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厚:《白朴集校注》

古代小说研究 2023-07-24 07:20:50

《白朴集校注》,胡世厚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23年7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是胡世厚先生研究白朴四十年学术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反映当代白朴研究的代表之作。全书共分五编:第一编为白朴评传,评论考证白朴生平和著作多有新见。第二编收白朴的杂剧,第三编收白朴的散曲,第四编收白朴的词作,这三编是本书的重点。所收作品的底本,均选取善本,精勘精校,注释详实,解题简要。第五编为附录,全面汇集研究白朴生平及著作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论著目录。

该书兼具可读性、学术性、文献性,对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研究的教师和学者,均极具参考价值。

目  录

自序

凡例

第一编 白朴评传

第一章  白朴生平

第二章  白朴的杂剧

第三章  白朴的散曲

第四章  白朴的词《天籁集》

第二编 白朴的杂剧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裴少俊墙头马上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韩翠颦御水流红叶  残折

李克用箭射双雕  残折

高祖归庄  存目

崔护谒浆  存目

幸月宫  存目

凤凰船  存目

梁山伯  存目

绝缨会  存目

钱塘梦  存目

银筝怨  存目

斩白蛇  存目

赚兰亭  存目

赶江江  存目

第三编 白朴的散曲

小令

[仙吕·寄生草]  劝饮

[仙吕·醉中天]  佳人脸上黑痣

[中吕·阳春曲]  知几 四首

[中吕·阳春曲]  题情 六首

[越调·小桃红]  歌姬赵氏

[越调·天净沙]  春、夏、秋、冬 四首

[越调·天净沙]  春、夏、秋、冬 四首

[双调·驻马听]  吹、弹、歌、舞 四首

[双调·沉醉东风]  渔夫

[双调·庆东原]  题阙 三首

[双调·得胜乐]  春、夏、秋、冬 四首

[双调·得胜乐]  题阙 四首

套数

[仙吕·点绛唇]  题阙

[大石调·青杏子]  咏雪

[小石调·恼煞人]  题阙

[双调·乔木查]  对景

第四编 白朴的词《天籁集》

白兰谷《天籁集》序  朱彝尊手书

兰谷先生小景

像赞

江阴  孙大雅

淞江  曹  安

吴兴  陈  霆

绣水  王  耆

元王博文序

明初孙大雅序

清戴名世序

清朱彝尊序

清无名氏序

《天籁集》目录

清朱彝尊跋

清王皓跋

清杨友敬跋

清王皓跋

清姜颖新跋

清徐材仲跋

清王鹏运跋

清江阴缪荃孙跋

赞(六则)

《天籁集》编年

第五编 附录

家世生平资料

清代以前之评点

近百年研究评述

近百年研究论著、论文目录索引

自  序

2018年春,我耗费六年心血编校的八卷十二册《三国戏曲集成》,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结一桩夙愿,心甚喜悦。此时此刻,使我想起了三十年前命运不济未能出版的《白朴集》。

《三国戏曲集成》

如今,我已年过86,但我不忍抛弃也曾耗费六年心血校注的旧作。于是,我把旧书稿和有关资料找出来,尽余生之力,重新整理。

这部旧书稿,是我1980年春步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从事古代文学研究,选择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对于白朴,我只是在大学读书时,知其是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卓越的戏曲家,是元曲四大家之一,读过他的杂剧《梧桐雨》《墙头马上》和几首散曲,对其家世、生平及其他著作所知甚微。如今要研究他,就得从读他的作品做起。我首先搜集白朴的著作、前人研究白朴的论著以及与白朴有关的历史和戏曲资料。

当时,尚未看到白朴著作的专集,而研究论著也很少。我只能从阅读、整理、校注白朴著作做起,并在阅读前人研究白朴论著的有关资料中,发现疑点、争论的不同观点和前人未论及的问题,以确定自己研究的论文题目。

我用六年时间,对白朴的杂剧、散曲、词进行整理、校注、考证、评析,1986年完成了《白朴戏曲评注》,送给山西人民出版社,该社古籍编辑室负责人孙安邦先生决定出版并出具出版证明。

后因该社古籍编辑室改制,成立山西古籍出版社,机构变动人员调整,书不仅没出来,书稿竟然丢失了。我曾多次问孙安邦先生,他回答都是书稿无法找到,无法出书,表示歉意。面对此情,我无可奈何。

《全元曲》

1991年,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张月中先生主编《全元曲》,约我整理白朴的杂剧、散曲。丢失的书稿是手写稿,未复印留底稿,但还有残稿资料,我只能遵照《全元曲》的体例,选择白朴杂剧、散曲的较好版本,重新标点注释,作为《全元曲》的一部分,1998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6年,我还将这六年间撰写的研究白朴杂剧、散曲、词及其家世、生平、交游、年谱的18篇文章,予以集结,编为《白朴论考》,由王季思先生作序,送中州古籍出版社,因经费原因,直到1991年才出版面世。

1992年元旦,我突患脑梗塞,住院四个月。一出院,组织上就批准我离职休养。这时,《白朴论考》已出版,又没有发现新的资料,我就将白朴研究暂时放下了,转而研究其他问题。

2000年5月,我参加芜湖安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老朋友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孟繁仁先生告诉我,安徽六安市有一部《白氏宗谱》,可能是白朴的家谱。

听到这一消息,我非常高兴。为了弄清《白氏宗谱》的真伪及其与白朴的关系,我于6月上旬就到安徽访书,在安徽省社科联、六安市委宣传部及苏埠镇党委帮助下,在白家庵看到了《白氏宗谱》,并承蒙白氏族长允许复印。

我如获至宝,仔细阅读,认真研究这16卷《白氏宗谱》,确认它是白朴裔孙精心编纂、续修11次,历经五百年,真实可信的白朴家谱,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学术界因无资料而不能解决的问题。我连续写了《白朴与<白氏宗谱>》《白朴封赠及其诸子仕宦考》《白朴世系考补正》《<白氏宗谱>的发现及其意义》等多篇论文,在《文学遗产》《中州学刊》等书刊上发表。

白朴画像

然而,在《白氏宗谱》“白朴世传”中记载白朴“渡江而避,隐居金陵桐树湾,从故友放情山水……(卒)葬朱骆村之茔”,这个资料很重要,我欲亲自到南京考察,解开白朴隐居金陵桐树湾之谜,由于杂事缠身和健康原因,这个愿望迟迟未能实现。

2011年3月与5月,我两次到南京考察金陵桐树湾的地址和变迁,最终写成了《白朴晚年生活和卒地考》一文,在扬州大学2011年10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研讨会上,报告了我考察论证的结果,论文先收在《第九届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年会论文集》,后发表在《南大戏剧论丛》第八辑(2012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从1980年开始研究白朴,1981年《中州学刊》第1期发表第1篇《论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起,到2012年发表《白朴晚年生活与卒地考》止,整整32年,在这漫长岁月里,我先后撰写了31篇研究白朴的文章。

我在《白朴论考》的基础上,增加了八篇文章,修改了《白朴传略》和《白朴年谱》,编成《白朴著作生平论考》,2014年由台北国家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我研究白朴32年成果的结晶。其中所收的26篇论文,涉及白朴的杂剧、散曲、词及其家世、生平、交游的方方面面,既有评论,又有考证。我不敢妄言,说它水平如何如何,但我可以说,我写的每篇文章,都是认真细心地进行思考,针对学界争论或未涉及的问题,选择题目,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至于妥当与否,自然须由学界同仁批评,历史检验,我自认为对得起学术良心,为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尽了一点责任。

陈辽《白朴著作生平论考》书评

2012年5月19日,我曾在《研究白朴32年的回顾》一文中说道:“学海无涯,研究亦无止境。我研究白朴及其著作虽然30余年,写过30多篇文章,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有待新资料发现,进行缜密考证,取得新的突破、新的成果。如今,我已年过八十,进入迟暮之年,身患心脑血管及各种老年性疾病,精力大大衰退,但思维尚清晰,手还能握笔,期望在残年余生中,能为白朴研究再尽一点绵薄之力。”

如今,六年过去了,我将履行诺言,整理校注《白朴集》,以了我未完成的心愿。

白朴一生共写了十六部杂剧,今存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三种和残曲《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两种,存目十一种。另有散曲四十一首,其中小令三十七首,套数四首。还有词《天籁集》,有词一百零四首。且版本众多,历代校理者不乏其人。但七百多年来,却未有一本经过整理现存的白朴著作集。

1984年6月,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白朴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对白朴现存杂剧、散曲校勘注释,将其词置于附编《天籁集编年》之后,没有校勘注释。

《白朴戏曲集校注》

2005年5月,徐凌云《天籁集编年校注》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二十世纪以来白朴词整理、校注和研究的重要成果。上述两书王著侧重杂剧、散曲,徐作只重白词《天籁集》,均非留存著作的全集。

另外,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收录白朴杂剧,只校未注;张月中等主编《全元曲》收录白朴杂剧、散曲,只注未校。

历代特别是现当代研究白朴及其著作的成果甚丰,新见颇多。我拟在历代学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其研究成果,整理一本反映当代学术研究水平,接近原著较为完备可读性强并具有学术性、文献性的《白朴集》。

《白朴集》分为五编:第一编,白朴评传;第二编,杂剧,包括存本、残曲、存目;第三编,散曲;第四编,词《天籁集》,附《天籁集编年》目录;第五编,附录,收录白朴家世、生平文献资料,历代评点摘要、近百年研究白朴及其著作的综述及论著目录索引。该书不仅反映了我近四十年研究白朴的心得,而且展现了历代特别是近百年学界研究白朴的成果与信息,既可为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提供一部较完备的白朴著作和研究资料,又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通畅的读本,对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意义。

鉴于笔者学识水平有限,年老体衰多病,耳聋目昏,精力不济,书中难免有不当或错误之处,恳望学界同仁、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8年8月28日

白朴塑像

凡  例

一、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戏曲史上成就卓著的戏曲家、散曲家和词人,本书收录白朴今存全部作品:杂剧剧本三种、残曲二种、存目十一种;散曲小令三十七首、套数四套;词一百零四首。学界对某些作品是否为白朴著作尚有异见,在未见确证之前,今仍归白朴名下,待考。

二、本书校注,以保留原著面貌为主要原则,选用存世较早或校好的刻本或抄本为底本,以其他版本为参校本,择善而从,凡各本异文,均出校说明。

三、本书原本句读若无标点,曲据曲谱格律,白依文意,用新式标点符号断句。

四、本书校勘,旨在正讹、补脱、去衍、乙错。如认为底本某字为讹字,则于正文中直接订正;如认为某字脱去,则在正文中增加此字;如认为某字为衍字,则删去;如出现文字前后倒置,则直接在对应处乙正;如字有损坏或模糊,难以考补,用方形□代替。上述情况均出校记,说明校改原因依据;凡不辨正误者,说明待考。

五、本书注释,主要注释人名、地名、事件、典章制度、典故;词语,释明词义,必要者,引用词源书证。

六、本书杂剧、散曲、词,每本或每首(组)前均写解题,杂剧(包括残本、存目)略述著录情况、剧本内容、本事来源、版本情况、流传影响、以何种版本作底本、参校何种版本、历年校点情况等。散曲、词,则分别统一说明存本情况、以何种版本作底本、参校何种版本、历年校勘情况,每首曲、词的解题只述其内容和著作年代。年代不详者,待考。

清蕭山王氏无求安居抄本《天籁集》

七、本书杂剧剧本的剧名、楔子、折数、唱词宫调曲牌名、散曲的宫调曲牌名、题目、词的词牌名、题目,均依底本,若缺题目,不补。校记序号为方括号[ ],字用汉字,注释序号用圆括号〇,字用阿拉伯字。杂剧置于每折之后,曲、词置于每首(组)之后,皆先校记,后注释;正文句中标识的校记序号,置于校改字词之后,注释的标识序号置于每一分句之后,即将同分句中需要注释的若干条内容统一处理。

八、本书对异体字、通假字和通用字区别对待。异体字应加以统一;通假字不校不改。元代戏曲特殊用字或习惯的通用字,如“们”作“每”、“杖”作“仗”、“伏”作“服”、“已”作“以”等等,一般不作改动;若为避免发生歧义而有所改动,则一律出校说明。

九、本书剧中角色的唱词、宾白和科介的次序,按照“××唱”、“曲牌”、“唱词”(或唱词+宾白)的格式处理。若宾白或科介未标明所属角色者,需补充清楚并出校记;若遇“××唱”置于“曲牌名”之后,则出校记,说明依例前移。

十、剧曲、散曲的衬字。剧曲已标者或未标者、散曲未标者,今均依据199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元曲鉴赏词典》附录《元北曲谱简编》校补标出。

《元曲鉴赏辞典》

十一、本书采用通行的简体汉字,版式为横排,杂剧曲、白分开排,曲牌用月牙括弧【】;唱词用四号宋体,宾白(包括韵白)、衬字用小四号仿宋体;剧本曲、词题目用三号宋体加粗,场次用四号黑体;解题、校记、注释条目用四号宋黑体,解题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校记、注释正文用五号宋体;唱念白科介等提示性文字用小四号仿宋体,置于圆括弧之内;词、曲正文前的小序用小四楷体。

十二、本书按杂剧剧本、杂剧残折、存目、散曲小令、套数、词的顺序排列;每本剧、每首曲词则按题目、解题、正文、校记、注释排列。

王永宽

胡世厚先生花费六年时间完成了一个对于元代戏曲作家白朴的古籍整理项目《白朴集校注》,前不久通过“特快专递”给我寄来了一份书稿,已列入计划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让我为之写一篇《序》。

我认真阅览之后,感到这是一项有分量、高质量的古籍整理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出版意义与价值,应该给予全力支持。因此,我对于胡老师提出的写序的事不能推辞,就爽快地答应了,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谈一谈我的认识与感想,向胡老师请教,也和从事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同行朋友进行一次专业方面的学术交流。

胡世厚先生

在学术界与出版界,古籍整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古代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尤其是一位重要作家的研究,关于其著作的文本汇集整理与校注,常常是要首先进行的。可是,白朴的情况有一定的特殊性,他的戏曲作品及诗文散曲作品在流传过程中散失较多,其现存作品全部搜集起来非常困难。

胡世厚先生在他80多岁高龄时才开始整理校注白朴的著作集,此书稿完成时他已是年届九十,他的严谨不苟、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让与他相识的人深受感动,更让比他年轻的学者同行深受鼓舞。我在阅读此书稿的过程中,对于胡世厚先生的品德与精神深表崇敬,对于他的这部新的重要学术成果的问世首先应该表示衷心的祝贺。

胡世厚先生进行白朴研究已有数十年。他从1980年春进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起,选择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方向之后确定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研究,很快就在《中州学刊》1981年第1期发表了《论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后来又陆续发表了十多篇研究白朴的生平与作品的文章,于1992年12月结集,定名为《白朴论考》,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胡世厚先生第一本专业学术研究论文集,非常郑重地请中山大学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著名教授王季思先生作序。

《白朴论考》

王季思教授对于胡世厚先生的这些论文进行了认真审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好评,特别指出,胡世厚先生认为,“白朴的年代和他的戏剧创作时期,都早于王实甫二三十年”,这一解释要更合理一些,于是王季思教授在序文中说:“白朴可能是受董解元说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的影响,并与之抗衡,争胜而创作杂剧《东墙记》的;王实甫是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借鉴了白朴的杂剧《东墙记》而创作《西厢记》的。”(见《白朴论考》第2页)

王季思教授的分析与判断肯定了胡世厚先生的观点是“独得之见”,这对于当时关于《西厢记》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当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刚从事研究工作不久的年轻同志来说具有一定的教育和示范的意义。胡世厚先生本人也从自己学术上的初步成功,感受到从事学术研究的价值与乐趣,从此更加专心致志地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园地里努力坚守,辛勤耕耘,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关于白朴研究,胡世厚先生在《白朴论考》出版之后,又继续进行着广度的拓展与深度的开掘。他自从1981年发表第1篇关于白朴研究的论文之后,到2012年发表《白朴晚年生活与卒地考》为止,在漫长的32年的岁月中,先后撰写了31篇研究白朴的文章。

在《白朴论考》一书的基础上,他又增加了8篇论文,修改了《白朴传略》和《白朴年谱》,编成《白朴著作生平论考》,于2014年由中国台北某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

在此之前,胡世厚先生还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邓绍基先生合作,主编了《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其中的一篇《白朴评传》,即是由胡世厚先生撰写的,该书于1992年7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胡世厚先生在研究白朴的过程中,也早就确立了整理校注白朴集的计划,只是由于他的专业研究工作头绪较多,这件事一直没有付诸实施;尤其是他在担任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职务之后,行政工作繁忙,因而一直没有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做白朴集的整理校注工作。

到了2012年退休之后,胡世厚先生已年届八十,又耗费六年心血,编校了8卷12册的《三国戏曲集成》,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时胡世厚先生已经年过86岁,但是他依然宝刀不老,壮志未销,又继续贾其余勇,将白朴著作集的校注项目重新上马。又经过几年的努力,胡世厚先生终于完成了这部《白朴著作集》书稿,可以说了却一桩心愿,也为他数十年间所进行的白朴研究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白朴集校注》的正文分为五编:

第一编,《白朴评传》,包括四章,分别论述白朴生平、白朴的杂剧、白朴的散曲、白朴的词《天籁集》。

这里的《白朴评传》,同胡世厚先生原来撰写的并且已经在刊物上发表过的旧作相比,有所增补,或者对于旧作的某些表述作了一些必要的更改,也吸纳了学术界关于白朴研究的某些新观点,代表着胡世厚先生研究白朴的整体成就,反映了作者进行学术研究能够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与包容精神。

白朴公园

第二编,《白朴的杂剧》,包括存本、残曲、存目。

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记述,白朴一生共写了16种杂剧,今存全本的杂剧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3种,今仅存有残曲者《韩翠苹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2种,此外仅存目者有《高祖归庄》《十六曲崔护谒浆》《唐明皇游月宫》《秋江风月凤皇船》《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苏小小月夜钱塘梦》《薛琼琼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泽中斩白蛇》《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共11种。

白朴是中国文学史、戏曲史上重要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戏曲作品是他的著作的主体,因而第二编是本书的主体。如今学术界对于当代学者古籍整理方面成果的价值认定,不仅要看他同前代学者相比做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同前代学者相比多做出了什么。

白朴的戏曲作品《梧桐雨》《东墙记》《墙头马上》原来被收入《改定元贤传奇》《孤本元明杂剧》《古名家杂剧》《元曲选》等戏曲选本的时候,都是没有校注过的;当代20世纪王季思先生主编《全元戏曲》收录白朴杂剧,只校未注;张月中等主编《全元曲》收录白朴杂剧,只注未校。

《全元戏曲》

前代学者对于白朴戏曲作品的整理进行了可贵的筚路蓝缕的工作,这当然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成绩,但是客观上也存在着各种不足和遗憾。现在,胡世厚先生的工作正是在同前代学者的比较中显示出后来居上的优势。

本书中,胡世厚对于白朴的全部戏曲作品,每一种在开头的位置都加写了《解题》,其中说明该作品的文献著录、剧中情节、本事来源、版本情况,以及其他需要必须指出的问题。《解题》既抓住作品的本质,又简明扼要,是胡世厚先生作者关于这一作品的主要观点的精炼与浓缩,这样的内容无疑地都具有研究的性质。

对于白朴尚存有全本的3种杂剧《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胡世厚先生都做了详细的注释,其中对于《梧桐雨》在“校记”和“注释”之后附录了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旧唐书》中的《后妃列传·玄宗杨贵妃》和唐代陈鸿的《长恨歌传》,这些文献对于人们认识杂剧作品《梧桐雨》本身当然都是重要的原始资料。

对于白朴的仅存有残曲的《韩翠苹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2种,胡世厚先生也附录了有关文献,如宋代张实《流红记》、《旧五代史》中的《唐书·武皇本纪上》、《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庄宗上》,以及《北史》中的《长孙道生列传附长孙晟》等,这也都是重要的原始资料。

第三编,《白朴的散曲》,收录散曲作品“小令”12题、共37首,“套数”4套。

关于白朴的散曲,原来曾散见于一些选本中,当代学者也曾选收,皆未加校注。如今胡世厚先生都全部加了注释,并且写出了“解题”,这些内容无疑也都具有研究的性质。

第四编,《白朴的词集<天籁集>》。

这也是胡世厚先生非常下功夫并且最能体现编者学术功力的一编。因为《天籁集》的版本情况比较复杂,散失严重,前人的整理基础薄弱。白朴的词至清代才得以流传于世。现在能够见到的流传之本,清代刻本有3种,清代钞本有7种,此外又有20世纪以后的当代刊本。

《天籁集编年校注》

胡世厚先生把各种刊本、钞本加以比对、校勘,所花费的学术劳动量可想而知。《天籁集》原来的刊本、钞本都是没有校注过的;2005年5月徐凌云的《天籁集编年校注》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虽然有校注也不甚完备。

现在,胡世厚先生不仅对《天籁集》作了完整的校记与注释,而且对每一首词都写了“解题”,其中说明了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写作对象、写作背景等,这些都是胡世厚先生的研究成果,对于读者阅读以及专家学者研究白朴的词作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第五编《附录》,包括白朴“家世、生平资料”,“清代以前之评点”,“研究评述”,“近百年研究论著、论文目录索引”。

这些可以说是关于白朴的研究资料汇编,以前还没有人专门做过,胡世厚先生把它们汇辑在一起,分类编定,成为一部系统的关于白朴的个案研究资料,这对于白朴的学术研究,对于高校文科进行文学史、戏曲史、文化史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从以上五编的内容来看,胡世厚先生完成的《白朴集校注》,实际上并不是单纯的对于白朴著作集的整理与校注,而是包括了对于白朴进行全面研究的许多内容,可以说是关于白朴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其中也涵盖着对于白朴全部著作的文本整理与校注。这样来观察问题,我们就更能充分理解胡世厚先生的良苦用心,而不至于低估胡先生这部书稿的价值与意义。

胡世厚先生九十大寿

此书的出版,将是学术界、出版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尤其是会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的关注,并为全国各大图书馆、资料库及专家学者个人收藏,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果与传世价值。

作者王永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物特殊津贴专家)

2023年1月16日

后  记

《白朴集校注》原打算2020年4月1日前出版,作为我88岁生辰的礼物赠送亲友。此情,我在2018年11月27日给中州古籍出版社送书稿时,曾与副总编马达和社长张存威陈说过,他们欣然同意,并表示届时还可以召开出版座谈会。

由于出版社人事变动,副总编马达调往河南文艺出版社出任总编辑,社长张存威调往河南人民出版社任总编辑,责任编辑刘晓更换为高雪薇,未能如期出版。

2020年8月30日,我收到责任编辑高雪薇寄来的《白朴集校注》一校稿,我翻看之后,觉得校稿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和责编沟通商量,于是便约她面谈。

《古稀集:中国古代戏曲小说论》

9月3日,我去中州古籍出版社见了责编高雪薇和其编辑室主任闵世勇,商谈了书中需要校改的问题。9月21日,我将校改过的书稿寄给了高责编。她审看我校改的稿件后又让我寄去我所用的白朴著作底本和参校本,她和校对将对照底本核对校改。

2021年3月5日,我与中州古籍出版社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约定2021年12月31日前出版。后因新冠肺炎疫情,出版又推迟。

2022年11月,《白朴集校注》三校结束。我仔细看了三校稿,又做了一些校改。高责编审核了三校稿后,交排版改排。

2023年1月,老友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资深研究员王永宽应我之请,撰写了《白朴集校注》序。

2023年5月26日,高责编将最新校稿和封面设计发给我。我看了新排的校稿和设计的封面,和高责编反复商量,一致同意修改封面底图,正文前增补白朴画像、书影和戏画,正文天籁集跋后增白朴画像赞四则。

人们常说,好事多磨,慢工出细活。《白朴集校注》经过了几年打磨,多次审核校改,终将以高质量图书的面貌问世,令人高兴。

《红梅韵语》

如今,在《白朴集校注》即将出版之际,特向重视古籍整理的古籍出版社和支持关心该书出版的张存威、马达、许绍山、郑雄、闵世勇先生,向拨冗劳神写序的王永宽先生,向精心审校的责编高雪薇以及校对排版的女士先生,向帮助我打字编排书稿的赵青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

胡世厚

2023年5月31日

校注者简介

胡世厚先生

胡世厚,1932年4月生,河南汝南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1992年离休。现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名誉副会长,河南老年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中华诗词学会、河南省文学学会顾问。出版著作有《白朴论考》《花甲集——文学散论》《古稀集——中国古代戏曲小说论》《耄耋集——文学评论与散文》《米寿集——诗与文》等二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白朴论考》曾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