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节气。时值深秋,夜间地面上散热增多,温度骤然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表面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白色霜花,故而得名。
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经吹到花城广州,橙黄桔绿、田野金黄。此时,南方的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之后就是立冬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到来,因此,霜降节气是中医养生中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人们在这个时候需特别注意身体的养护。
秋意浓,霜降至,该如何养生呢?中医有妙招,一起来看看吧!
一、保 暖
霜降时,人体的阳气开始逐渐收敛,阴气逐渐增长,此时人体的防御力也相应减弱,易受外邪的侵袭。
霜降处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中的四、五之气阶段,五之气客气、主气皆为阳明燥金,意味着金秋“燥”且“肃杀”之力甚。秋“燥”之力,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频发,常见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因此,霜降养生首先是保暖,要保护并增强体内的阳气,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从霜降开始,就不太适合“秋冻了”,尤其是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小孩,平时体质差容易生病或手脚冰凉怕冷的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等更应注意保暖,以免风寒邪气侵入人体。
如何保暖呢?以下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护:
1. 头颈部
中医认为:“风为阳邪,易袭阳位”,“风邪致病,上先受之”,“风为百病之长,易伤人体”,因此,秋风夹寒,最易侵犯人体头颈部。
在人的头颈部,有着非常重要的穴位,如风池穴、风府穴、太阳穴、百会穴等,在遭受风邪侵犯后易出现多种疾病,如感冒、发热、头晕、眩晕、甚至诱发中风等。因此,头颈部防寒保暖尤为重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戴帽子、系丝巾或围巾,以预防风寒邪气。
2. 腹部
中医学认为,腹部有七条经脉经过(六条阴经和一条任脉),奇经八脉中的带脉绕腹部一周,任脉、冲脉、督脉均起于胞宫(下腹部)。
人体的腹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中脘、神阙、关元、气海、中极、天枢等,一旦受凉,易引起腹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尤其是女性,一旦腹部受凉,容易诱发疼痛、腹泻、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
因此,腹部保暖尤为重要,霜降时节,不宜穿露脐装、低腰裤,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应将腹部盖住,避免受凉。
3. 膝盖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膝为筋之府”,“肝肾同源,肝主筋,肾主骨”。膝为筋之府,是因为膝关节周围有韧带、肌腱、关节囊、半月板等,且这个部位脂肪少,不耐风寒。
霜降时节,气温骤降,风寒之邪易侵袭人体,因此,要加强对膝盖周围的保暖,尤其是老人、月经期妇女、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可采用穿长裤、戴护膝等保暖措施。
4. 双脚
中医认为,双脚有许多重要的穴位,如涌泉、照海、太冲、太溪等,与人体内脏尤其是肾脏密切相关,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重要部位,且双脚位于人体的末梢,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小,保温能力较差,因此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的说法。
双脚受寒,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冒、腹痛等疾病的可能性,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慢性病患者、女性、老人等,因此双脚保暖非常重要。建议霜降之后为双脚选择舒适保暖的鞋子,避免受凉。除了不能赤脚外,浴足养生是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可使用艾叶、肉桂、桂枝、干姜、附子、花椒等温性药物或医生开具的药方进行沐足,睡前沐足效果更好,还可提高睡眠质量。
二、饮 食
中医认为燥为秋天主气,霜降节气后,天气转凉,秋燥进一步加重,因此养生应重在防秋燥。而肺在五行属金,居于上焦,为娇脏,喜湿而恶燥,此时呼吸道等疾病容易发作,因此养生尤其要注意润肺。
饮食方面,此时宜平补,常吃润肺的食物,具体如下:
(一)水果、蔬菜
1. 梨
梨性微寒,味甘,入肺、胃经。在秋季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多吃梨能够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
2. 柿子
柿子可以养肺护胃,清热祛燥,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民间一直有“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的说法,霜降前后是柿子的最佳成熟时期,此时的柿子个大、皮薄、汁甜,而且营养价值高。一个柿子,就能补充人体一天所需维生素C的一半。
3. 柚子
柚子性寒、味甘、酸,归于肺、胃经,有助消化、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柚肉富含水分,并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适合秋季食用。
4. 白萝卜
白萝卜性凉,味辛、甘,归于肺、胃经,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凉血、利尿通淋、益胃消食、下气宽中等作用。“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在山东一些地区,霜降时节有吃萝卜的风俗,民间也有“十月萝卜赛人参”的说法。
5. 南瓜
南瓜是一种温性食物,含有丰富的锌、维生素A、果胶等营养成分,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利尿通便、保护胃黏膜等功效。感冒咳嗽,建议吃些南瓜,蒸南瓜、南瓜粥都不错。南瓜富含胡萝卜素,它在人体内会转化成维生素A,有保护呼吸道和上呼吸道黏膜的作用。
6. 甘蔗
甘蔗入肺、胃二经,具有清热生津、养阴润燥的作用,可治疗因热病引起的伤津,心烦口渴,反胃呕吐,肺燥引发的咳嗽气喘。甘蔗是水果中唯一的茎用水果,也是含纤维(包括非膳食纤维)最多的一种水果。甘蔗含糖量高,浆汁甜美,被称为“糖水仓库”,可以给食用者带来甜蜜的享受,并提供相当多的热量和营养,被称作果中佳品,有人称:“秋日甘蔗赛过参”。此外,甘蔗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其他物质,甘蔗的含铁量在各种水果中,位居“冠军”宝座,具有“补血果”的美称。
(二)药膳推荐
1. 白果萝卜粥
【功效】健脾止泻、清热除烦、祛痰、止咳、润肺、定喘。
【材料】白果6粒,白萝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或盐适量。
【做法】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盐或者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2. 雪梨银耳汤
【功效】润肺降燥、滋阴降火、化痰止咳、润肠通便。
【材料】银耳需提前泡发,一般用温水浸泡10个小时或用冷水泡发更长时间。泡发后去除泥沙、硬蒂和根部,并撕成小块备用。雪梨清洗干净后,刮去表皮,切成小块备用。此外,还需要准备适量的冰糖和水。
【做法】将泡好的银耳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之后,加入雪梨和适量的冰糖,继续炖煮20分钟,直到汤汁粘稠,雪梨炖烂。最后,关火焖5分钟即可享用。
3. 甘蔗炖羊肉
【功效】御寒补身、健脾益胃、补气养血。
【材料】羊肉750克,红枣25克,甘蔗50克,姜30克,葱20克,八角2粒,萝卜250克,盐6克,味精3克,料酒15克,清水2000克。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撇出杂质。将羊肉、红枣、甘蔗、姜块、葱、八角、萝卜放入锅内,加水、料酒、大火烧开,中火炖一个半小时左右。放精盐、味精调味,再炖约10分钟,然后去掉姜块、萝卜、甘蔗、葱、八角即可食用。
这道炖菜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食材中,最大的亮点是甘蔗,它不仅是此菜的"调味剂",还是"吸附剂"。这是因为,甘蔗含蔗糖,能起到调味的作用,可以使汤鲜肉美。而且,甘蔗中富含膳食纤维,可吸附汤中的油脂和盐分。此外,这道菜营养也比较均衡,羊肉温补、御寒补身;红枣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多种矿物质,还有健脾益胃、补气养血的功效。
4. 沙参玉竹兔肉汤
霜降时节,农历九月末,最适合吃兔肉来进补,有迎霜兔肉之称。“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兔肉中所含的脂肪和胆固醇,低于其他肉类,常吃兔肉不会变胖,被称为“美容肉”和“保健肉”。
【功效】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
【材料】沙参30克,玉竹30克,百合30克,马蹄100克,兔肉600克,盐5克。
【做法】沙参、玉竹、百合洗净,浸泡1小时;马蹄去皮洗净;兔肉斩件,洗净,飞水。将清水2000克放入瓦煲内,煮沸后加入以上用料,武火煲滚后,改用文火煲3小时,加盐调味。
5. 墨鱼萝卜汤
【功效】清热解毒、滋润养颜、健脾开胃。
【材料】排骨600克,白萝卜500克,墨鱼干3个约50克,姜拇指大的一块,料酒一大勺,黑胡椒一小勺,葱一根,盐适量。
【做法】
(1)墨鱼干洗净,冷水浸泡至少3小时至泡发。
(2)排骨整扇焯水后沥干切开,姜切片待用。
(3)墨鱼干去掉中间的白色骨头、眼睛和嘴的部分,切小块继续泡在水中。
(4)锅内放少量油烧热,下一半姜片爆香后下排骨,大中火煎3-5分钟至两面发黄。
(5)下料酒,加开水、剩下的姜片、墨鱼干、和泡墨鱼干的水一并煮开,撇去浮沫。
(6)转移到汤锅内小火炖煮1-2小时。
(7)白萝卜去皮切滚刀块下到汤里继续炖煮1小时。
(8)关火加盐和黑胡椒调味,撒一把葱花即可。
三、运动养生之太极拳
霜降前后温差很大,并且空气干燥,起尘也很严重,此时不适合进行过多的室外运动,建议以室内运动为主,如瑜伽、八段锦、太极拳等。
太极拳其动作轻松柔和,圆活自然,连贯协调,配合呼吸、运气,“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具有健身和医疗的双重价值,是我国传统的体育保健疗法之一。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云:“上气海在膻中,下气海在丹田,而肺肾两脏所以为阴阳生息之根本。”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因而秋季练习太极拳,能达到“秋养收气”、“秋养阴”、“养肺气”等养生目的,也是秋季常见病防治、康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练习太极拳要求呼吸细、匀、长缓的腹式呼吸,通过肺、肾的协同作用,能增强或改善肺功能、补肾益元气,进而使气血周流全身,营养脏腑、组织、皮毛、肌肉。练习太极拳还要求神意内守,以静御动,形神兼备,气沉丹田,内外合一,阴阳相贯。
四、睡 眠
良好的睡眠,在此时尤为重要。古人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中医认为秋在五行属金,霜降之后就是冬天了,冬季五行属水,秋收冬藏。因此,霜降节气,要注意调整睡眠时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
现代医学认为晚上23点到次日上午6点是睡眠的“黄金7小时”,中医学认为,夜间11点为子时,此时阳气开始入阴,是最佳入睡时间,有助于养“神”。
此外,睡前不易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不能过饱,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要保证睡前胃气平和,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对于经常失眠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安神香囊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神助眠的药物,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供稿:王向培 | 初审:黄平东
文字编辑:安俊停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定发布:施佳平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