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神医”刘洪斌:3年换9个“专家”身份,诈骗80亿,害人不浅

霸苍笙客栈 2024-09-04 09:40:50

她是医学界的"变色龙",能在瞬间切换多重身份。

上一秒是蒙古草原走出的神医,下一秒又变身为北大的权威专家。

从心脏病到糖尿病,从癌症到皮肤病,似乎没有她治不好的顽疾。

她的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惊人的疗效宣传,每一种药物都被包装成救命的"神药"。

然而,这位让无数患者看到希望的"医学奇才",其真实身份竟是一个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普通老太太。

在短短三年里,她凭借出色的"演技"和巧舌如簧的本事,竟然从老百姓口袋里骗走了80亿元。

这个惊天骗局是如何上演的?"神医"刘洪斌又是如何让众多老年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广告。

然而,有些广告却暗藏玄机,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

就拿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则广告来说,它可谓是虚假医药广告的典型代表。

画面中,一位穿着整洁、气质温和的老人正在侃侃而谈,她自称是某著名医学院的教授,专攻某种疑难杂症数十年。

听她说起来,仿佛世界上没有她治不好的病。

最神奇的是,她推荐的药品似乎只需要吃上几天,就能让多年的顽疾烟消云散。

这样的广告,你是不是也在电视上看到过?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种广告时,也差点信以为真。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病能快点好起来呢?特别是那些长期被病痛折磨的老年人,更容易对这种"神药"抱有期待。

但是,我们稍微动动脑筋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疑点。

首先,如果真有这么神奇的药,为什么只在电视广告里出现,而不是在各大医院里广泛使用呢?其次,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怎么可能包治百病?

事实上,这则广告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骗局。

那位看似德高望重的"专家",其实是一位名叫刘洪斌的普通退休老太太,她凭借着出色的表演天赋和滔滔不绝的口才,成功骗过了无数观众的眼睛。

一会儿,她是传承了数百年秘方的苗族传人,口中念念有词地讲述着某种神奇草药的功效;转眼间,她又化身为蒙古大草原上的神医,声称掌握了成吉思汗的养生秘诀;

紧接着,她摇身一变,成了北大的知名专家,侃侃而谈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

短短三年时间里,她竟然成功扮演了9个不同的"专家"身份!这种"千变万化"的本领,恐怕连专业的演员都自叹不如。

然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刘洪斌的这些"表演",居然为她赚来了80亿元的天文数字!这个数字之大,足以让普通人感到晕眩。

要知道,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即使辛勤工作一辈子,可能也难以攒下百万家产。

而刘洪斌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赚到了相当于普通人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收入。

这笔财富,足以让她过上几辈子养尊处优的生活。

但这80亿元并不是刘洪斌凭借自己的本事正当赚来的。

这是一笔血汗钱,是无数被骗的老年人辛辛苦苦攒下的养老钱。

想想那些被骗的老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是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攒下一点退休金,原本是打算安度晚年的。

然而,被刘洪斌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他们将这些来之不易的积蓄倾其所有地投入到了这些所谓的"神药"中。

他们满怀希望地期待着病情好转,期待着重获健康。

然而等待他们的,只有深深的失望和无尽的绝望。

这些老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长辈,他们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本应在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然而,就因为轻信了一个骗子的谎言,他们不仅失去了来之不易的积蓄,更可能因此延误了病情,给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说起刘洪斌的"成名之路",还真是一段传奇。

谁能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老太太,竟然摇身一变,成了电视上的"神医"?

刘洪斌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和我们身边的许多老人一样,每天不是看看电视,就是跟老姐妹们聊聊天。

但是,她骨子里有一股不安分的劲儿,她总觉得自己还能再干点什么,不甘心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完余生。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洪斌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需要老年人来拍摄保健品广告。

她心想,这不正是自己一展才华的好机会吗?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没想到,这一报名不要紧,竟然开启了她的"演艺生涯"。

刘洪斌第一次站在镜头前时,可能还有些紧张和不适应。

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似乎天生就是为镜头而生的,她的表情自然,语言流畅,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一种令人信服的魅力。

刘洪斌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口才,很快就在广告界站稳了脚跟,她的表现远远超出了广告公司的预期。

她不仅能够准确地传达广告信息,还能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塑造出不同的角色形象。

无论是慈祥的老中医,还是睿智的现代专家,她都能驾驭自如。

渐渐地,刘洪斌在广告圈里有了自己的名气,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邀请她拍摄广告。

她的片酬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几百元一天,很快就涨到了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这对于一个退休老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然而,随着名气的增长,刘洪斌也逐渐迷失了自我,她开始沉浸在这种"成功"带来的虚荣感中,忘记了最初的初心。

她开始不再关心自己所宣传的产品是否真的有效,只要能赚钱,她就愿意去做。

这种心态的转变,最终导致了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说到虚假医药广告,可不只是刘洪斌一个人在"单打独斗"。

背后其实有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在支撑着这个骗局。

他们生产的药品可能只是些普通的保健品,甚至可能是些毫无效果的糖丸,成本可能就几块钱。

但是,他们却把这些东西包装得神乎其神,卖出天价。

然后是"专家"演员,就像刘洪斌这样的人。

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假药吹得天花乱坠,让观众相信这些药真的能包治百病。

说实话,能把假话说得跟真的一样,这演技也是没谁了。

电视台不是应该把关吗?怎么会播出这种虚假广告呢?说来也是无奈,很多地方电视台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这些广告,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逃避责任的借口。

作为媒体,他们有责任对播出的内容进行审核。

大多数都是一些老年人,他们可能长期被病痛困扰,对健康特别渴望。

当看到电视上的"专家"信誓旦旦地保证能治好他们的病,他们很容易就上当受骗了。

这个产业链的每一环都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骗局。

假药生产商提供"货源","专家"演员负责忽悠,电视台提供播出平台,而老年人则成了最终的受害者。

说到底,为什么这样的骗局能够屡屡得逞?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尊重专家,相信权威。

所以当一个看起来很有学问的"专家"出现在电视上时,我们很容易就相信了他们说的话。

特别是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可能觉得,既然是专家说的,那肯定不会错。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人都会面临各种健康问题。

他们迫切希望能找到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当看到广告里那些"神奇"的效果时,他们很容易就被吸引了。

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但很多老年人还是主要依赖电视这个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他们可能不会上网查证,也不知道如何辨别真假。

这就给了那些骗子可乘之机。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打击虚假广告,但在实际执行中还是存在一些漏洞,有些地方可能为了经济利益,对这些虚假广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就给了像刘洪斌这样的骗子可乘之机,他们正是抓住了这些心理和社会因素,才能一次次成功行骗。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些假药生产商和"专家"演员,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欺骗那些可能是自己父母辈的老人,良心何在?那些电视台,为了赚钱不惜播出这些虚假广告,社会责任感何在?

记住,天下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健康是靠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正规的医疗手段来维护的。

刘洪斌的案例,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社会课。

它不仅揭示了虚假医药广告背后的黑暗产业链,也暴露出了我们社会在诚信建设和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的不足。

然而,我们不应该因此而丧失信心。

相反,这应该成为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制度、加强监管力度的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增强辨识能力,同时也要多关心身边的老年人,帮助他们远离骗局的侵害。

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诚信的社会,让像刘洪斌这样的骗子无处可逃。

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终会迎来一个没有虚假广告、人人诚实守信的美好社会。

健康的生活,幸福的晚年,这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真正"神药"。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刘洪斌

中国青年网:《神医刘洪斌“广告还在播?辽宁食药监局责令停播》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