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都变“大漠绿洲”毛乌素沙漠80%化绿地,面积大过海南岛!

李大嘴说 2024-11-18 14:13:08

前言

你可知道,在祖国的西北部,曾有一个4.22万平方公里的沙漠,面积甚至比海南岛还要大,但现在它却悄悄的从地图上消失了。

自 1959 年起,人们便对毛乌素沙漠施行了治理措施,现如今,80%的沙漠已重焕绿地之貌,成效显著。

从绿洲到沙海

之前,毛乌素沙漠并非黄沙漫天,而是一幅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景象,你可能想不到,这片如今被称为“坏水”的地方,曾经是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乐土,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逐水草而居,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唐宋时期,由于气候逐渐干旱,风沙侵蚀加剧,毛乌素地区生态环境逐渐开始恶化。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压力增加,人们对土地的过度开垦和对森林的滥砍滥伐达到了顶峰,加上连年战乱,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毛乌素的沙漠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曾经的绿洲逐渐被黄沙吞噬,肥沃的良田化作了荒漠,村庄也被掩埋,尽显一派萧瑟景象。

到了近代,毛乌素沙漠的面积已经膨胀到4.22万平方公里,比海南岛还要大。

这片广袤的土地,几乎完全被流沙覆盖,植被稀疏,林木覆盖率不足1%,曾经的“塞外江南”,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乌素沙漠形势严峻,当地百姓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由于风沙肆虐,土地沙化严重,导致粮食产量骤减,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人们在贫困线上挣扎,生活苦不堪言,一位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人回忆道:“小时候,村子周围全是沙丘,刮起风来,黄沙漫天,庄稼一下子就被埋了。那时候,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沙进人退”的残酷现实,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不仅如此,毛乌素沙漠的沙尘暴也严重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环境和气候。

每年春秋两季,强劲的西北风卷起漫天黄沙,席卷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治沙,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1959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沙造林运动在毛乌素沙漠拉开帷幕,无数治沙英雄响应国家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伟大的事业中,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沙漠变绿洲。

早期的治沙条件极其艰苦,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全靠人力肩扛手提,治沙人用铁锹、锄头、扁担,这些最原始的工具,在茫茫沙海中挥洒汗水。

他们顶着烈日,迎着风沙,在沙地上挖坑、栽树、浇水,为了固定流沙,他们用麦草、稻草扎成方格,阻止沙丘移动,尽管手上磨出了血泡,衣服被汗水浸透,但他们从不叫苦,从不退缩。

1974 年,54 名平均年龄仅 18 岁的女民兵,组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决然迈进荒漠深处。

她们住在简陋的窝棚里,吃着粗糙的玉米馍馍,用青春和热血,在14225亩荒漠上织出了一片绿色的花毯。

天时地利人和

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除了治沙英雄们的顽强拼搏,还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当地土地条件。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治沙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到防沙治沙工程,国家持续加大投入,为治沙工作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

尽管毛乌素沙漠干旱少雨,但其地下水位较高,挖沙不深即可见湿润的沙层,这为植树造林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毛乌素地区的土壤也较为疏松,适宜植物生长。

几代治沙人前赴后继、不懈努力,用汗水和智慧浇灌着这片土地,他们因地制宜,探索出各种有效的治沙方法,如草方格固沙、飞播造林、节水灌溉等,逐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

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毛乌素沙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超过80%的沙漠面积披上了绿装,沙化土地治理率高达93.24%。

曾经黄沙漫天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林海和生机勃勃的草原,野生动物也逐渐回归,狐、兔、獾等在林间嬉戏,鸟儿在枝头歌唱,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

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畜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牛羊成群,奶香四溢,曾经贫困的地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毛乌素沙漠发生的惊人巨变,不但改变了当地百姓的命运,还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珍贵经验,进而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曾赞叹道:“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做出了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情。”

这不仅是对中国治沙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精神的赞扬。

毛乌素沙漠的治理,绝非单纯的植树造林之举,而是依循各地自然状况,施行多样治理手段,例如草方格固沙、飞播造林、节水灌溉等。

此外,全民参与是治沙的重要保障,从政府官员到科研人员,从企业家到普通农民,每个人都为治沙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结语

从黄沙漫天到绿树成荫,毛乌素沙漠的巨变,是几代人艰苦奋斗的成果,他们秉持着坚定的信念,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沙漠上挥洒汗水,只为了能让这片荒漠多一抹绿色。

我们要珍惜这片来之不易的绿地,即使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成效,但还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从沙子到土壤的转变还需要很长时间。

信息来源

360百科:毛乌素沙漠

澎湃新闻:《毛乌素沙漠80%化身为绿色宝地,绿色版图向南推200公里》【2024-06-07】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