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布失业率,引全网热议:招聘会上这荒诞一幕,打醒了谁?

雨真社会新闻 2024-10-23 20:02:53

这两天,官方发布了一组失业率数据,瞬间登上热搜。

9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如下:

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6%;

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7%;

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3.9%。

看着这组数据,很多人表示震惊。

不得不说,官方数据和老百姓的感受,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

官方统计的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只有3.9%,算是非常理想的结果。

但在评论区下方,却有无数网友疯狂吐槽:

“确定不是就业率??”

有网友讲了个段子:

记者在火车上询问乘客们是否买到火车票,发现大家都买到了火车票回家。

还有网友正话反说,看的人哭笑不得:

为什么官方数据和老百姓的反应是两极分化?

根本原因在于失业率统计中藏着诸多猫腻。

1、农村人口不算失业。

只要你家里有地,就不算失业。

即便农民一家六口人种一亩地,也算有工作。

2、城镇居民每周工作1小时以上就不算失业。

也就是说,你下楼一个小时捡到两个瓶子都不算失业。

3、不上班的不叫失业,叫自由职业。

至于纳入灵活就业的2亿人,统计局都是按小杨哥的标准来评估的,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失业率,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由于每年我们理解的跟官方统计出来的结果有出入,就会导致一个结局:

年年统计,年年备受争议。

谈到失业率的问题,就不得不聊聊就业的问题。

前段时间,在热搜上看到了一条新闻:

说是一物理学硕士,被聘为南航苏州附属中学勤杂工。

视频上了热搜后,很多网友大为震惊:

“这年头,硕士学历都要从事体力劳动了吗?”

不过很快南航苏州附中就做出了回应,称工作人员失误,应聘者实为本科。

“他是本科,硕士学位还没拿到。”

言外之意,该学生是在攻读研究生,只是学位证还没拿到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学位证还没拿到并不是拿不到,为何就慌着去就业勤杂工了?

牵强的解释,无法缓解网友对研究生贬值现象的焦虑。

准物理学硕士去当勤杂工不稀奇,因为北大毕业的软件工程师,都一路小跑去当“保安”了。

上个月,故宫博物院拟录用名单公布了。

在一众名单中,一条北京大学毕业生的信息,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北大软件工程本科学士就职故宫博物院没什么问题,问题就在于个人信息前面的就职岗位:

“保卫处”,“一线安防岗位”。

消息传到网上后,一片哗然。

北大高材生当一线保安,这个世界终究是癫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

不过,这还不是最癫的。

更夸张的还在后面。

9月底,各大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一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拥有博士学历的男子,报考了安徽灵璧乡镇的公务员岗。

目前,已被择优录取...

这几年,很多人明显感受到就业市场的冷清。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被现实打醒。

黑龙江某招聘会现场。

一家汽车零配件公司,招聘20名普工,没有专业限制,但要求学历是博士研究生。

更离谱的是,工资只有3500-5000。

这让很多网友根本无法相信。

“究竟是在招聘还是在羞辱人?”

还有一上海211文学硕士,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高校毕业生线下招聘会之后,没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因为招聘会上文科岗位非常少。

“我来之前准备了5份简历,结果我转了5圈,一上午愣是一份都没发出去。”

无奈之下,他只能向下兼容。

“星巴克,开工资月薪2500。”

“电话接待员,月薪5500。”

评论区下方,有人表示:

“3000块可能招不来一个农民工,但是你可以招来一个大学生...”

“我妹做文秘2800,他们公司的做饭阿姨5500。”

很多网友表示,这就是真实的就业市场。

很荒谬,但这就是现实。

这年头,消费在降级,就业也在降级。

高材生找不到工作,只好向下兼容。

物理学研究生去打杂,活脏活累不重要,只要工资稳定就行;

北大毕业入职故宫保卫处也不寒碜,只要有编制,名声什么的通通都是浮云;

海归博士生都能角逐乡镇公务员…

如果说这就是X.X%失业率反映出来的就业形势,谁会信呢。

更可气的是,各大媒体还总爱找一些底层艰苦工作但却收入逆天的例子大肆报道。

比如前不久的女货车司机月入7万。

跑了7年,还生了3个孩子。

通过打拼,她和丈夫落得了两辆货车外加一栋别墅,妥妥的人生赢家。

可真正的现实是这样吗?

评论区下方一片嘲讽声:

“在大城市开个货车,累到死也就一万左右。”

“6万,一个月30天不休息,一天也得2000,一天一趟装货卸货不要时间?”

司机赚钱哪有那么容易。

视频中那位女司机的一身装扮,与其说是开货车的,倒不如说是个带货的,货车怕只是道具吧?

还有挂在热搜上的新闻:

“一大叔欠债200万,在上海送外卖还清。”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虎躯一震。

相信很多人跟我念头一样:

这年头,送外卖都能发家致富了?

类似新闻网上简直不要太多:

“95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

“95后211毕业女大学生在郑州收破烂,月入过万”

“女子回家过年无聊摆摊卖鸡爪日赚2000元”

“一年轻小伙卖壁纸轻松月入10万”

“北大毕业女生摆摊卖手串月入5万”

“海归卖烧麦一年2亿”

“北大保安辞职开网店年销破3000万…”

最离谱的,当属去年的那条“00后男孩开货车5年收入超百万,昼伏夜出工作撑起一个家”。

货车驾驶证,要满21岁才能办理。

00年出生,开了五年大货车,请问多大年龄办的大货车驾驶证?

弘扬正能量没有问题,但也要考虑一下现实和困难。

鸡汤喝多了,是会毒死人的。

前些年,经济发展大踏步,用这种毒鸡汤激励年轻人还能有效果。

如今经济倒行逆施,大学生都跑去送外卖了,还来灌输这种标杆思维,不喷你喷谁?

更恼火的是,甚至有些标杆还是伪造的。

这两年的大环境有多恶劣,相信每一个社会底层参与者都有切身体会。

可这些寒意,和某些群体没有丝毫关联。

他们的滋润,也是底层百姓感受不到的。

说句心里话,没有哪个老百姓早上一醒来就关心这率、那率各种数据是多少,大家只会关心腰包鼓不鼓,交通堵不堵,医院挂号难不难,小孩的成绩好不好。

而这些,都是影响老百姓幸福感最直接、最具体的因素。

今天聊这个话题,并不是想贩卖焦虑。

只是想让更多年轻人,能早一点认识到现实。

别相信网上那些要整顿职场、整顿老板,要创业、开小酒馆…

还有那句很流行的话:

“不要过温水煮青蛙的日子,要走出舒适区,去过滚烫的人生。”

能说出这种话的,要么是年幼无知,要么就是家里有矿。

普通人是没有试错成本的,万一试错失败,人生就会陷入万劫不复。

在当下这个下行的寒冬里:

如果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要轻易辞职;

如果有一份稳定的事业,一定稳固当下。

如果你刚毕业,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要灰心意冷。

很多时候,不是你的能力不够,而是没有适宜的环境。

在暴雨肆虐之际,纵使老鹰的翅膀坚如钢铁,亦难展翅翱翔于天际。

每个人在历史中都是一粒泥沙,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进。

马云曾说过一句话:

今天很难,明天更难,后天很美好,但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晚上。

对于普通人而言,每天能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阳,便是最大的幸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