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公司入局汽车金融大PK导流or自营?

代曼追踪 2024-11-06 05:14:36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文心

近日,蚂蚁、平安等巨头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在汽车金融板块进行了活跃布局,给本来热闹的汽车金融市场又添了一把火。

金融科技公司入局汽车金融大PK,导流or自营?

近期支付宝上线了一款车抵贷产品“星选车贷”,为用户提供最高额度100万元、最长期限4年的车抵贷产品。该产品是由蚂蚁星河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的产品。蚂蚁星河提供信息服务、在线申请入口,实际的贷款融资服务由合作持牌金融机构提供,额度、期限、利率等均以实际审批结果为准。

这种导流模式一向是支付宝的强项。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支付宝背靠巨大的线上流量优势,助贷业务做的风生水起,在消费场景的布局非常广泛。

前几年,在断直连、持牌经营等严监管趋势下,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助贷业务进行了一波整改。监管发文明确,“断开支付工具与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链接”,矛头指向“花呗”“白条”等“类信用卡”模式的助贷产品。此前,市场传闻“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的文件正在征求意见。

经历了一系列规范后,平台与金融的分工逐渐明晰:金融业务趋向持牌合规,暂无牌照的业务,助贷业务逐渐回归“导流”功能。

蚂蚁这样拥有巨大流量的互联网平台以导流模式进军车抵贷市场,显然是借助了自身的流量优势。而像信也科技、嘉银科技等一些互金平台则据传将以自营模式开展汽车金融业务。

与此同时,另一重量级的金融科技选手——平安旗下金融壹账通也在汽车金融板块显示了非常活跃的动态。近期一是推出为金融机构打造的金捷盈数智化汽车金融解决方案,功能包括新车、二手车金融场景的营销、风控、审批、抵押、放款、贷后管理在内的汽融业务全链路智能服务;同时金融壹账通与CIMB集团披露将打造东南亚汽车金融数字化新生态。

蚂蚁、金融壹账通、信也科技这几家平台是不同类型金融科技公司的代表,从它们布局汽车金融业务的不同模式上,可以看出各家平台也是基于各自优劣势做出的不同战略选择。模式不同,优势同,切入点也不同。

金融科技入局汽车金融,找准定位、选对路径是关键

众多金融科技公司在汽车金融领域积极布局,一方面是由于汽车金融市场的广阔前景对各市场主体都极具吸引力。但汽车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是有目共睹。金融科技公司要想在这一市场分一杯羹,也并不是那么轻松。

几家机构的不同选择,也是当前金融科技与汽车金融融合发展的几种主流模式。几种模式各有利弊,需要结合机构本身的优势与平台特点。

比如导流模式,尽管越来越多的机构想从贷款业务中分得一杯羹,但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各平台流量似乎已达到天花板,各平台从增量阶段逐渐步入向存量阶段。有些互联网平台的导流效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另外也要看客户的契合度。

随着监管趋严,对导流助贷业务都有更加严格的限制,各平台助贷导流业务面临整改。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任涛表示,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涉及客群、场景、资金以及风险等各环节之间的隔离,需要更加注重穿透与持续性监管。金融机构在从事这类业务时,应搭建自身风控模式和手段,避免风险评估与管理“空心化”,按照适度分散原则审慎选择合作平台,以避免对单一平台产生过度依赖。

对于自身没有流量的平台,在和流量平台合作时,也面临获客成本不断高企的压力。因此,这类平台摆脱对第三方流量渠道的依赖,自建自营拓客渠道,显的尤为重要。而走半自营或纯自营的路径,对机构最直接的好处便是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平台构建自营渠道,需要在风控能力、运营能力、获客能力上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前期投入和积累的周期也会比较长。

而像金融壹账通通过技术解决方案输出,也是当下很多以科技能力为底座的机构切入汽车金融市场的不错转型路径。除了现有的三方数据公司提供科技输出--数据、模型等服务外,不少助贷金融科技平台也在积极的对外开展科技输出。头部机构的科技输出条线负责人表示这块收益丰厚。

比如蚂蚁集团虽然不再输出芝麻分等,但是推出了蚁盾(ZOLOZ),依托蚂蚁集团十多年沉淀的互联网安全能力与经验,提供身份安全、业务安全、产业风控、合规安全等全链路风控产品与服务。

汽车金融与金融科技融合发展带来双赢局面

中国汽车金融自1995年第一单汽车消费贷款投放,在我国有近30年发展历史,发展到现在,有着相对完善的监管和较为成熟的市场。今年9月1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通知》指出,鼓励汽车金融公司提供相关汽车金融服务。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鼓励适当降低汽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信贷额度,降低汽车消费门槛等,丰富汽车金融产品供给。汽车消费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政策红利期。

政策大力扶持下,一个新万亿市场正在腾飞。

据公开数据,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至2029年间持续上升,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8万亿元,2024-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5.3%。

一方面,汽车金融巨大的市场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丰厚沃土,为金融科技应用提供了广阔场景。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赋能更会为汽车金融市场的腾飞助添强劲的动力,并成为机构在激烈竞争市场中构筑强大竞争力的关键。金融科技将深度融入汽车金融市场,通过数智化推动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已是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金融科技在金融服务全链路中的加速渗透,汽车金融行业已进入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汽车金融业务正积极拥抱数智化科技,以此拓宽金融产品的获客之路,并大力提升转化率。在汽车金融的贷前准入、贷中审批及贷后监控等关键环节,数智化风控技术与智能化风控模型正发挥着巨大作用,筑起风控全流程闭环管理防线,进一步提升了信贷风控能力。

行业内的观察家预测,未来将有更多的金融科技企业紧跟这一发展趋势。随着汽车金融市场的边界不断拓宽,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壮大,预计金融科技企业将纷纷涌入这一领域。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金融领域,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日益增长,专为新能源汽车设计的金融产品将成为市场上的新宠。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分析,应关注新能源汽车金融发展: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金融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

事实上,已有金融科技公司加码新能源汽车市场。据某金融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去年开始加大对新能源车消费金融的扶持力度。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车,而传统的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往往没有对新能源车持倾斜态度,这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差异化的获客来源。

然而在汽车金融这一领域内,存在着众多的市场参与者,诸如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

联合资信近期发布的《2024年汽车金融行业分析》中指出,商业银行依托于其较低的资金成本以及广泛的渠道网点布局,是汽车金融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汽车金融公司能够得到集团在客源、贴息、资金和风控系统等方面的支持,与商业银行相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高效的审批流程和灵活的产品类型。

从市场的构成来分析,商业银行无疑是汽车金融市场中的领军者,其市场份额已经过半。汽车金融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虽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与商业银行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公司,则作为一股新兴势力,正在逐渐崭露头角。

此前金融科技公司一般以导流为主,如果要做自营车抵业务,对于平台的风控能力、不良处置能力、资金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