师”说到,“只有华为,才是我国的民族企业,其他手机企业都是XX”的言论。而在某音平台上,更是有数不胜数的此类标签,标题也是不断突破普通人的想象,“吊打”、“超越”、“最强”等词汇,屡屡出现在“华为”的背后。

也正是这些“高歌”,让不明真相的人们,间接让华为背上了“买华为等于爱国”的标签。

但追根到底,媒体无止尽地鼓吹华为,无非就是为了两个字——流量。

据百度指数显示近30天热度,华为的热度仅次于苹果,而小米虽然在8月10日得到流量的暴涨,但这仅仅是因为小米发布会。

而面对自带流量的华为,任何一个媒体人都不会轻易放弃这个“热点”词。

此外,2019年2月份爆红网络的《华为美》,更是让华为头疼的存在——该歌曲是三位词曲老师自发的公益行为,参与演唱和拍摄的老师、孩子们和家长都是华为的粉丝,共同促成了这首歌曲的诞生。作者表示,做这首歌是纯公益行为,音乐、Mv等都是自筹经费完成,不求任何回报,只为表达心声。

但该歌词中不断赞叹华为手机出类拔萃,并号召所有人学习华为的创新精神,立志为国争光,为中国制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力量。

但对于其他用户来看,该歌曲露骨的歌词,已经是赤裸裸的夸耀,完全不符合国人的含蓄、内敛的作风。

同时,业内人士也表示,“不排除同行之间的竞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打“爱国牌”,通常会面临两种结果——顺利发展,成为民族企业的自豪;但稍有不慎,企业将跌入无底深渊。

“我们也很无奈,只能尽可能把内部的声音不断降低。”华为内部人士表示。

面对这一标签,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公开表示:“买苹果手机就是不爱国了吗?哪能这么看?那还开放干什么呢?商品就是商品,对商品的选择,取决于个人喜好。媒体的炒作有时候偏激,偏激容易产生民族主义,这对一个国家是没有好处的”

“度”的控制

“现在的我们其实很难做,既不能高调,也不能低调。”华为内部人士无奈的说道。

对于此时的华为来说,“爱国”的标签已经被贴上,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他们的神经——芯片进度、友商对比、企业入股……任何事宜,都会牵动他们的神经。

“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尽可能地联系他们,并希望得到调整。”他无奈的说道,“但能不能实现,还是看对方,并不是说我们提出了,他们就会立刻改。”

“在其他企业,我可以抓住每一个热点进行事件营销,或宣传企业发展。但在华为,我并不能‘随心而动’,我每次提出的点,都需要全面的考虑与权衡。有些人甚至为了避免纠纷,即便是好的内容,也不敢进行全面宣传。”他说道,“这个‘度’,真的很难把握。”

也正是如此,华为众多产品线已经减少大量内容输出——除了必要的宣传外,其他宣传一概不做。

2021年6月份,IDC、Gartner、Canalys等国际调研机构报告显示,华为云在2020年期间,以仅次于阿里云的市场份额,位列全国第二。面对这一热点内容,华为方面并未做出任何宣传。用华为云公关部门说的话是,“我们尽可能避免用这种话语来刺激其他人”。

如何撕掉“标签”?

“不知道,也没办法,至少短期内无法做到。”该内部人士表示,“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宣传的减少,我们才能在这段时间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个时间将持续很久。”

“什么办法?”

“冷处理,让人们自然遗忘这个‘标签’。”该人士回答道,“此外我们也没有任何办法了。”

对于此时的华为来说,最佳的做法就是大力推动产品及技术方面的营销,让人们更多地注意到华为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并加大对自媒体的宣传——自媒体过于夸张的宣传内容,只能让华为陷入新一轮的舆论危机。

但这对于华为来说并不乐观——正如众多媒体的困局一样,华为在面对大部分媒体内容,并没有主导权利,只能通过正常的公关手段进行沟通。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