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粟裕是否亲临车桥前线问题,帅克推出了5篇考证文章,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答疑。帅克的考证,秉持对历史和历史人物负责的精神,严格以《车桥战役详报》《车桥战斗详报》《车桥战斗的检讨》《车桥战斗政治工作的总结》等文献史料为依据,坚持唯物客观,坚持条分缕析,努力确保拿出的成果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五篇考证文章和答疑都摆在网络平台上,欢迎任何人的指正。
关注这一问题的都知道:称粟裕亲临车桥战役前线,主要依据的是几个老同志的回忆。其中的三个人还接受了个人的专访。现在,为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考证,按照专访三个老同志的做法和模式,我们也找出三位老同志称粟裕未去车桥前线的视频片断。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深化粟裕是否亲临车桥前线问题的研究与考证。
先声明一下,这可不是帅克对三位老同志的个人专访。因为帅克深知以自己个人名义的专访远没有官方的专访更具权威性和可信性。我们下面看到的是由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淮安市淮安区委和政府联合推出的纪念车桥战役胜利七十周年纪录片的几个片断。该纪录片公开发行,网上便能查到看到。考虑到版权问题,帅克只是把有关的几个视频片断图片发上来,供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军迷和战史研究者们参考。
纪录片中,当介绍到车桥战役发起时粟裕的军事活动时,它是这样叙述的:
“3月2日,离车桥开打还有3天时间,侦察员传来敌情,说日军100多人、伪军上千人增援通榆公路据点。这个据点距离苏中军区驻地只有30公里,日军意在扫荡东台南部新四军苏中军区。粟裕当机立断,来个将计就计,声东击西。他亲自带领一支队伍故意迎击扫荡之敌,时隐时现,日军以为遇见了新四军小股部队,便分进合击撒网包围。”
紧接着上面这段叙述,便出现了几位老同志的专访画面:
这是原新四军一师作战科参谋徐充同志受访时的画面。徐充同志是《粟裕军事文集》的编辑组成员,也是《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传》研究的参加者。尽管他只有两句话,但明确表示粟裕是“为了吸引敌人不要向那边去,粟司令带着小部队是在这边迎击敌人的”。那边显然是指车桥,这边显然是指苏中军区驻地三仓河一带。
紧接着徐充同志专访的画面,便是粟裕长子粟戎生中将专访的画面:
粟戎生中将受访时虽仅有四句话,但内涵丰富,把粟裕在车桥战役期间,如何率领部分人员在苏中军区三仓河一带迎击扫荡之敌,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战术,以配合打车桥说得非常明晰。
紧接着粟戎生中将受访的画面,是原新四军一师司令部机要参谋陆景荣同志专访的画面:
陆景荣同志专访的画面虽只有一句话,但同样也把粟裕在三仓河迎击扫荡之敌,从而减轻车桥战役方向的压力说得很清楚很明确。
通过以上三个人接受专访的画面,虽都不过是一两句话,但言简意赅,逻辑严谨,互相佐证,把车桥战役期间粟裕如何在师部三仓河一带迎击扫荡之敌、如何运用声东击西战术配合车桥战役体现得一清二楚。
延伸说明一下,纪录片受时间所限,上述三个人关于粟裕在师部三仓河一带迎击扫荡之敌,未去车桥前线的专访只是截取了几个画面。有兴趣的条友和战史研究者们不妨把这个纪录片完整看一遍。除上面提到的三个人有多个接受采访的画面外,还有粟裕师长的原声录音,叶飞副师长的录像访谈,以及叶飞之女叶葳葳,一师司令部参谋秦叔瑾,当年战役参加者七团参谋长俞炳辉、七团一营教导员林平、一团二营六连指导员束恂,新四军研究会高级顾问吴克斌、夏继诚,军史专家徐焰等多人的专访。
应该说,这是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看过后,相信对我们深入研究了解车桥战役,深入考证粟裕到底去没去车桥前线,会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注:文中照片均来自于《纪念车桥战役胜利七十周年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