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邓小平派人赴美邀请张学良回国,张学良:满足我三个条件

博韬侃球 2023-07-30 10:37:45

在被软禁长达半个世纪之后,张学良终于在1990年恢复了人身自由。

次年,他在美国旧金山见到了自己当年的老朋友吕正操。而后者这一次是奉了邓公之命,来邀请张学良回大陆探亲的。

在失去自由的漫长岁月里,张学良其实也一直对大陆故乡魂牵梦绕。这次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他却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反而当即表示:“我有三个条件”。

那么,这“三个条件”到底指的是什么?张学良后来又有没有回到大陆呢?

失去自由的“半个世纪”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联合发动“兵谏”,逼蒋抗日,促成了全民族统一抗日战线的形成。两位将军的所作所为对于抗日战争而言,可谓是贡献不小,但这次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彻底改变了他们两人余生的命运。

杨虎城将军在后来遭到了蒋介石的囚禁,并且在1949年遭到了杀害。而张学良的处境则比他好一些,但是虽然保住了性命,却也失去自由长达54年。

据说,就在蒋介石去世前夕,他甚至还特意叮嘱过自己的儿子,不要恢复张学良的人身自由。这件事虽然只是传闻,但蒋介石对于张学良的忌惮和恨意一定是真的,不然他不会软禁张学良长达半个世纪。

直到蒋介石之子蒋经国也去世之后,张学良才终于有了重获自由的机会。1990年,已经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的张学良,终于不再受到人身限制,可以去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可是,此时的张学良,眼前所见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当年的故人大多都已经离开人世,这世界也已经日新月异,远非曾经可比。意气萧索的张学良已经是耄耋之身,这个时候如果说世上还有什么能牵动他内心的东西,可能只有两样,一样是故乡,一样是故人。

不过,想要回到故乡牵扯的问题就多了。于是,张学良决定先见见自己的家人,在恢复自由之后的第二年,他便去了美国,看望自己在美国定居多年的子女们。

在思虑了一会儿之后,他还是直言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他说道:“我当然愿意回去!”

张学良的回答,让在场所有人动容,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大陆。身在北京的邓小平和其他领导得知之后,也在考虑如何能接张学良回家乡探亲。

吕正操慨然受命

要接张学良回大陆的话,自然要派遣一位与他关系熟悉的人去。那么,谁能担此重任呢?邓公在与其他同志们商量之后,终于确定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吕正操上将。而吕正操,也慨然受命,接下了去美国邀请张学良的重任。

大家都知道,吕正操是我国的开国上将。但是,他与张学良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其实,吕正操将军不但是张学良的故交,甚至还曾经是他的部下。这份复杂关系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头细细讲起。

张学良是东北人,吕正操祖籍则是河北,虽然看上去好像隔了千山万水,但是实际上吕正操年幼时便举家被官府发配到了东北,所以跟张学良勉强也算得上是老乡。

来到东北之后的吕正操,亲眼见到了日本人的暴行,他多次看到有骄横的日本军人,欺压南满铁路旁的中国老百姓,不少同胞受到日本人的毒打,有些甚至还因此丧命。

这惨烈、屈辱的一幕幕景象在吕正操的心中留下了深深地阴霾,年幼的他就已经立下决心,要在将来参军入伍,跟这些野蛮的日军好好干一仗。

这个入伍的机会很快就来了,在18岁那年,吕正操经人介绍,投入了东北军。而且他恰好被分配到了张学良的卫队,也因此认识了张学良。

由于吕正操读过书,文武双全,所以很快引起了张学良的注意和器重,为了培养吕正操,张学良特意让他去讲武堂读书深造。毕业之后,还继续栽培吕正操做副官。所以,可以说张学良对于吕正操而言,既是“伯乐”,有时候也担当着老师的角色。

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吕正操也有参与。当时他正在张学良的公馆内处理事务,能够经常与张学良见面。

后来,西安事变解决之后,张学良想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吕正操敏锐的感觉到张学良这一去想要再回来就难了,于是他百般劝阻,但那时候张学良却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危险性,还是坚持去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张学良遭到了漫长的囚禁,东北军也因此群龙无首,分崩离析。而吕正操在这个时候,也已经看清楚,唯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是他毅然率领所部加入了八路军,并在抗日战争中苦战多年,屡立功勋。在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也被授予光荣的开国上将军衔。

从1936年挥手作别,一直到1991年张学良恢复自由,到美国探亲,在这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张学良和吕正操始终没能再见一面。这一次,他们终于有机会重逢了。

故人重逢

1991年,时年87岁的吕正操来到美国,如约见到了已经90岁张学良。

当初分别之时,还都是风华正茂的壮年将军,如今重逢与异国他乡,已经都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两人心里都是感触良多,不过他们也很庆幸,虽然经历了漫长的离别,但故人还是有了重逢的一天。

在寒暄过后,张学良也好奇的问题,吕正操当年在分开之后的经历。吕正操把自己后来加入共产党,走上抗日救亡之路的种种过往一点一滴的讲了个清楚,张学良听得十分出神。

在听完吕正操的讲述后,张学良欣慰的表示:“这条路,你走对了!”两个人又聊了好一阵子,但是由于是初次见面,再加上周围人比较混杂,所以吕正操没有说明邀请张学良回到大陆的来意。

而张学良也知道两人言犹未尽,所以他便安排道:“等下次,找个清净的地方再接着聊。”

过了大约一周的时间,两人便再次见面,这一次,张学良还请了他们两个的共同朋友阎宝航的女儿阎明光也一同到场,大家同叙故旧之情。

阎宝航与张学良曾经是莫逆之交,在张学良被软禁之后,他也多次想办法营救,但始终未能成功。不过,后来阎宝航还是争取到了一次跟张学良见面的机会,两人最终在南京近郊的北极阁公馆相见,而这也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后来,阎宝航成为我党的特工英雄,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但他的心里还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未能救出张学良,一直到1968年去世之前,阎宝航都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而张学良虽然在软禁之中,也非常惦念他,在恢复自由之后,他更是托人带信到北京,表示想要见见故友的后人。而阎宝航的女儿阎明光,也对张学良这位父亲的半生知交十分关切,她还特意提到,想请张学良到大陆去治疗眼疾。

张学良听的也是十分心动,吕正操也是适时的说出了自己想要邀请他回大陆的来意。张学良思索了一会儿之后,开口说道:“让我回大陆可以,但是请答应我三个条件!”

这下子,在场的人都非常好奇,张学良到底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呢?

三大条件

看着大家疑惑的目光,张学良慢慢补充道:“我这三个条件,第一是不能对媒体透漏,我不喜欢见到那么多记者;第二个条件是,不要为我搞特殊化的欢迎仪式,不要铺张浪费;第三个条件是,大家见了面,寒暄一下是应该的,但是千万不要恭维我,我最受不了那种吹嘘和奉承。”

听着张学良把三个条件娓娓道来,吕正操明白,张学良是想把这件事的政治影响降到最低,最好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回大陆去探亲。

于是,他心领神会的答应道:“这三件事都不难,不过以你的身份,一旦回到家乡,肯定会有很多老百姓来看你呢?”

张学良听完这话之后,放松的笑了起来,他慢慢说道:“见老百姓没关系,我喜欢见老百姓。”两人的这一次见面是在1991年的5月30日,几天之后的6月4日,双方第三次见面,两人相谈甚欢。

照这么看来,张学良回大陆探亲不说是水到渠成,也是希望很大,那么,他最终能否顺利回答大陆呢?

遗憾的是,张学良后来一直没有回到大陆。在于吕正操分别之后,一直到2001年去世,他都没有再次见到大陆的山山水水和家乡的父老乡亲。那么,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另外可能还有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当时张学良的爱侣赵一荻身体不好,出行不便。在张学良被软禁期间,赵一荻数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张学良的内心对她自然是充满感激的,所以在这个当口他也不会愿意抛下她,孤身回到大陆。

还有人猜测,张学良当时是受到了台湾当局的一些压力,所以才最终未能成行,以致抱憾终生。

不过,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最后张学良还是未能回到那片他心心念念的土地。1994年,他变卖了自己的房产和收藏品,然后移居到了美国,度过了余生。

结语

张学良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性。在西安事变之前,他是呼风唤雨的东北少帅。在事变之后,他成了失去自由的“笼中之雀”。

不过,无论在什么处境之内,他都是一位中华儿女,他的故乡都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可惜的是,他却再也没能落叶归根。

吕正操将军在张学良去世后,满怀悲痛的吊唁称:“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不顾个人利益以及自身性命,力挽狂澜,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功在民族,彪炳千秋!”的确,这份了不起的功绩,足以令后辈深深铭记!

16 阅读: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