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前期魏国真的无力灭秦吗?

博览群书名字 2024-10-26 05:40:49

魏文侯时期理论上有机会灭秦,但也仅仅是理论上。

首先国际舆论。秦国是货真价实的大国。别看中原天天嘲笑秦人粗俗,但要跟中山这种货真价实蛮夷比,那秦国可是正经是华夏后裔、炎黄子孙。中山国随便灭,谁灭都行,但秦国可不是。别说秦国,就宋国被灭,你看国际社会啥反应?

第二是性价比。放着富得流油的泗上不去争抢,去秦国的黄土高坡上流血?魏国人不会干。当然咱们今人开天眼的情况下知道秦国统一了六国,可那时候谁知道呢?要是倾国之力灭了秦,最终被人偷了家,值得吗?

最后是实力问题。魏文侯为啥强,因为人家能整合三晋。整个晋国的力量要是集合起来,那不管是秦国、楚国还是齐国都不够看。问题是魏文侯不是永生战士,他也有死的时候,他死后三晋就散了。

后来魏惠王倒是也想整合三晋,结果灭赵碰上了桂陵之战,灭韩碰上了马陵之战,一国没灭还把自己玩秃噜皮了......

魏国整合三晋失败,注定了秦国东出不可阻挡。

接下来,我带你看看魏国是怎么掉下超级大国宝座的。以下内容节选自我的免费文章:

通史匠:魏国(上)从超级大国到朝秦暮楚,跌宕起伏的强国之路23 赞同 · 6 评论文章

魏国是一个我很喜欢的国家,尤其是魏文侯,更是我最喜欢的君主之一。

为什么呢?因为魏国身上有着一种先行者的探索精神。

虽然后来魏国衰落了,虽然后来魏国猥琐了,虽然后来魏国朝秦暮楚、卑微苟活了,但这并不妨碍它曾经有过的辉煌。

故事从三家分晋后开始。

周天子被各大诸侯架空,各大诸侯又被自己的公卿掌控,公卿为又豢养了一大批门客士人,社会各阶层早已不是几百年前的模样。春秋战国时期是生产力爆炸增长的阶段,周王朝运行数百年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合社会发展。

如今的社会,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这个过程中,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深,国家开始转型为掠夺资源的战争机器——蛋糕既然做不大了,那就只能抢别人的了。

新的社会现实迫切需要新的秩序。

因此战国时各国的探索不亚于大航海,而在新秩序的探索中,第一个涌现的佼佼者就是本篇的主角——魏国。

当生产力飞速进步,该用什么制度以适配?

当七大国发展到势均力敌的情势,该用什么方式破局?

第一个解答出上面两个问题的国家,正是魏国。

那么为何魏国能首先做大做强?

魏氏崛起的秘密又是什么呢?

一超多强

最早的魏国国君姓姬,是周天子的亲戚。晋献公手下有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叫毕万,老毕也姓姬(毕是氏),他率军攻灭了同宗的姬姓魏国,于是晋献公一挥手就把“魏国”赏给毕万当封地。就这样,老毕的子孙们就开始以魏为氏,咱们熟悉的“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如果你想搞清“姓”和“氏”的区别,可以点击本链接查看第三章“姓氏之别”:

通史匠:韩国(全)“术治”半生,被白起打断脊梁,不幸沦为秦国“殖民地”。23 赞同 · 2 评论文章

不清楚也没关系,不影响下文。

魏,这个字是“大”的意思。于是就有人给老魏家算了一卦,说“毕万的万是满数,魏氏的魏是高大,天子称兆,诸侯称万,你们老魏家以后要当诸侯啊!”好家伙,这一卦直接算到了三家分晋。要是这么说,“毕万”改名“毕兆”,那没准统一中国的就成魏国了(笑)。

后来,魏氏一族参与了晋国的大乱斗,亲眼见证了晋献公血腥诛杀群公子,又在晋文公的主导下登上了六卿之位,随后在“狐、先、郤、胥、栾、范、中行”先后出局的情况下与“智氏、韩氏、赵氏”三家继续内斗。在晋阳之战中,魏氏与韩氏携手反水,与赵襄子共同攻杀了智瑶,三家瓜分智地。

大乱斗的烟尘缓缓落定之后,老魏家的超强实力逐渐显现。

魏国是战国首个超级大国,曾经极其强盛。

强在哪?

强在它这个“一超”能把“多强”摁着打。

首先是魏国攻秦,直接给咱们的主角秦国打出了阴影。从公元前413年开始,魏国不断进攻秦国,魏军接连占领了郑、繁庞、临晋、元里、洛阴、郃阳,全据了秦国的河西地区直逼咸阳。秦国接连失地,不得已只能退守洛水,后来秦孝公说“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指的就是这个事。

接着魏国主导三晋伐楚攻齐,尤其是攻齐之战,三晋不仅攻入了齐国内长城逼近齐都临淄,更牛的是逼迫齐康公做“介绍人”直接让三国转正成了诸侯(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

最后魏国还大手笔灭了中山国。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方,魏国为了更好地控制赵国,发动了为期三年的大规模进攻,最终灭了中山国。(后来中山国复国赵武灵王又灭了一次。)

那么魏国凭什么这么强呢?

凭借七个字、五个人——“文武双侯三剑客”。

“文武双侯”指的是“魏文侯、魏武侯”。

“三剑客”指的是“李悝、吴起、西门豹”。

魏文侯——强国设计师

魏文侯名叫魏斯。

别看人家名字斯文,行事却雷厉风行。

其实魏国在成为超级大国以前,面临的是窘境。对,不是危境,不是险境,而是窘境。为啥呢?因为魏国这个版图实在是太尴尬了......

看到了吧,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版图像围在韩国脖子上的围巾,被分成了极其尴尬的左右两块。因此魏国虽然继承了不少晋国的好地方,但如何避免分裂就成了当务之急。

这也是改革的先决条件——危机。因为安逸的国家不会轻易打破既得利益者的瓶瓶罐罐。

但改革首先要建立信任,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徙木立信”,秦国用一根木头确立了官府的诚信。而魏文侯虽然没有搬木头,却也用一场政治秀完成了信任的建立。有一次魏文侯与群臣饮酒餐宴,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时魏文侯却执意往林子里跑。群臣都纳闷,说您这是......?魏文侯解释说,他跟猎人约好了打猎,就算雨再大,喝酒再快乐,也得赴约。

于是魏文侯就靠着不放鸽子建立了自己诚信重诺的形象,现在大家都相信他是要动真格了,于是魏文侯着手“求贤”。

“贤”就是人才,任何改革都离不开人才,可人才从哪里来?

从新兴的“士”阶层来。

而魏文侯改革的第一个手段就是摆出求才得架势,将天下的士子人才网罗到魏国。

魏文侯还因此带起了“礼贤下士之风”,创造了“布衣为相时代”。他在改革之时以子夏(孔子弟子)为师,以田子方(子贡徒弟)为友,礼遇段干木(孔子再传弟子),从此人才选拔不再依靠血统,而靠能力。

这是魏文侯改革的第一步,打出招贤的气势。

国家爱人才,人才才能效命国家。

但光有人才还不够,怎么用才是关键,因此魏文侯的第二步就是改革官僚制度。西周时期官员和贵族世袭,等级分明,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给各阶层人才流动创造了极大利好。而魏文侯在这基础上作出的最大改进就是“设置将相”。

咱先说“相”。

相就是相国。魏文侯的相国对历史影响非常深刻,但是却没什么人知道,甚至很多人连他的名字都不会读——李悝。

三剑客之一:李悝——隐藏的精英

李悝(又名李克),我为啥说他是“隐藏的精英”,因为他是商鞅变法所参考的人,但世人只知商鞅,不知李悝。

李悝是一个洞悉人性的人,他认为评判一个人,要在平时看他亲近谁,富贵时看他交往谁,显赫时看他推荐谁,穷困时看他所不为,贫贱时看他所不取。(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魏文侯身边有这样一个透彻的人,改起革来自然得心应手。

李悝,子夏的弟子,战国首位变法大师,法家始祖,魏国相国,第一部系统性法典《法经》的编纂者,商鞅的偶像。这位大牛即将对着时代的最大症结下一味猛药。

上一篇我们说到礼崩乐坏的根本原因是周制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古老的井田制深深地限制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可新时代该用什么配套制度呢?李悝给出了答案。他的核心思想就一条——尽可能放大每一位农民的积极性,尽可能挖掘每一片土地的潜能(尽地力之教)。

李悝让农民多种五谷(杂五种),以防止单一作物扛不住灾害;让农民像防强盗一样快速收割粮食(收获如寇盗之至);让农民在田间地头的空隙也种上瓜果蔬菜,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让国家补贴农民,重农抑商,控制粮价平稳,打击恶意哄抬......

这些政策大大适配了生产力,于是魏国国力快速增长,国家迅速繁荣。

李悝除了搞农业是一把好手外还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上面提到的《法经》正是他的得意之作。

李悝在两千年前写就的《法经》是一本极其超前的书,它的核心要义在于两点:一是保护人民财产安全(防盗),二是保护人民人身安全(防贼)。《法经》开篇就讲怎么“治盗”和怎么“治贼”,虽然战国的法是为了服务君王,虽然具体法条比较简陋,但这两个方向非常正确。

由此,李悝成为了法家所有人的偶像,包括商鞅。

商鞅曾经带着李悝写的这部《法经》作为参考书,跑到秦国制订了《秦律》。甚至后来汉朝修订《汉律》,也得翻出李悝的《法经》来学习一个。

这就是“隐藏的精英”李悝,他的变法比商鞅更早。李悝,魏文侯,乃至整个魏国,拉开了整个战国时代变法图强的序幕,从此国君统治全民,土地可以买卖,官僚不再世袭,这也就是顾炎武说的“封建之废,自周衰之日”。

说完了魏国相国李悝,咱再说说魏国的“将”。

魏文侯任命的将军远远比李悝出名,你一定听过,他的名字,叫做吴起。

三剑客之二:吴起——无双之战神

吴起,超级牛人,他的战争思想与孙子齐名,战绩与白起齐名,地位是“武庙十哲”。

聊打仗要不聊吴先生,那就显得不专业。

但是工作之外的吴起却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

齐军曾经攻打鲁国,鲁君想用吴起为将,可吴起娶了齐国的妻子,于是就产生了疑心。谁知吴起为了打消鲁君的疑虑竟然杀了妻子以表决心(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虽然吴起击败了侵犯的齐军,但“杀妻求将”的恶名也传遍了列国。

其实“杀妻求将”只是吴起众多道德污点之一,像“吴起杀掉三十个诽谤他的人”呀、“吴起不为母亲奔丧(母死,起终不归)”呀、“吴起老师跟他断绝关系”呀等等数不胜数,吴起的同事不断跟鲁君打小报告,于是吴起最终被罢免。

可见,吴先生常常因为过于极端而被踢出群聊。

其实吴起在鲁国的倒台不只是被排挤,还因为他的靠山季孙氏被杀,而鲁君又迟迟拖着封赏不给,这才使吴起和鲁国一拍两散。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老子不伺候了!

可离开鲁国还能去哪呢?天无绝人之路,吴起被开除之时正是魏文侯招贤之日,于是吴起转投了魏国(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李悝曾与吴起相识,魏文侯就问他吴起这人怎么样。

李悝:吴起这人,贪。

魏文侯:还有吗?

李悝:好色。

魏文侯:......有没有优点?

李悝:吴起用兵,天下无敌!

于是魏文侯当即命吴起为将。吴起也不废话,上手就暴揍秦国,占领五座城池。

接下来,吴起用一场场胜利打出了自己响亮的外号——秦国克星。

他执掌大魏将军印之后,率领魏军在魏秦交界的河西之地连战连捷,攻占秦国河西大片领土,又攻破了函谷关,甚至还叫上老赵、老韩一块揍老秦。

秦国不断反击,可惜不断失败。

说起来,当时的秦军也不算弱旅,但奈何吴起更强,所以秦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土沦丧。吴起也因其杰出的战功被魏文侯就地任命为“西河郡守”,专门盯着秦国揍。

秦国天天挨吴起揍,有一次实在忍不了了,憋出了五十万大军攻击河西,吴起率领五万魏军新兵迎战(无功者五万人)。双方在阴晋(今陕西华阴)开打,结果出乎意料——吴起率领五万魏军新人击溃了五十万秦军(破秦五十万众)。

这就叫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怪社会。谁让人家魏国有吴起这么个猛人呢?

秦国被打得没了脾气,甚至给几代秦君都留下了阴影。后来秦孝公为何火急火燎地要找商鞅变法?就是因为他要夺回被吴起抢走的河西之地。而且即使商鞅到秦国后还说过“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的话,可见当时魏国军力之强大。

不过战功赫赫的吴起最强的能力还不是打仗,而是练兵。吴起任郡守期间,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剩下皆平局,未尝一败。

那么吴将军常胜的秘诀在哪里?

秘诀在兵。

练兵。

就像李悝改革魏国的农制和法制一样,吴起也大刀阔斧地对魏国的军队制度进行了改革。吴起的练兵思路,首先在于“求新”。从前魏军是“军民不分”,农民平时种地,等有了战事把锄头一换就是士兵。

吴起认为,这种方式动员的军队仅仅是人多,但战斗力并不高。因此他开始将兵农分离,花重金,培养专业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还有专属的称呼——魏武卒。

ps:虽然没有明文记载魏武卒是吴起所创,但魏国之强兵确是始自吴起。

在战国那个不拿百姓当人的年代,如果你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魏武卒,不但你全家的徭役都被免除,而且还给你分房、分地。更刺激的是,如果你一个人立了功,你的家人子女都会跟着受赏,所谓“一人立功,全家光荣”。

你可能会问,这么高的待遇、这么大的成本,魏国能养得起吗?

放心,任何年代的精英都是少数。同理,魏武卒的数量也不多,就个把万人。

你又问了,相比战国动辄十数万的军队人数,魏武卒的数量貌似有点不够看。那区区数万魏武卒,怎么就能令列国谈之色变呢?

因为魏武卒的考核标准实在是太高了。

如果你想成为待遇优厚的魏武卒,首先要能穿三层沉重的护甲(衣三属之甲)、带盔配剑、背着十石的弓,再背着五十支木箭,挎上长戈,揣三天干粮,然后在半天之内要奔袭百里之远。

能达到这个标准,你才能享受优厚的“部队待遇”。

更恐怖的是以上只是门槛,进队之后还有敬爱的吴先生对你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你费尽体力完成的“入门测”将成为你每天的日常。这对于坐在电脑前缺乏锻炼的现代人而言是“不可能的任务”,不过你也不用气馁,当年魏国尽全国之力也就挑选了几万人,大部分也都是不达标滴。

吴起把单兵素质训练出来后,又马不停蹄地改进战法,他根据每位魏武卒擅长的不同技能将之编进不同分队,战时再按照各分队的特长将其投入不同战场,应对不同情势,确保能够发挥每位魏武卒都能发挥最大潜能。

不难看出,吴起对练兵的追求怕是只有戚继光能一较高下了。而数量不多的魏武卒就用如此高的单兵质量弥补了劣势。毕竟别的国家面黄肌瘦、临时征召的农民肯定打不过身强体壮、脱产训练的职业士兵,武卒以一当十不是梦。

你可能又会问,吴起这么折腾人,士兵难道没有怨言吗?

还真没有,因为吴先生虽然人缘不好,但他对士兵是真的好。吴起和最低等士兵同吃同穿,睡觉不铺席,走路不骑马,还亲自背粮食辎重,从不贪污,办事公平公正(廉平),甚至普通士兵因伤生了脓疮他都会为其吮吸干净。

不患寡而患不均,有吴起这样愿意放弃特权的领导,士卒自然会以死效命。

现在大家应该理解吴起为什么能率领几万魏武卒就能击溃几十万秦军了吧。人家老魏家个个都是体壮如牛、耐力超强的“超人”战队,武器阵法更是花样众多。反观老秦家都是面黄肌瘦、瘦了吧唧的穷苦农民,刚刚被征召过来武器都没发全。因此这不是交战,是屠杀。

不过秦国也别急,虽然吴起是得不到了,但上天后来给秦国送来了另一个“起”,那个“起”更是重量级。

就这样,魏相国李悝在“耕”,魏将军吴起在“战”,这俩牛人主导的魏国版“耕战”改革大获成功。

最后,咱们看看曾上过小学课本的魏国名官——西门豹。

三剑客之三:西门豹——无神论先驱

西门豹,小学课本里的大英雄、神婆与河伯的克星、两千年前的无神论先驱、治水天才、著名的政治家与改革家。虽然他的事迹记载于《史记·滑稽列传》,但他并不是一个滑稽的人。

魏文侯将西门豹这位治国大才放在魏国边境的“邺城”,担任“令”。西门豹还是一位水利大师,他兴修水利,惠及万民。

至于西门豹与神婆的恩怨纠葛我就不赘述了,大家直接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的课文就好了:

总之,西门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他的治理下,邺城直接从穷乡僻壤蜕变成魏国重镇。

同时我们看地图可以发现邺城就在赵国首都邯郸边上,如果没有西门豹,赵国完全可以潜移默化地攻略邺城,将之作为邯郸与魏国的缓冲地带和赵国进入中原的跳板。但西门豹在邺城站稳了脚跟,此地就成了魏军威胁邯郸的最佳节点。

这就是西门豹的能力,这就是魏文侯的用人。

魏武侯——盛世开拓者

三家分晋代表旧秩序的瓦解,所有战国的君主都在探索新秩序,魏文侯是第一个成功者。

对历史敏感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魏文侯在任命的用人特点体现了鲜明的“儒法并行”的特点,他尊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就是尊儒,他任李悝、吴起就是重法,而这也与赵国的公仲连改革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这正是魏国能跃居战国首个超级大国的秘密,也开了两千年中国封建政治的先河。

以上是魏文侯在内政上的作为,而他在外交上的处理也同样完美。

晋国起于内斗,而三家分晋后韩、赵依然在内斗。韩国曾经邀请魏国一同攻赵,赵国也向魏国借兵伐韩,可魏文侯却以三晋是兄弟之国分别遏制了刀兵。两国使者一开始不知情,都以为魏国拒绝了自己,都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才得知魏文侯对两国都一样友好,于是韩赵尽弃前嫌,共同朝拜强大的魏国。

魏文侯这一招宽宏大量让魏国成为三晋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和三晋联盟争雄。(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其实在政治外交中利益才是第一考量,韩赵两国领导人不是白莲花,他们不会被一句兄弟之言就感动。背后的原因还是三晋合则有利,斗则俱伤。而魏国经过改革后最强,对赵国,邺城就在邯郸眼前,而且魏文侯还攻灭了中山。对韩国,可以东西向夹击。

所以,魏国能威慑两国的强大武力才是魏文侯领导三晋的后盾。

还是那句话,礼崩乐坏之后,没有武力做后盾啥都干不成。魏国要是弱小,那韩赵一定会联合起来先瓜分了它。

写到此处,我不禁想起来老魏家的那则预言——魏,高大之意也。有高能力又有大格局,魏文侯圆满完成了带领魏国走向强大的历史任务。

魏文侯,足以当此盛赞。

那时的魏国,意气风发,无人敢撄其锋芒。如果要评“战国光荣榜”,老魏家可以拿好几个冠军,什么“战国首个超级大国”、“战国首次变法”等等,这充分显示了掌门人魏文侯超强的能力,以魏国为代表的官僚制度也催生了中国超越时代的政治早熟。

魏文侯改革后的魏国,其制度的优越深深影响了一个人——秦献公。秦献公是秦孝公的父亲,他从小因为政治斗争而逃亡到魏国,耳濡目染的生活了二十多年,被魏国的改革深深折服,后逃回秦国吹响了变法的先声。秦献公回国后废除人殉、清查户籍、推行县制、加强集权、巩固边防。他的这一系列改革扭转了秦国对外战争的颓势,更重要的是给儿子秦孝公和商鞅的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秦国的最大偶像就是魏国,秦献公变法模仿的是魏文侯和李悝的变法,商鞅更是揣着李悝的《法经》入秦。在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秦简中,秦吏墓中的陪葬品居然有两条魏国的律法——《魏户律》和《魏奔命律》。

当世之时,魏国风华绝代。

由此可见,魏文侯绝对是任何维度上的魏国第一领导人。魏国之所以能成为战国之世第一个超级大国、魏国之所以能有诸侯名分,几乎全靠魏文侯的不懈奋斗,他内政外事皆完美无瑕,文治武功均无可挑剔。此后,不光魏国君主没有超过魏文侯的,整个战国能说稳压魏文侯的也就是秦王嬴政了。

但魏文侯还是有一点比秦王嬴政强——寿命长。嬴政一共也没活到五十岁,而魏文侯光当国君就当了五十年,超长待机直逼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可秦昭襄王晚年有邯郸之战的生涯失误,但魏文侯之贤明却有始有终。此乃魏国之幸。

可再长寿的人也有逝去的一天。魏文侯五十年(公元前396年),一代明君与世长辞,过早地离开了魏国人民,举国哀恸。

在刘邦的谥号“高”被创造出来前,魏文侯的谥号“文”是中国古代最顶级的谥号。当时华夏文明傲视群雄,不屑于跟蛮夷比武力,因此谁能搞好老百姓的“文治”,谁才是最牛的。只是中国近代积弱百年,大家才无比渴望“武”的出现。

在华夏领先世界的岁月中,我们对一个执政者最高的评价,是文治与民生。

魏文侯死后,他的儿子魏武侯即位。武侯的名字也很有特点,他叫“魏击”。

好嘛,这对父子俩,文侯叫魏斯,斯斯文文。武侯叫魏击,猛烈击打。真是谥如其名。

武侯上任初期,靠着文侯奠定的强大国力同时击败了郑国和秦国,随后他又带着三晋联军大败楚国。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魏武侯不满足于当三晋领袖,他决意在文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但偏偏是谥号为“武”的魏击,给魏国埋下了祸根。

霸权余光

魏武侯九年(公元前387年),魏武侯听信公叔痤的谗言,排挤走了吴起,这是魏国衰落的前兆。

吴起此人看重功名,他一直有一个“相国梦”(相国等于总理)。当年魏文侯让他当地方官,是因为朝中有更老资历的乐羊。等到了魏武侯时期,吴起认为自己的功劳完全可以拜相,但魏武侯却不闻不问,反而先任命田文(不是孟尝君),又任命公叔痤,谁上都没吴起的事。

魏武侯的理由是吴起太强,他“主少国疑”控制不了。

这就搞笑了。秦始皇十三岁登基,这还算是“主少国疑”。您魏武侯登基的时候都快四十了,还搁这“主少国疑”呢?您要是少主,那怕是没有老皇帝了。吴起崩溃了,我太弱了你看不上,我太强了你又猜忌,你让我咋办?

吴起是等得花也谢了、云也倦了。两千年前人均寿命就四十来岁,吴起心想自己一把岁数了,还能有几年等头啊?恰好魏相公叔痤一直说吴起的坏话,吴起一生气,撂下一句“爷不伺候了”,就跑去了楚国。

吴起走后,魏国再也没有遇到第二个顶尖战将。

“吴起被挤走”成了魏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大魏的人才闸门已经关不上了,从此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出。而公叔痤先生不光挤走了吴起,后面还挤走了商鞅......

吴起被挤走后不久,赵国发生内乱,魏武侯决定出手干涉,魏军围攻邯郸。然而赵人血性死守,魏武侯没有得逞。

魏武侯暴力插手赵国内政,魏、赵关系破裂。

赵国随即攻打魏国的附属卫国,魏武侯出手救魏,赵国被揍得很惨。赵国不服,次年继续攻卫,魏武侯则联合齐国反击赵国,卫国也仗着魏、齐撑腰揩油赵国,赵国再次被揍得很惨。

卫国军队攻到赵国境内,魏武侯也决定趁你病要你命,派魏军大举攻赵。赵国被打得鼻青脸肿一度到了亡国边缘,赶紧找楚国求救,楚军随即加入战团。

楚军的加入,不仅使魏国受到了赵、楚的南北夹击,更重要的是楚军的统帅让魏军士气尽失。

是的,率领楚军救赵攻魏的,正是被挤走的吴起。

勇猛无敌地魏军慢慢看清了,自己的对手竟然是他们敬爱的老领导吴起,于是心神大乱,战意尽失,再加上吴起深暗魏军战法、魏国地理,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楚军大败魏军于州西,穿梁门,驻林中,饮马黄河。赵国也借楚国的攻势,火攻魏国棘蒲,克黄城,再败魏军。

魏军战败的连锁反应是可怕的,中山国见魏、赵火并无暇北顾,直接宣告复国。

魏武侯顿觉四面起火。

但这一次,上天照顾了魏国。不可一世的吴起在前线连战连捷之时,楚王却猝然离世。吴起只得回师,不久后被楚国的贵族杀害。

魏国侥幸在危机中保住了国势。

魏武侯二十六年(公元前370年),魏武侯逝世。魏击不光没有他老爹的寿命,也没有他老爹的能力和格局,他留下的,是一个光鲜但充满隐患的魏国。

更致命的是,魏武侯崩逝的太仓促,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他的两个儿子立刻发起内战,竞逐神器!

魏国建国以来第一个超级危机来了!

魏惠之威

战国第一个超级大国魏国的二代掌门魏武侯,在尚未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崩逝,大魏最高权力中枢瞬间真空,长子魏罃和次子魏缓为争夺权柄而大打出手,魏国大内乱就此爆发。

哥哥魏罃在魏国很得民心,弟弟魏缓争不过,于是只能跑去赵国找外援。咱们上一篇说了,赵国那是被魏国揍得很惨,要不是楚国干涉很可能连首都邯郸都丢了。这次天赐良机,赵国自然也要好好干涉魏国一下。

同时三晋中的韩国也不甘寂寞,联手赵国共同攻魏。韩、赵联军争先恐后地向魏国首都安邑进发。

长子魏罃坐镇安邑,派出魏军在浊泽(今河南新郑)迎战联军,决定魏国命运的浊泽之战就此爆发。

晋国的内斗魔咒再次显灵。

不幸的是,魏军不敌韩、赵联军,浊泽之战大败,随后魏国首都安邑被两军包围。

幸运的是,韩、赵两军在如何瓜分魏国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最后韩军竟负气而连夜撤军,孤零零的赵军一看没法打了,只能也撤军。

浊泽之战的具体细节我在下面链接的第四章“浊泽之战”讲过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

魏罃就这么坐稳了王位,史称“魏惠王”,拜《大秦帝国》电视剧的生动幽默演绎所赐,魏惠王也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大胃王”。

但在我眼中,他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君王。咱们上一篇说魏武侯留下的魏国表面光鲜但埋有隐患,因此魏惠王上台之后就要维持光鲜、解决隐患,手段自然还是变法。

魏惠王的变法主要有这么几个举措:

首先是迁都。

有些熟悉历史的朋友一看到魏国迁都就要开骂,说什么“放弃了抑制秦国”、“坐视秦国坐大”云云。但其实魏国要是不迁都,死得更快。

魏国版图是尴尬的围巾状,东西割裂,中部气若游丝。魏国原来的首都在西边的安邑,此地虽是魏国起家的地方,但是地缘环境很差,受秦赵韩三面包围,仅有上党山区可以和东面联系。如果韩赵联合攻魏在中间一切,秦国再一亮刀子,那魏国直接完蛋。

所以魏惠王迁都并不是他在安邑太安逸,反而是安邑太不安逸了!因此他上台后很快就把首都迁到了东面的大梁(今河南开封)。

随着都城东移,带来的是魏国战略的东移。原来是压制西边的秦国,现在是向东开拓富庶的华北。魏国先后攻取了赵国的列人、肥(今河北肥乡),同时开始和韩赵两国分别换地。

用魏国西面的榆次(今山西榆次)、阳邑(今山西太谷)和赵国换得泫氏(今山西高平)和韩国换得平丘、首垣、户牖、轵道、郑鹿等地,以保障东西魏的连接。用繁阳(今河南内黄)、浮水换得了赵国的中牟(今河南鹤壁)。经过大面积换地后,魏国东面的土地连成一片,大大加强了魏国东进的实力。

其次是修水利。

魏惠王挖了一条著名的运河叫做鸿沟,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楚汉时期刘邦和项羽就在此地对峙,楚河汉界的“楚河”就指的是魏惠王挖的“鸿沟”。同时魏惠王还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这些河道不仅能促进大梁的商业发展,更能将魏国的雄兵快速运抵战场。

水利就是农业,农业就是粮食,粮食就是军心,军心就是争霸天下的底气。

魏惠王建设下的大梁富庶无比,因此魏国也被当时的人称为“梁国”,魏惠王也被人称为“梁惠王”。

最后,魏惠王继续加强军事备战。

他将魏武卒制度推向了高峰,《汉书·刑法志》因此赞扬到“魏惠以武卒奋”。

经过上述三大改革,魏惠王做到了“维持魏国的光鲜”。接下来,他要解决魏国的隐患了。魏惠王欲消灭韩、赵,整合三晋,然后争霸天下。

很快,机会来了。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赵国为了扩张而再次进攻卫国,魏国也再次攻击赵国。魏军主将庞涓点起八万魏武卒,围攻赵国首都邯郸。

眼尖的朋友会发现,庞涓并没有救卫,而是直接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这算是提前上演了魏国版的“围赵救卫”。而赵国当时还没进行胡服骑射军改,自然顶不住魏军,因而赵国火急火燎地向齐国求援。

齐国朝堂因此爆发了大争论,最终齐王拍板,以田忌(赛马的那个)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攻魏。

注意,我用的是“齐国出兵攻魏”,而不是“齐国出兵救赵”,因为真实的史料中只有“围魏”,没有“救赵”。有人说围魏不就是救赵?那可大不相同,因为魏武卒最终攻破了邯郸,把赵君打跑了......

于是幽默的一幕出现了,在魏军“围赵救卫”后,齐军开始了著名的“围魏救赵”。并且魏国并没有救卫,而齐国也并没有救赵。魏国救卫和齐国救赵都只存在于“口头的官宣”。

这就是真实的战国。礼崩乐坏后就没了热血、没了激情、没了信义,只剩赤裸裸的尔虞我诈、利益为上。

齐军军师孙膑认为魏攻赵,精锐在外,内部空虚。如果齐军趁机奔袭大梁,魏军必定回援。田忌依计而行,领齐军八万,兵分两路。齐军第一路攻襄陵(平陵),故意表现出很菜的样子,让庞涓放松戒心。

果然,庞涓得知襄陵之战中齐军的表现后产生了轻敌的想法。随后他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这支很菜的齐军,居然从襄陵分兵一路,直攻魏国首都大梁!

庞涓气笑了,就齐军这菜鸡水平,连襄陵都打不下,居然还想打大梁?于是庞涓抛下辎重,亲自回师大梁,想要一举歼灭这支可笑的齐军。而这正是孙膑的目的,他就是要“怒其气”、“示之寡”,诱使庞涓震怒而轻敌,轻易地放下大部队回师救援。

就当庞涓星夜兼程赶到毕竟之路桂陵时,孙膑率早已埋伏在此的齐军截击庞涓,大败魏军,庞涓本人被擒(后被赎回)。

这就是桂陵之战,也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之战。

其实这一仗虽然有名,但魏军的损失不是很大。仅是庞涓和少量前锋被齐军击败,魏军主力仍然在齐、秦、楚三国的干扰下强硬地攻破了赵国首都邯郸。所以齐军不直接救赵也情有可原,因为当时的魏军太强大了,硬碰硬谁都得碎。

接下来,处于巅峰的魏惠王称王,成为了魏国的第一位“王”。秦国此时虽已进行变法,但商鞅认为“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于是秦孝公率先向魏惠王表示臣服,成功地将魏国的兵锋从秦国引开。

公元前342年,魏军攻韩。

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齐国仍然是口头宣布救韩,让韩国一定撑住,但齐军仍然不马上出兵。直到韩魏两国打得头破血流、筋疲力尽时,齐军才姗姗来迟。

见齐国出兵,魏惠王派太子申和被赎回的庞涓为将,带领十万魏军迎击齐军。这一次,孙膑采用“减灶诱敌”之计,逐日减少齐军营地中的灶火数量,先从十万灶减到五万灶,再从五万灶减到三万灶,故意制造齐军不断逃亡减员的假象。

不幸的是,魏军再次中计,又一次抛下了大部队,只率少部分精锐追赶。

太子申和庞涓一路追到马陵,疲惫的魏军稀里糊涂走进了齐军大部队的包围圈,没等俩人反应过来,齐军已经万弩俱发。魏军猝然受击立刻想跑,却发现齐军已经用武器辎重战车等杂物堵上了路(窘处隘塞死地之中)。最终魏军全军覆没,魏太子申被俘,庞涓“二进宫”无颜自尽。

天纵奇才孙膑,改变了魏国称霸的道路。如果说“围魏救赵”后的魏国仍能保持超级大国的地位,那么这次马陵大败算是扒下了魏国的底裤,大魏王发现自己步子太大扯了蛋。齐军用刀剑宣告了魏国整合三晋战略的失败。

至此,晋国最后一丝雄风彻底消散,三晋彻底决裂,魏文侯时期三家真诚联手出击的景象不复存在。

更严重的还是战败后的连锁反应,马陵大败后的魏国立刻受到了齐、秦、赵三面围攻,魏国想按住秦国,可惜已经按不住了。魏惠王派公子卬和秦将商鞅交战,结果被商鞅骗走,俘虏了公子卬。接着秦国又进攻魏国的岸门,再次俘虏了魏将魏错......

如果我是魏惠王,那我的头一定很大,“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是实实在在体会到了。于是,本篇“楔子”中的那一幕就出现了:马陵之战后,魏惠王与相国惠施愁容满面,随后魏惠王脱去王袍、折节低首朝见齐王,与齐国签订盟约,同时施计离间齐楚两国,为魏国创造战略空间。

与庄子争论“子非鱼”的惠施搞起国政外交也是个好手,他的计策成功引发了齐楚的徐州之战。惠施深知魏国已经失去独霸天下的实力和整合三晋的人心,因此就和魏惠王商量出了一条妙计,抛弃单打独斗,用外交斡旋来为魏国开拓发展空间,后来这种思维被不断发扬光大,终于有了它正式的名字——“合纵”。

从此时起,阴谋诡计代替了堂堂正正,春秋时期的战争不复存在,战国时期的兼并愈加血腥。接下来的内容结合下面链接第二十六章“合纵连横”观看更佳喔~

强魏陨落

咱们说马陵之败导致魏国四面受敌,但魏惠王与齐国交好让东方的齐军停止了进攻。可西边的秦国却不领情,不断攻魏。魏惠王只得献阴晋(今陕西华阴)于秦,秦国改阴晋为“宁秦”。当年吴起在阴晋以五万魏军大破秦军五十万,如今此地终于被秦国夺走,令人唏嘘。

随后秦军继续进攻魏国雕阴(今陕西甘泉),大破魏军,俘虏魏主将龙贾,斩首魏军八万。雕阴之战是秦与三晋之战首次大胜,也是三晋首次大败,魏国在上郡、河西郡的防御主力被一扫而空。

接着秦军大出函谷关,沿黄河南岸向东先后攻取了魏国的焦城和曲沃,接着又渡过黄河攻取汾阴和皮氏。

曾经的辉煌让魏惠王不想低头。

可沉甸甸的现实强逼着他低头。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此时的天下已经不再是魏国独霸了。

风华绝代的超级大国就此消散,来自陇西和关中的铁血金戈逐渐弥漫崤山以东。

公元前329年,纵横家张仪入秦,为秦王提供连横之策以应对关东的合纵。六年后,公孙衍以魏将的身份发起“五国相王”,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结盟互王以抗秦。从此拉开了合纵连横不断交锋的历史。

只是,魏惠王看不到了。

“五国相王”的四年后,魏惠王逝世。

魏惠王这一辈子大起大落,刚上台的时候魏国还是超级大国,下台的时候就沦为了二流强国,充分说明活得太久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像人家秦始皇就死的很是时候。

最痛苦的从来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得到以后再失去,这是魏国。

最快乐的从来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而是从卑微弱小奋进图强,这是秦国。

此后,秦国东进的战略态势,魏国再也无法阻拦。

其实从魏惠王迁都大梁开始,老魏家的整体战略基本上就变成了四个字——西丢东补。魏国西边都是些人均GDP不高的“烂地”,秦国要抢就让他抢吧,丢了就丢了。而东边的淮泗之地多富啊!用“烂地”换“富地”,怎么看都值。

可是,西边所谓的“烂地”只是从经济角度而言,在地缘方面这些“烂地”却是大国的天然屏障。就拿长平之战中秦国拼死也要争的上党来说,这块地高山林立,种地很麻烦,经济价值较低。但秦国有上党就对六国有了居高临下之优势,你六国再富庶又能怎样呢?秦国大军一到还不是都归了秦人?

“魏”本意是高大,但自从军事力量被打掉后就变得“国如魏字”——一半的虚与委蛇,一半的心怀鬼胎。

日暮西山

魏惠王逝世后,魏襄王即位。

魏襄王这人吧,孟子对他的评价是“望之不似人君”,孟子的理由是魏襄王好战,而天下百姓不愿战,所以魏襄王不够当王的资格。说实话孟夫子要求确实高了,就魏国这四战之地,魏襄王要是不努努力,那第二天就得被瓜分。

可是魏国早已没有指东打西的实力,那咋办呢?

魏国首先确定了一个基调,那就是七雄都是自私的,都不愿意彼此强大。

在此基础上,七雄之间通过合纵与连横互相攻伐。秦国强大了,那魏国就挑动合纵攻秦;齐楚强大了,那魏国就投靠秦国引发连横遏制齐楚。于是魏国“朝秦暮楚”的名号就这样产生了。

你或许会问,如果列国不想互相打,就想打魏国那怎么办?

那就回到了咱上面说的基调——魏国就割地给秦国,主动让秦国获得巨大的利益。而列国都不愿意秦国坐大,于是自然会发起合纵攻秦。秦国被揍,魏国的领土自然就又回到了手里。

秦相张仪为何执着灭韩?就是因为张仪看穿了魏国反复无常的把戏,张仪认为只要秦军一举灭韩,那么秦国的军事威慑可以顷刻间覆盖魏国全境,到时候魏国要再不老实就得面对秦国的雷霆之怒,魏国就永远失去摇摆的空间了。

可惜当时的秦国还没有灭韩的实力,于是秦军转头灭了巴蜀,开始经营后方。

魏襄王五年,齐军趁燕国内乱,五旬便占领燕国全境,可惜齐军烧杀抢掠,不仅没能消化燕国领土,反而为自己埋下一颗巨雷(这是后面我写“齐国篇”的主线)。

魏襄王七年,秦楚丹阳蓝田之战爆发,魏国加入了秦国阵营。并且在楚军攻到蓝田,即将攻克咸阳的当口,魏军联合韩军截断了楚军后路,逼迫楚国退兵,救了秦国。

这就是魏襄王时期魏国的政策,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战国的均势。

魏襄王十二年,赵国的赵武灵王开始推行胡服骑射变法,并逐步地再次攻灭了中山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这篇:

魏襄王十八年,在齐国孟尝君的合纵下,魏国又加入了齐国的阵营,并且与齐、韩共同胜楚于垂沙。楚国被齐、魏、韩三国揍得很惨,一度到了四分五裂的地步。

魏襄王二十三年,魏国再次加入了齐国孟尝君的合纵阵营,不过这一次的目标是秦国。不得不说孟尝君确实是奇才,他在带领齐韩魏大胜楚国之后,再一次带领三国联军攻入了秦国函谷关。

这是东方六国的合纵联军第一次攻入秦国函谷关,可见这位“望之不似人君”的魏襄王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能力,至少他每一次站队基本上是没问题的。

一年后,魏襄王逝世。

新任君主是魏昭王。

魏昭王上台之后马上面临了传说中的危机——列国真的和好了,真的只打魏国了!

秦国和齐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楚国还在抚平垂沙之战的伤口,赵国正值赵武灵王新丧,燕国正忙活着派苏秦搞间谍战。

魏国尴尬地发现,自己的盟友只剩韩国了......

恰在此时,秦军兵锋攻克了新城,逼近伊阙。看过韩国篇的朋友一定知道,伊阙之战要开打了。

魏昭王简直倒霉到了家,上台短短三年便碰上了超级杀神白起,伊阙之战中韩、魏联军被秦军屠杀殆尽,白起豪取二十四万颗人头,魏国遭受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惨败!

天下仿佛都在饶有兴味地看着魏国:

小魏啊,你不是朝秦暮楚吗?你不是游刃有余吗?这回你怎么办?

魏昭王:咋办?割肉呗!这一次,魏国割给秦国四百里河东之地,韩国也不得不割给秦国二百里疆土。这次大放血后,魏国围巾状版图左半边全被割走,魏国仅存半壁江山。

不过魏昭王清楚,秦国骤然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列国不可能不眼红,是时候合纵攻秦了。果然,两年后苏秦合纵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秦国只能归还部分魏地以求和。

魏昭王这一招“割地求合纵”确实是大手笔,可惜难掩魏国衰败之颓势。同年,秦军攻取魏国的新垣、曲阳,第二年再攻魏国河内,魏国这一次竟将旧都安邑也一块打包割给了秦国。

随后,战国转折点到来——苏秦以死间为引,合纵五国攻齐。不可一世的强齐瞬间崩溃,而燕占齐国旧都临淄,楚国收复淮北,秦国占领陶邑,而魏昭王赶紧趁机扑到了齐国的残躯上,把原本是齐国独吞的宋国收入了魏国的囊中。

要知道魏国吞下的宋国是天下第一富国,人均GDP之高更甚于坐拥鱼盐之利的齐国。魏国全取宋地(除了陶邑),可谓是得到了一块超大的肥缺,魏国的“西丢东补”战略迎来了史上最大利好,于是魏昭王得以苟延残喘。

不过齐国崩溃的另一个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是秦国这头猛虎彻底失去了牵制。

齐国陨落后,秦国立刻与楚讲和,两大强国无法干预,秦军立刻大举攻魏,意图灭亡魏国,这也是秦国一贯的连横之策。只要灭了魏国,那么秦国就能“绝纵亲之腰”,彻底打断六国合纵的可能。

在这一次的攻魏之战中,秦国一度围困了魏国首都大梁,打得魏昭王急了眼。他向燕、赵两国求救,谁知两国竟然专注于侵吞齐国而对魏国冷眼旁观。逼得魏昭王大喊“你们不救我就投降秦国,你看秦灭魏之后打不打你们!”燕、赵这才出兵救魏,魏国得以再一次渡过危机。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我才写了短短两篇而已,魏国就已经从不可一世的首个超级大国沦落到以死相逼的颓败之国。

秦国灭魏被燕赵两国打断,,魏国赶紧趁机认怂,引得秦军南下攻楚,白起率军直下鄢郢,火烧楚国夷陵宗庙,打得楚王迁都至陈。秦楚交恶,魏国终于又有了喘息之机。

就在白起攻破楚国郢都的第二年,魏昭王去世了。

可以看得出他很想做点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做成。

魏国终究只能困死在这地缘牢笼中了吗?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